国美黄光裕:要像卖家电一样卖房子



外行做地产,在中国不是新的话题。作为为数不多的暴利行业,进入的门槛又相对较低,没有太多的准入限制,房地产吸引众多的业外资金进入,就是意料之内的事情了。

  但在目前这个时刻,恐怕没有很多人会认为是投身地产的良机。我们不难看到,现在不仅外行做地产的在大量减少,就是房地产企业本身,改行的也不少。业内外不少人今天都认同,房地产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好赚钱了。

  那么,胡润富豪榜上的中国首富,家电零售行业的头号巨无霸,曾在京城地产界小试牛刀的黄光裕,他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大举进军房地产?他心目中的制胜秘笈又是什么?

  像卖家电一样卖房子

  黄光裕是卖家电起家的。家电零售不仅给了他第一桶金,也给了他最大的一桶金。黄光裕卖家电的杀手锏是价格战,他会在房地产复制这套营销策略吗?

  看来是会的。在北京,正是黄开发的鹏润家园第一个打出了打折卖房的策略,一时令地产界侧目,甚至使不少消费者以为房地产价格真的要崩盘了。黄光裕本人也不讳言,在他看来,卖房子和卖家电,本质上并没有区别,都是卖东西。“房地产不过是多了一道生产的程序而已, 需要买地和盖楼。”黄笑言。在他看来,房地产和家电零售一样,都是生意,本来就不该有太大的区别。

  黄光裕不打算按牌理出牌。不仅仅是房地产,在家电零售业,他也一贯如此。他的信条是,尽一切努力赢得客户。“如何贴近老百姓,这是最重要的。”黄总结说。国美第一城低价入市,就是这种策略的反映。不追求单位利润,但求尽快回笼现金。黄光裕打算在一年内将国美第一城能够全部卖完,将获得的现金再去做其他项目。他将做家电的心得,运用在了房地产上。

  但黄光裕不愿承认自己做的是中低档产品。“我们肯定也会做高端产品,也许价格会高不可攀。”黄语带调侃的说。

  黄光裕的竞争策略,也许会像业内人士所说的,将“终结房地产暴利时代”,也可能像顺驰那样,创造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快速销售,掌握现金,以现金流为核心来整合业务。

  虽然一直没有在房地产上做出名堂,但黄光裕其实是个老地产。他的第一个项目鹏润家园1995年就开始准备,1996年动工,彼时房地产处于低潮,手下人都很怀疑房子能不能卖出去。但黄自己是充满信心的。但在那之后,由于集团将业务重点放在了零售业,房地产开发业务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用黄光裕自己的话说,“我一直游离在房地产的边缘。”

  现在国美电器已经部分上市,零售业务的扩张也已走上轨道。“现在我不需要刻意做什么了,国美电器可以凭它自己的力量扩张。”黄光裕暗示了自己重新杀回房地产的雄心。

  然而时机的选择依然令人费解。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现在介入房地产算不上是好的时机。因为,成本在急剧提高,最容易赚钱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1998—2003才是房地产开发的黄金时代。但黄光裕不断强调,他选择在这个时机大举扩张自己的房地产业务,主要看重的不是市场环境,而是集团业务结构的调整。在他看来,中国房地产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生命力,没有暴利,微利足矣。况且做家电的他早已习惯了微利经营。“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企业的持续发展和风险控制问题,利润多高不是最重要的。”

  与国美在全国的快速扩张一样,黄光裕在房地产上的胃口也非常之大。除了在北京再开几个项目之外,他的目光同时投向了全国,目前已锁定五六个城市。“目前我们才刚刚开始发力,到明年,我们的项目就会大量地推出。”黄踌躇满志。

  视土地储备为核心竞争力

  在许多房地产大腕儿看来,黄光裕的房地产经营理念也许相当陈旧。在他看来,开发商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人才,不是开发团队,不是设计理念,而是土地储备——这已是两三年前的观念了。

  土地对于开发商当然很重要。正如黄光裕自己说的,“开发商没有土地就像农民没有土地一样。”但归根结底,土地只是生产要素之一。到底哪一种要素可以成为核心竞争力,要看哪一种要素获得的难度最高。在土地协议出让的时代,能否拿到土地得看关系和运气,而协议出让价又往往很低,而且不需要在短期内付清,这样,多储备一些土地对于开发商来说就是有益无害的。但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土地公开出让后,不仅价格大幅上升,而且要在短期内全部支付,储备土地的财务成本已经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招、拍、挂”使得企业随时可以从市场上拿地,土地储备的必要性就大大降低了。

  但黄光裕显然不是这样考虑问题,他依然希望大量扩充土地储备。目前鹏润房地产的土地储备量已有约200万平米,黄希望再将之扩充一倍。他似乎并不在乎土地储备的财务成本。采访中黄光裕透露,目前他手里掌握的现金有十几亿之多,搞房地产开发基本上不需要从银行贷款。如果再加上快速销售回款,他能够负担的财务成本是非常之高的。

  黄同表示,目前他手里的土地成本并不高,基本上都是协议拿地,没有参与过“招、拍、挂”。实际上,前几年虽然没有做地产,但并没有停止储备土地。现在他手里的地,基本上都是过去4年积攒下来的。

  黄光裕暗示,选择大规模扩张房地产业务,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地产的现金流与零售业有很大的互补性。“零售业是天天都有流水,天天都有利润,而房地产是一次性投入,一次性获利。”他不喜欢用支持这个词来说明零售与房地产的关系,但并不否认,通过零售业获得的现金流对房地产业务的重要。

  做房地产“投资商”

  近来鹏润房地产在大规模招聘房地产人才,这是颇令人费解的。房地产开发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从拿地、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到最后的市场营销,每一环节都至关重要,都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处理。黄光裕并不是第一次做房地产,他的第一个项目1996年就动工了。以他的经验,连团队都没有准备好,怎么可能现在就谋划大规模扩张?

  黄光裕并不否认专业性的重要,也认同人才非常关键。但他表示,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你需要的任何方面的专业服务,都可以很方便地从市场上花钱买到,不一定要全部用自己人。“对于房地产,我就是一个投资者。我投资的首先是一个企业,而不是房地产。”黄光裕简单直接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黄光裕将房地产视为鹏润投资旗下的两大支柱业务之一。虽然重视程度很高,但看来黄光裕并不打算做一个地产人。他从1996年就开始涉足房地产,做了第一个项目鹏润家园,但直到2001年才全部完成,速度并不快。在过去的几年中,黄将他的主要精力和资源放在了零售业务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使他错过了房地产赚钱最容易的几年。黄光裕承认,鹏润的确错过了前几年的好机会,少开了一些项目,但他认为,即使如此,现在的市场依然相当不错。况且,这也是集团业务布局的需要。黄光裕表示,中国加入WTO,加上北京获得奥运举办权,是他确信房地产大有前途的关键因素,之后才下定决心大规模储备土地。

  黄光裕显然是个谨慎的投资者。与许多人豪赌地产不同,他一开始就不指望从房地产开发上获取暴利。他看重的是更长远的前景和更长期的发展。这也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迟迟“停留在房地产的边缘”(黄光裕语)。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黄光裕对房地产其实兴趣有限。他赖以起家的国美电器是与他的大哥一起创建的,但1993年后就兄弟分家,各自发展了。原因在于,他大哥更喜欢做房地产,而黄本人还是对零售情有独钟。1993年之后国美的发展,基本上都是黄一个人操持的。

  因此,今天黄光裕谋划房地产业务的扩张,首先不是自己喜欢做地产,也不仅仅是看中房地产业务能够贡献的利润,更重要的恐怕是整个集团资产和业务结构调整的需要。对于鹏润这样一个大集团来说,仅仅从事零售一种业务显然是单薄了一点。

  一句话,黄光裕选择的是做生意,而不是做地产。

  住宅、写字楼、商业地产全面推进

  与号称走专业道路的万科、万通、顺驰等开发商不同,黄虽然明白专业化对房地产开发的重要,但既然是做投资商,他的目光就不可能单单局限于某一类产品。黄光裕明确地对《新地产》表示,今后自己的房地产业务将广泛地扩张到包括住宅、写字楼、商业地产在内的几乎所有产品种类上。

  实际上,做商业地产是有利于发挥他的长处的。黄光裕做零售起家,商业业态是其最熟悉的领域,也是麾下专业人才最丰的领域。从零售业到商业项目开发,这对国美是最顺理成章、最合理的选择。黄光裕承认,未来发展商业项目的确有这方面的考虑,可以将国美电器开在自己开发的项目里。他还透露,鹏润明年打算在北京开发一个商业项目。

  黄光裕同时认为,大型购物中心未必前景最好,未来社区商业中心有可能是商业地产的主流态势。“像王府井、赛特这种地方当然会有,但恐怕不会是主流。主流还是更贴近老百姓的社区商业,这也符合国际上的趋势。”黄透露了自己开发商业项目的思路。他开玩笑说,未来的人一定是有钱没时间,谁愿意跑得很远去买东西呢?

  目前,国美电器已经扩张到28个分部、41个城市、200多个店面。这些店面都以租而不是买的方式建立。“我们要轻资产运转,不追求做地主。”黄笑着说。但做房地产,就不可避免地要做地主了。黄光裕开发的第一栋写字楼鹏润大厦的经营方式就是有租有售,目前他的总部也设在这里。黄光裕表示,未来开发的出租型物业,自己也会考虑持有一部分,不会全部拿出来出售。

  与他的许多潮汕同乡一样,黄光裕极具商人天份。他同时又是个极其自信的人,不屑于向同行学习。对于做生意,他有自己的理解,并且只愿意按照自己的方式赚钱。他不喊口号,也不玩弄概念,实实在在的生意才是他真正关心的。

  黄光裕明确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刻意研究过哪个开发商,也并没有把谁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缺乏学习能力。虽然黄学历不高,但在开发鹏润家园的过程中,他亲力亲为的参与了许多设计和规划工作,例如,2.15米的悬窗就是他本人的创意。在第一次听说“品牌连锁”这个概念之前,他已经按照品牌连锁的方式扩张了好几家分店。他的国美谋划大规模扩张急需融资的时刻,他又通过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借壳上市,还成功地规避了香港联交所关于借壳上市的限制性规定。对于一个16岁就开始做生意,初中都没有毕业,人生履历中也没有MBA等耀眼学历的人来说,这样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

  平心而论,虽然涉足从事房地产已有不少年头,黄光裕对于房地产的认识仍有粗浅之处。例如,他似乎没有为房地产特别进行人才方面的储备,以至于现在才开始大量招聘房地产方面的人才。但以他的精明,补上这一课大概不需要很长时间。

  黄光裕的经营秘笈:薄利多销

  黄光裕的生意从小本经营开始。当年与大哥北上发展,全部资金只有区区4000元人民币。1987年在北京珠市口开第一家家电商场,投资3万,营业面积也只有100平米。起点低,家底薄,如何与国营大商场竞争,成了黄光裕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他的想法很朴素,就是中国传统的“薄利多销”四个字,路人皆知,简单地不能再简单。

  多少令人意外的是,黄光裕竟然将“薄利多销”发扬光大,而他今天的事业发展到这个程度,所持的经营理念,依然是这简简单单地四个字。

 国美黄光裕:要像卖家电一样卖房子
  不过,简单之中有不简单。薄利多销并非不要利润,做生意归根结底还是要赚钱。在家电业内,黄光裕有个不太文雅的绰号:价格屠夫。他的每一次扩张,每一次名声大噪,几乎都是凭借价格战这个杀手锏。黄屡次强调,产品一定要贴近顾客,而更低的价格显然是贴近对价格非常敏感的中国顾客的最好办法。价格降下来了,利润就只能来自更低的成本。能够大幅地降低成本才是黄成功的关键。与其说黄光裕打的是价格战,还不如说他打的是成本战。

  在零售业,黄光裕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法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最出名的是1990年,黄光裕在家电业首创了一种营销模式,撇开中间商,直接跟厂商合作,摆脱了中间商的制约,零售企业的议价能力大大提高。黄光裕在不同的厂商之间周旋,在成功压价的同时,凭借价格战牢牢地控制了渠道。在“渠道为王”的时代,黄的成功是顺理成章的事。国美目前在中国家电零售业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4%以上,对13亿人的市场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黄的成功并非特例,而是零售业的通例。对几乎所有的零售企业来说,低价都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就是沃尔玛、家乐福这些跨国零售巨头,也无不依靠低价获得市场份额,例如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当年就是凭借价格战成就了今天美国最富有的家族。

  靠着薄利多销四个字发展到今天,黄光裕自然不会轻易丢掉这个制胜的法宝。做房地产,他同样要使用这个法宝。也许是性格使然,黄对短期内牟取暴利的经营手法不太认同。“短期的投机不是我的目的,如果那样我也不会投房地产。我看中的还是长期稳定的发展空间。”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黄才没有在前几年外行蜂拥而入做地产的时候跟风,而是选择在现在这个时候,在许多人已经黯然离开地产业,许多内行都不再做地产的时候才大规模介入。黄光裕的投资风格显然相当谨慎。

  黄光裕当年是和他哥哥一起创业的。后来在1993年分家,他做家电零售,哥哥则完全投身房地产。他没有细说两人分家的更深层的原因,但经营理念的不同,肯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我比较笨,只能赚点小钱一点点积累吧。”他用一句自嘲轻轻带过了这个话题。

  黄的大规模介入也许真的会终结房地产暴利时代。正是他和其他家电零售商的努力使家电业成为微利行业,在地产业,他会书写同样的故事吗?

  草根富豪

  1986年,年仅17岁的黄光裕跟着哥哥从广东潮汕来北方做生意。秉承潮汕人的传统,黄光裕希望在异乡混出名堂,将来好衣锦还乡。出身草根的他,绝没有想到自己日后能够成为中国首富

  1986年,年仅17岁的黄光裕跟着哥哥从广东潮汕来北方做生意。秉承潮汕人的传统,黄光裕希望在异乡混出名堂,将来好衣锦还乡。出身草根的他,绝没有想到自己日后能够成为中国首富。

  忆昔当年,黄光裕表示,出来做生意就是为了挣钱,没有更多的想法。刚来北京的时候,手中资金有限,他曾做过一年的推销员。主要就是推销那时广受欢迎的广货。看来做的不错。仅仅一年之后,他与哥哥就投资3万元——这在当时是不小的一笔钱——在北京开了第一家电器商店,牌号国美。那个年代电器奇缺,尤其是进口电器,进多少卖多少,利润自然也十分可观。零售商们竞争的不是谁能卖东西,而是谁能进到货。

  20世纪80年代是改革开放刚刚风起云涌的时候,黄光裕的家乡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中国商业气氛最浓厚,赚钱也最容易的地方。但黄却没有选择留在家乡发展,而是来到了陌生的北方。不过这个选择,倒颇有几分潮汕特色。在他的家乡,虽然历来经商人才辈出,但传统是走出家乡发展,而不是留守自己的故土。

  因为这个传统,海外有大量的潮汕人,坊间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的说法”。从事商业经营也是潮汕人出外发展最常见的选择。黄光裕当然是潮汕商人中的佼佼者,不知道与他走得较远是否有关系。

  黄光裕坦言,选择北京作为自己的落脚地,其实是很偶然的。“走的累了,想找个地方停下来。当时觉得,虽然广东做生意的环境不错,但要真正做成一个企业,感觉仍然不是太好,没有拿着做事的感觉。来了北京之后,觉得这里还是有机会也有空间。”遥想当初,黄这样比较了广东和北京两个地方。

  刚开始做生意,黄光裕完全没有管理的概念。直到他在北京开了三四家分店之后,管理的问题开始浮现,才开始学习怎么把人用好。“真正有做企业的感觉是在1990年。当时把所有的店都统一称为国美,企业开始比较系统的扩张。有人告诉我这种模式叫‘零售连锁’,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黄光裕就是这样边干边学做起来的。

  也许是因为出身草根,黄对牟取暴利的经营手法似乎不太欣赏。在电器零售行业,黄光裕也许是第一个打破暴利的人。他在1990年率先撇掉了中间商,大幅度地降低了流通成本,并以此在家电业掀起了价格战。之后又屡次掀起降价潮,在使国美全面扩张的同时,把家电业变成了也许竞争最充分、也最贴近老百姓的行业。

  黄光裕少年得志,年仅35岁就成为家电业的巨无霸。今年更登上胡润百富榜榜首,和福布斯排行榜的第二位。对于自己在这类排行榜上的位置,黄光裕表示无所谓。“中国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有钱人太多了,我肯定不是最有钱的。”他自谦道,“不过现在大环境可能好了一点,人们的仇富心态也少了不少。不像过去,排行榜就像通缉榜。”他似乎并不担心自己的财富曝光。

  黄光裕最欣赏的同行是同为潮汕人的李嘉诚。李在香港发迹,是世界华人首富;黄在内地起家,按照胡润的排行,是内地首富。李嘉诚靠房地产成就大业。在黄光裕的心里,是否也有一个李嘉诚式的梦想?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会选择不做生意。做生意真的太累了!”黄的说法似乎言不由衷。

  家电和地产对我来说都是买卖

  现在大家都是踏踏实实做事情起来的,并不是爆发起家的。所以这很正常,大家还是很正面的。钱对于我来说,就是做事情的一种资源,一种力量。

  

  记者:国美是那一年开始做房地产的?

  

  黄光裕(以下简称“黄”):1995年开始准备,1996年开始正式做地产,最早的项目就是西南二环上的鹏润家园,1997年动工,2001年左右项目结束。当时鹏润家园的很多地方都是我自己设计的。

  

  记者:到现在为止有着六七年的时间,你们做的项目不是很多啊?

  

  黄:是不多。因为那段时间进入WTO和申办奥运等事情还没有落实,情况如何我们不知道,所以我们决定停止做房地产这一块,全力以赴去发展我们的零售业。但是房地产这边也不是不做,而是从2000年开始,我们用了4年时间进入土地储备。

  

  记者:你们储备这么多土地,但是开发的项目又不是很多,那么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开始发力,向市场大量的供应产品?

  

  黄:国美第一城是今年头一个项目,我想明年陆续会有很多的项目出来吧!

  

  记者:为什么采用这种策略呢?因为大家感觉前两三年是房地产的黄金时段,但是从今年开始因为土地政策改变了,土地成本提高了,为什么你们会选择在房地产暴利已经刚刚过去的时候呢?

  

  黄:地产市场是国家的政策问题,也是一个国际环境问题,因为,国际国内的环境市场是对地产影响很大的。什么是暴利时代,什么是微利时代是很难评论。对于我们来讲,我们集团有两个行业,一个是地产,一个是零售业,我们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安全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从目前看,我觉得,虽然中间错失了几个机会,晚推出几个项目,但总的来说,我觉得还很不错,像现在我们储备的地,推出的头一块地,我觉得还很不错的,我们的项目应该是想做的话,几个月就可以开工,因为手续我们已经齐备了。

  

  记者:有消息透露,你们手上应该有200万的土地储备吧?

  

  黄:应该说最起码有这么多吧!

  

  记者:你们最终的目的,想把土地储备做到什么规模?

  

  黄:今年我们调整了策略,我们会向全国发展,这个规模就不太好说了,可能会比较大吧!我们下一步可能会同时几个进行,一个是写字楼,一个是住宅,一个是商业地产。

  

  记者:在北京会做商业项目么?

  

  黄:应该会做。这是今年我们刚刚调整好的事情,准备明年就开始做了。商业项目的规模,小的可能在6—8万平米之间,大的可能会有几十万或者几百万的规模。我们的企业主要是做地产和零售业,我们做商业项目选地的时候我们会从地产和商业的角度选择,我们认为,中国逐渐也会形成在社区里面的商业中心为主,像真正集中型的商业中心,将不再是最重要的发展位置,这将与国际趋势接轨。我们做商业地产也具备这种条件,因为,这和我们的企业也形成一种互补的形式。

  

  记者:你们做零售业应该是对商业非常熟悉了,那么,为什么没把重点放在商业地产上呢?

  

  黄:实际上我们会有很多团队,分成很多块来做。你可以看到,我们1999年的零售业发展是从北京,我想2005年地产业发展也是从北京。我们铺的规模和概念是不太一样,但照样是以北京为核心、为基础。

  

  记者:现在土地储备的成本很高,有人讲,只要需要土地的时候,随时可以通过招、拍、挂的方式拿到土地,但是你们储备这么多土地,有没有担心过土地的成本过高?

  

  黄:我们手续已经都做完了,已经不存在成本提高或降低的问题了。从土地储备和开发速度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要求资金周转快,我们也考虑回报的问题。

  

  记者:你是做零售业起家的,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怎么会想到做房地产这个并不太熟悉的行业?

  

  黄:最重要是两个因素:一是地产是一个可以正面发展的一个行业,并且它还能够发展的很大,最起码还有二三十年的生命力;二是这个行业的投资和社会资源是和我们企业互补的。我们做地产并不是因为行业好我们才做,而是因为这个行业和我们的零售业非常互补。

  

  记者:作为一个集团,你们的现金流应该是整体的管理,是不是也可以说充分运用你们手上的现金流,也是你们投资房地产的一个原因?

  

  黄:我在做这个行业的时候,讲究的是一种互动关系,应该说我从1990年就开始做地产了,但是真正要做还是从明年开始。

  

  记者:价格战在家电零售当中是你的一个制胜法宝,也是国美迅速扩张的武器,那你在地产行业会不会继续实施这个策略?

  

  黄:高品质、低价位,性价比良好,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长远战略,因为我所做的事都是比较贴近老百姓的,所以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地产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每一步都会有专业机构给你服务,这是钱花多花少的问题,是怎么整合的问题。最重要的,你是在建立一种企业模式,不是在建立一种操作模式。

  

  记者:你是不是也希望通过这种价格策略,快速销售,快速的回笼现金?你们是否有过这样的说法,国美第一城打算开盘一年后就将房子全部销售出去?

  

  黄:从做生意来讲,我们当然希望资金周转越快越好,我们是希望做更多的事,但并不是每一单赚更多的钱。我们需要营造的是企业的一些气候。这种做法也是国际上一些成规模公司的一种很关键做法。储备地皮是一种有限资金,开盘以后就是一种无限资金,做到快速销售是很关键的。我们力争一年之内将房子全部卖出去,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

  

  记者:既然你们有足够的土地储备,也有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有没有考虑做一些高端的产品?

  

  黄:我们肯定会做。我们会从多个层面去切近,因为现在我们启动的项目比较少,所以,很难看出我们在几个层次上切入。作为一个企业首先是要具有竞争力,规模是很关键,如果没有规模就没有互补性,就没有抗衡风险能力,特别是地产行业。

  

  记者:国美是非常重视土地储备的,而且将土地作为国美的核心竞争力,为什么?

  

  黄: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土地储备没有了,就相当于农民没有田种一样。你想市场好的时候,再去买地,再去办手续,再开工,那市场早就过去了。未来两三年都将以“招、拍、挂”的形式拿地,我们可能也会减少土地储备,但是时间会造成价值差的问题。

  

  记者:以你们目前的土地储备,够你们开发几年?你们向外扩张的话,主要看好哪几个城市?

  

  黄:那要看我们土地整合的情况。目前来讲,我们会选择GDP比较高的城市,大概我们会向五六个城市同时启动,深圳肯定会有,上海也在考虑,重庆和成都也会选择一个城市。

  

  记者:国美在香港上市以后,鹏润目前整体的布局是什么样?

  

  黄:很简单,一是以零售业为主的国美电器,二是鹏润地产。国美电器有28个分部,分布在41个城市,在全国家电行业所占的份额在4%左右,进入了全国20%左右的城市,目前上市的是其中13个比较成熟分部的65%。还有15个分部在鹏润投资旗下,并没有上市, 这是因为你要给投资者最好的东西,当发展还没有进入到可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我不应该交给他们。

  

  记者:是否考虑将房地产这部分注入到股票市场上去?

  

  黄:不会的,可能会考虑独立上市。因为行业不同,如果注进去投资者会搞不明白。

  

  记者:请谈谈房地产和家电零售业这两个行业,你觉得这两个不同行业的区别和共性在哪儿?

  

  黄:实际上这两个行业都是很贴近老百姓的行业,还有它就是一个加工厂,并且都是做销售。从投资的理念来讲应该是相同的,从创建一个企业和建立一种模式上应该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专业不同,也会导致专业人才的不同。家电和房地产对我来说都是买卖。

  

  记者:你觉得你做地产的模式和其他做房地产的人士有什么不同?

  

  黄:我没有和他们比较过,但是我觉得他们的做法和我不一样,从想房地产和想在这个行业里做成什么样,包括选地、设计的构思和宣传的思路和我们都不一样。我做地产是投资,我希望选择我们房子的人也是投资,我不会当投机者。

  

  记者:国美在全国所占的份额是非常大的,那你们希望在房地产领域达到什么规模?

  

  黄:我们的布局是把地产作为我们的第二个行业,真正能够扩张,真正能够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规划。至于做到什么程度,很难预料,但是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不会放慢速度,会做得很快,可以看国美走出北京以后的发展速度吧!

  

  记者:国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时机进入房地产行业?从这个时机的选择上你是怎么考虑的?

  

  黄:这主要是我认为,中国的未来是很稳定的,而且很支持地产的发展,我们企业这个时候从实力、人才储备,精力都是最恰当的,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记者:胡润富豪榜将你评为中国的首富,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黄:我觉得无所谓,因为现在大家都是踏踏实实做事情起来的,并不是爆发起家的。所以这很正常,大家还是很正面的。钱对于我来说,就是做事情的一种资源,一种力量。

  

  黄光裕:站在中国财富之巅

  2004年胡润百富榜上,国美电器总裁黄光裕以身价105亿人民币登上富豪榜头把交椅。17岁开始经商的黄光裕,今年35岁,如果纯粹用数字来计算,35岁与105亿资产,这中间的距离是很多人难以跨越的,不可否认黄光裕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神话。他,因为财富而成名,他,因为财富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1987年1月1日,黄光裕在北京开了第一家电器商店;1993年,他统一了所有店面的标志,建立了国美这个品牌;1997年他成功转变了国美的经营模式;1999年国美走出北京,向全国扩张;2003年11月,国美在香港开设了第一家分店,迈出了开拓海外市场的第一步;2004年9月10日,在香港股票市场,代码0493的股票简称由“中国鹏润”正式更改为“国美电器”, 在这场“左手倒右手”的收购游戏中,黄光裕身价一飞冲天,奠定了他在内地首富的位置。目前,国美电器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拥有200余家大型连锁商城,10000多名员工,年销售能力达200多亿元。

  11月20日,休息日,我们一行人来到鹏润大厦的18层,黄光裕正在开会,这正好让我们有时间仔细体会一下鹏润的企业氛围,虽然是周末,但是职员们还依旧处在工作状态中,看得出来这种忙碌绝对不是刻意地安排。鹏润给人的感觉很舒服,没有因财富而让人感到压抑。采访黄光裕是一件让人期待的事情,毕竟他太过耀眼,也太过充满传奇色彩。采访地点被安排在他装饰得古朴而又大的略有点夸张的办公室,偌大的办公桌上竖立着国美和鹏润的企业标志,办公室内的一角摆放着“国美第一商城”的模型和规划图,这是国美宣布正式进入地产界的第一个起点。

  当所有关于“首富”的猜测,放在眼前这个透着自信的男人身上的时候,不觉地会有一种释然,那种淡定自若的神态并非一时的修炼。财富在他眼中,也许早已被视为常物。整个采访过程轻松而又愉快,他是一个坦白的商人,也许正如他所说的,今天这一切都是自己18年来努力的结果,不是偷来,抢来的。所以,当所有人对坐拥这些财富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他却能够欣然面对财富带给他的成功和喜悦。作为首富的黄光裕没有给人焦躁的感觉,语气很平稳,为人也很内敛。他并没有因为我们休息日的到访而感到不耐烦,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都很耐心地给出很直接的答案。采访的过程中,不时的有电话打进来,他并没有因这些电话而打断我们的谈话,他的这种姿态很令人钦佩,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地印象,这是一个懂得尊重人的富豪,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富豪。

  黄光裕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王牌节目“对话”的采访中,当被问到:为什么对待财富会和大家有不同的时候,黄光裕说:“有可能有些人创业的时候为了挣钱,可能有些人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完了呢,要做到尽可能做大,一有机会绝对是出击,我属于是这一种。我并不是说我挣钱,完了有个名,赶紧带老婆孩子享福去,完了看着钱别丢了,我可能不是这种人。”这就是中国首富黄光裕的财富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02270.html

更多阅读

国美黄光裕 黄光裕方面称大股东有意收回国美商标是误读

  对于国美品牌创始人提出的“门店分治”,国美高管层一方昨天给出新的回应,表示即便非上市门店被分离出上市公司,并不影响上市公司对“国美”商标的使用权。针对部分媒体报道称“国美商标”将成为日后双方矛盾焦点一事,国美大股东黄

国美黄光裕事件 黄光裕事件看民企融资之路

系列专题:黄光裕事件民企融资难,说了多少年!好像成了一个中国的痼疾,难道我们果真没有解决方案了么?笔者认为不然,众多的金融创新案例正在挑战着这个命题,下面就是一个实例:   2004年6月7日,国美电器黄光裕完成了一项融资奇迹:他通过控制二

黄光裕 之更好的国美 黄光裕时代终结 国美电器走向何方

 失去精神领袖黄光裕的国美电器,将会走向何方?   这一次,黄光裕终于被传言砸中了。   2008年11月19日晚,一条关于黄光裕的短信开始在家电业内流传。“消息绝对可靠:国美老板黄光裕和财务总监周亚飞,已于11月17日夜里被相关部门带走

黄光裕 中国好的国美 黄光裕的国美地国传奇

黄光裕说,“商者无域”是说经营的方法、思维的角度只有专业与否,没有套路之分。那么如果要发展房地产行业当然应该借鉴家电零售的成功经验。不过,掀开鹏润地产(企业专区,旗下楼盘)的盖头,黄光裕在地产上的表现远不如其在零售家电领域出

国美黄光裕:国美要跻身世界500强

简介    1969年出生,国美电器总裁,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2005年财富增长最大的富豪。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随兄弟来到北京,用3万元的贷款开始了家用电器的经销。2004年6月7日,通过中国鹏润收购国美65%股权,黄光裕将子公司国美变成

声明:《国美黄光裕:要像卖家电一样卖房子》为网友沧海桑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