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兼并风起云涌,境外上市前赴后继,供商矛盾渐趋激烈,超市倒闭寒风阵阵……在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一年后,零售市场风云激荡,高潮迭起。2005年,中国零售业在整合与创新中快速发展。
跑马圈地风急浪高
延续几年的零售业扩张浪潮依旧强劲。国内零售市场开放前夕,零售业掀起了圈地运动。本土企业急于要在外资大举进入之前占据制高点,四处跑马圈地,扩张地盘。业内有关“狼来了”的呼喊,以及“本土零售企业面临大溃败”的危言,客观上为这种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整合了上海一百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和物资集团4家企业之后,商业航母百联集团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商业盟主,并以长三角作为根据地向外扩张,到2004年底,仅百联旗下的华联超市门店数量就已达到1693家。大连大商集团立足东北领地,通过受让北京天客隆集团的股权进军北京市场,逐步南下拓展。物美集团依托北京市场,辐射华北地区,并开始向华东市场挺进,目前的店铺数量已经突破600家。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的急速扩张,推动了连锁商业的发展,有些也在区域竞争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但零售市场外资的扩张来势凶猛,影响也更为深远。早在1992年,中国零售市场有条件地对外资开放,允许以合资或合作的方式经营零售业,外资商业巨头就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的渗透。2004年底零售市场对外资全面开放后,外资巨鳄加速了在国内市场的布局。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家乐福在中国开设的店铺已经达到68家,全球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在中国的店铺数量也已经猛增到62家,易初莲花的店铺总数突破了40家。百安居、麦德龙、洋华堂、特易购等都纷纷在国内零售市场扩张领地。根据商务部的有关数据,2004年世界零售企业50强中,已有70%在中国抢滩登陆。
随着外资企业在零售市场的步步深入,其拓展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目前外资企业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级城市攻城略地,而且在二级城市、西部地区都有明显的扩张。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商务部新批设立的外资商业企业554家,开设店铺1130个,大大超过了1992年至2004年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300多家的总和,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全面提速。
规模扩张回归理性
现代商业是规模经济,在竞争白热化的零售市场上,企业要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必须具备相当的规模。所谓渠道为王,谁占据了店铺资源,也就占据了竞争的有利地位。
零售企业跑马圈地的规模扩张,是市场竞争使然,本无可厚非。但扩张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削弱对手的同时也可能伤及自身。近几年,本土企业在经过狂热的跑马圈地之后发现,快速扩张并没有带来相应的效益提升,相反,却导致经营管理水平被稀释,盈利能力下降,单店效益下滑。痛定思痛的结果,零售市场重回理性,本土企业开始在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上下工夫,以此提高竞争力。
眼下,在跑马圈地的后遗症显现之后,有些企业开始品尝苦果。据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截至9月30日,上海共开设连锁大型超市114家,到2005年底,上海市大型超市将达到130家以上,预计3年以后,大型超市将达到近200家。而根据上海市商业“十五”规划,2005年上海大卖场的总数应该为60家,到2010年也不过100家。商业店铺的拥挤,过度的市场竞争,致使零售企业毛利率下降,利润下滑。在天津,迄今为止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卖场已近50家,有些大卖场由于客流量不足,正处在进退两难境地。
而更为触目惊心的是,因为盲目扩张引发的倒闭风潮也有增加的趋势。有关数据显示,在过去18个月中,国内零售市场共有150家超市倒闭。这其中不仅仅有在商业巨头挤压下难以生存的众多中小企业,也不乏普尔斯马特等颇具规模的大企业。
零售业专家黄国雄认为,中国零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强,在扩张中过分依靠供应商的资金,导致资金链出现危机,经营难以为继,甚至垮台、倒闭。“中国零售业发展的时间短,基础差,缺乏后劲,企业扩张时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才、资本的制约。”他表示,中国地域辽阔,连锁还没有形成规模,或者是有规模,但不经济。由于缺乏统一采购、配送,连锁的优势难以发挥,竞争力不强,只能依靠单一的价格手段竞争,还缺乏做强的基础。
在急速扩张和稳健发展之间,中国零售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