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世界汽车与中国汽车工业



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首先出台,说明了汽车产业与中国经济的重要关联。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实体经济产生直接影响的行业之一也是汽车业。从直接效益的角度来讲,全世界汽车公司本身几乎没有什么利润,或者说不可能出现暴利,前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出现的火爆场面及汽车行业出现的暴利现象当然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为什么各国政府如此重视汽车工业呢?这是公开的秘密,因为汽车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其特殊的地位。人类与汽车已经难舍难分,世界经济与汽车工业已经息息相关。无论是餐饮业、娱乐业还是金融业、食品业,这些从表面上看与汽车业几乎是没有任何关联,但本质上这些行业照样与汽车业紧密关联。因此,有人说汽车工业是工业之王。

中国汽车工业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承担什么使命,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话题。无论我们想不想讨论这个话题,我认为这是客观存在的重大课题。我们必须面对这个问题、认识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论坛是历史性的,中央领导的这个指示是英明的、伟大的。

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中国经济而言,牵引汽车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就是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要素。汽车工业是现代高技术产业与传统经典技术集中应用的载体,是人才、技术、资本高度密集、高度国际化、高度竞争、上下游产业高度关联的工业。其最大竞争特点就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建设方向的竞争。只有抓住汽车产业的竞争特性,才能不断实现汽车产业升级换代、不断走向新的竞争高度,才能主动把握汽车发展的方向,才能实现与中国其他行业共同繁荣和进步,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的全面崛起。我认为,今天工信部、科技部、经济日报联合召开会议其出发点、归宿点也在于此

就眼前而言,世界汽车工业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中国面临百年难逢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人才、技术、资本还是市场本身对中国经济发展都已经形成了空前的利好。全球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创造了全球产业重组的商机。如果战略正确、执行科学,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历史机遇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

但是,如何克服中国文化中的几大病根;如何发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优秀灿烂的光辉;如何形成有竞争力的团队合作文化;如何改变短期行为,着眼长远,形成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理念;如何通过改善产品质量、提升品牌美誉度、增加技术附加值,从而转变国人只相信洋品牌、不相信自主品牌,只相信外国技术、不相信中国技术的固有观念。所有这一切都是挑战我们能否抓住已经来到眼前的历史机遇。世界在变,中国在变,汽车工业也在变,只要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也就因此而得到世界的更广泛尊重。吉利从2007年开始实行了战略转移,我们坚决不打价格战,坚定不移地走高技术、高品质、有尊严的自主创新之路。虽然这条路走起来充满艰难,充满了挑战,充满了无情的压力。但是,只有这条路才是阳光大道,只有这条路才有可能走向成功,只有这条路才是希望之路,才是产业成功之道。

相对而言,我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又一个希望在民间。改革开放三十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物质文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工业体系、市场体系正在得到不断地提升与完善,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基础产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服装、鞋帽、纺织品、塑料、橡胶、模具、五金、冶金、钢铁、机械、电子电器、计算机、芯片、石油、化工、工业造型、物流业、信息产业、教育培训、金融、保险等行业都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在中国,以上这些行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些行业都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这些基础性条件的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物质硬件已经具备,如何把这些物质硬件有机地组合起来,使硬件更上一层楼,更成系统性,并培育软实力优势,更好地利用组合这些基础要素,产生协同效应,这是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要做的工作。

我为什么说中国汽车工业的又一个希望在民间呢?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之外,我认为多一种力量就是多一个希望、多一种打法、多一条出路,殊途同归,颗颗红心向着党和政府,对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另外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汽车业是高度市场化、高度竞争的行业,汽车企业需要做到规划的长期性、连续性,规模的合理性,竞争的灵活性,战略的全球性以及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这五个特点,就决定了汽车工业比较适应在民间发展。只有民间,才有高度关注市场的内因,才有真正把用户当上帝的理念,才有长期规划、长远打算,才有一辈子干成一件事的决心;只有民间,才有全球通盘考虑,才有全球系统化研究,才有全球战略安排;只有民间,才能与上下游产业群建立良好稳固的人际关系、平等合作关系、共同成长的关系。

我所说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又一个希望在民间,并不反对国有汽车公司的更大投入、更好发展,只是说国家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发挥民间的积极性、创造性,应该要让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竞争中来。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一种学术思考,没有必要太多的讨论,也许我的看法是表面的,是不切合中国实际的。但是,我们吉利还是相信这些道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必须要遵守一些基本道理,比如:不能简单地用资金去硬拼,财大气粗,适得其反,而是要根据全球各种相关因素的复杂变化,找到自己的战略位置,确定自己的战略思想,按经济规律、市场特点办事。全球能源资源有限,全球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发展1.0升以下,0.5升左右的高技术乘用车势在必行,中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措施引导更小排量的高技术汽车工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走到了每一个汽车公司的面前,大家都在你追我赶,不亦乐乎。吉利也不例外,在电动车、油电混合车、甲醇乙醇车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不要简单自信,政府首先要加快标准制定,正确引导,实事求是,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应用的环境研究、条件研究,能源转换的可能性研究,为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提供清洁新能源来源及应用条件,不要见风是雨、盲目地所谓超越式发展。“星球大战”肯定要到来,但决不是今天。

 李书福:世界汽车与中国汽车工业

纵观全球汽车工业,全行业的不紧气,利润普遍下降、破产、重组、购并时有发生。其实,这并不可怕,这恰恰是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机遇。没有他们的危机,哪有我们的机遇,这是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必然反应,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世界经济格局大改变所带来的必然现象。但是,调整是有时间节点的,节点就是支点,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就能够取得发展的主动权,抓到了真实的支点就能腾飞。只有腾飞才能实现跨越,才能实现真实的、有效的跨越,扎实的跨越。我们的所有战略都必须要建立在现实可能的基础之上,都必须要建立在真实可行的基础之上,脱离现实谈理想就是空想。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中来,随着中国自主汽车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档次、品牌的不断提高,中国汽车工业一定能够服务全球人民,让世界为之感动,吉利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的使命一定能够实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01476.html

更多阅读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

李书福:中国汽车无法绕开的名字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1963年出生于浙江省台州市。1986年,李书福以制造冰箱及冰箱零配件开始创业历程,1993年进入摩托车制造业并于1997年进入汽车制造业。20多年来,吉利集团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中国汽车行业率先取得

李书福:吉利汽车掉头

  从农民造车、价格狙击手,到逆势海外收购、利润大幅增长,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如其所愿地让吉利汽车“掉了个头”。对此,这位颇富争议的汽车“狂人”颇为自得,甚至毫不讳言地称,这是将会写进中国汽车工业史中的经典案例。   事实上

李书福:用心记住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的使命

 12月23日,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颁奖典礼。以下为2009央视经济年度人物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主题演讲:   主持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在竞争的过程中也需要比较和融合。这一点李总很有发言

李书福:金融海啸是中国汽车的发展良机

 “2001年就有人说过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不行了,说自主品牌行将消亡。现在,这样的声音又开始甚嚣尘上,要我看,面临破产的不是中国自主品牌,而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11月7日,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十年前我就预言美国通

李书福:民营汽车企业应获平等待遇

最近让李书福苦恼的事情其实有不少,由于柴油紧俏,吉利不少新车无法运出;而提到最近一本关于他的新书《汽车疯子李书福》,他也很无奈:“我根本不认识这个作者,很多事情都不是书里描写的那样。”   记者注意到,这些天惟一能让李书福慷慨激

声明:《李书福:世界汽车与中国汽车工业》为网友邓氏情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