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带红花的李书福



 从不安分的街头创业者到游刃有余的汽车大亨,重重压力之下,李书福和他的公司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2009年12月14日,李书福穿着一套500块钱的黑西服,来到中央电视台北京的演播厅录制节目。就在之前有关吉利收购沃尔沃的传闻满天飞的时候,这位漩涡中心的当事者却神龙见首不见尾,《第一财经周刊》穷尽三个月的时间想要当面拜访,却未曾谋得他半面。按照其公关人员自相矛盾的说法,他既不在国内,也不在国外,全国大小媒体的记者都只能饥渴地干瞪眼。

  李书福个子不高,其貌不扬,但却总是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当他出现在媒体上时,人们总会抛出一个问号:眼前这个拘谨、憨态可掬甚至有些木讷的人,究竟是怎样领导中国数一数二的民营汽车集团的?此刻,在演播厅里,面对主持人居心叵测的提问,他还是每个回答都要慢上半拍。

  李书福最欣赏的中国商业领袖是谁?他的答案是郭广昌、南存辉、马云。这三人有何特点?他一字一顿地说:郭广昌就是广袤而昌盛,南存辉是在中国的南方生存得非常辉煌。马云??就是天马行空然后有一朵美丽的云。

  除了能证明此人的确拥有诗人内秀之外,如果有人认为他是在避重就轻或者拙于应付,那就犯了大错。李书福突然在众目睽睽之下现身,是因为收购沃尔沃的关键谈判就要大功告成,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在录制后要隔几天才能播出。到时他就可以顺便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的颁奖礼上公布一个大喜讯,这将是人生多么完美的时刻!

  能够将这样细枝末节的事安排得天衣无缝,说明李书福已经更加懂得抑扬之道,这与他推崇的那些本土商业精英相比毫不逊色。复星的郭广昌、正泰的南存辉、阿里巴巴的马云到底有何相似之处?在场下观众的一阵哄笑之后,李书福最后还是正正经经地说:“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而且有一个正确的成长轨道,同时又在规划一个更加广阔的未来。”这说的恰好是他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980年代初,中国第一家合资公司北京吉普刚刚成立,这家公司日后麻烦不断并最终解散。沃尔沃那时的中文名字还叫“富豪”,李书福则刚刚开始通往富豪之路。他起初走街串巷给人拍照,随后又做起了炼金术士,从显像液中提炼银。随后他生产冰箱配件并进而组装冰箱,这时他已经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结束了冰箱生意后,经过短暂的停顿,他又开始转向铝镁建材领域,这和随后的摩托车生意都让他赚了大钱。1997年他开始挤入汽车制造行业,三年后在北京创建了能直接提供汽车人才的吉利大学。

  李书福的致富经历看上去一帆风顺但也不乏挫折,他曾趁热到海南炒房结果铩羽而归,若干年后他又接手一支广州职业足球队,但最终升级失败愤愤而退。那些看低他的人显然都被他谦虚的外表蒙蔽了,李书福个人的成长经历简直就是中国民营经济成长的缩影,他在经验与教训上无可匹敌。

  吉利开始造车的时候,自主品牌的另一面旗帜奇瑞那时刚刚成立,准备引进福特技术生产经济型汽车,但一直未能获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准生证”,直到2001年将20%股权让给上汽集团,改名为上汽奇瑞才名正言顺。李书福想方设法从四川德阳某监狱下属汽车厂弄来了一张生产许可证。不过,这家汽车厂只获准生产轻型客车,而不是李书福想要的轿车。

  现在回想起来,李书福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造车时机。如果早两年,吉利正好撞在1994年公布的汽车产业政策的“枪口”上,或许会被当作负面典型取缔。再晚两年进入的话,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大门洞开,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市场策略越来越灵活,这个自主品牌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缓冲时间来开发产品,获取市场份额。

  李书福造车初期饱受蔑视和嘲笑,他的“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俩沙发”的言论成为业界笑柄,但他对所有的质疑反应都很麻木,在很多场合甚至经常主动加入到那些针对他的好坏难辨的玩笑中去。随后,在对某位主管领导 发出“求求你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的恳求后不久,直到2001年11月9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一天,一直战战兢兢“打擦边球”的吉利才获得轿车生产许可。他的公司全力生产价格低廉的经济型轿车,很快就能和中国的老品牌夏利相抗衡。

  国营汽车公司那时依靠从跨国公司引进的产品大赚特赚,民营公司则无以依靠。与其他自主品牌类似,吉利最初的产品带有浓重的模仿痕迹。2003年,丰田起诉吉利美日汽车侵权,李书福最后与丰田达成了和解,他更换了美日的车标,但除此之外似乎并没有更多的损失。

  种种辛酸让李书福认识到,造车与他以往的所有生意都有所不同,有一件事比组装出便宜的汽车更为重要,那就是获得政府在根本上的认同。李书福的努力收到了回报,如果要说这家公司2009年除了收购沃尔沃之外的最大变化,那就是中国官方层面对其认可的声音突然多了起来。2009年4月,主管汽车业事务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吉利汽车发展经验座谈会”,光看题目这样的会议不免务虚,但却标志着吉利在官方已经获得高度认同。

  越来越多的官方认同,以及接二连三获得好评的海外收购创举,让李书福不再刻意隐藏他内心中草根企业家常见的自卑感,如果有人再对他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或者当面提起那些陈腐的笑料,他都会立刻还以颜色。根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的报道,在一次参观吉利集团的活动上,当有记者对吉利的资金来源刨根问底的时候,李书福禁不住大发雷霆,他说:“媒体没有权力调查我们。我为什么要跟你讲清楚?”在另一次活动后有杂志摄影师为其拍照时,因为对不断地换姿势不厌其烦,他指着摄影师说:“我给你两分钟时间。”2008年底的一次领袖年会上,李书福参加了由零点公司董事长袁岳主持的一个分论坛,主持人顺口说出了“轮子和沙发”,李书福随后借故离开了论坛。

  李书福此刻要反过来嘲笑外界的迟钝,因为少有人能察觉他心态上的微妙变化。他此刻正在做的事,连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国企也未曾实现,新兴市场对全球汽车业的颠覆,正要从他开始。印度的拉坦?塔塔也是个榜样,但他收购的只不过是两个气数将尽的小品牌,吉利曾经参与了路虎的询价,但在试探一番之后马上退出了;马云是个值得钦佩的领袖,但他做的不是实业;奥巴马或许更让人感同身受,他当选那一刻李书福留下了眼泪,原因是:我觉得他不容易。

  将李书福比作中国汽车业的宋江可能更为贴切,他出身草根,在未获准许的情况下先行造车,接着努力向主流靠拢,在获得认可后又挥师海外。他善于接纳和追逐新事物,但其底蕴仍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土思维。李书福这次收购沃尔沃,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主品牌“简单复制”的策略已被用到了极致。

  如果有人能够走进工厂,深入去了解吉利公司,就会发现那里根本不是想像中简陋的组装作坊,这家公司在汽车的生产和经营上已经发生了足够多的变化,它对生产低价车已经驾轻就熟,它真正欠缺的是一个真正有号召力的品牌、有价值的创新以及先进的管理能力

  2009年11月11日,在吉利集团宁波基地焊装二厂嘈杂的车间里,盘旋回转的焊装线匀速运转着,将大体成型的车身传送到总焊线上。车身一到位,生产线两边的点焊机器人立即舒展开“修长的手臂”,轻盈地抓起焊枪或冲压件凑近前去,焊接部位顿时火星飞溅,升腾起一团团烟雾。

  “4分零5秒焊好一台车,比上个月快了27秒钟,”副厂长王星大声说,“我们还可以花更少时间,但新产品有个爬升的过程,生产节拍不能提升得过快。”十月,王带着近200名员工完成了2550辆的焊装任务,这个月的排产计划增加到了2700辆。

  王星9年前进入宁波工厂时,吉利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都很粗糙,有时候零部件因为尺寸有误差不能完全安装到位,工人就用榔头敲打,导致整车出现问题。

  现在,工人倚仗的不再是榔头而是自动化的设备,以及灵活的头脑。在焊装车间最里侧的通道边,一排展板上面贴满了员工对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的改进建议,一位员工这样写道:建议在调整线各工位上方增加一根9米长的可移动螺旋气管,使其作业范围增加6米,一旦错过工位可不更换任何工具而随车身作业到下一工位,这样就不会影响到生产节拍。

  一线员工所作出的努力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非常乐于看到的。吉利一开始所遭受的轻视和奚落在相当程度上就源于市场对其产品质量的诟病,所以,李书福总是憋着一股劲要改变人们的看法,就像他在7月的年度中期经营工作大会上对全体员工所说的:“吉利要实现从奴隶到将军的转变。”

  李书福花费了12年使吉利跻身中国十大汽车制造商之列,在多年曲折的造车生涯中,他对于复杂的汽车研发、制造过程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解决一家家族色彩浓厚的汽车公司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比如,吉利一直不能很好地处理财务。它的业务成本居高不下,利润太薄,这让它在2004年吃了苦头。当时,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汽车市场整体下滑,吉利销量下降,存货价值高达9.6亿元。

 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带红花的李书福

  李书福邀请了原华晨汽车财务总监尹大庆出任吉利集团主管财务的副总裁。尹在吉利内部推行全面预算制,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他建议对各生产基地进行存货考核,从财务处理角度说服李书福同意将老型号库存车折价销售。尹说,当时狠下心来一股脑甩掉了4亿多的存货,加上降低整体零部件价格,减少了库存和利息损失,还赚了一些钱。之前,吉利一直都没有盈利。

  此后,李书福又陆续挖来了赵福全(曾就职于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之前是华晨汽车副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经理)、祁国俊(曾就职于克莱斯勒、之前任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等一批有着跨国汽车公司和本土汽车公司工作经历的技术人才。

  专业人员的加盟使吉利的研发业务有了很大起色,然而,吉利的车型平均售价约为4万元,价格战削减了它的利润,低价策略已难于应对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巨大压力,它必须作出改变。2007年5月,吉利宣布停止生产3款低价小车型豪情、美日和优利欧,以尺寸大一些售价更高的自由舰、金刚和远景取而代之。

  可以想像得到,对于李书福放弃这些老车型的决定,吉利那些高管们会做何反应。这个决定的实施过程充满了激烈争论和讨价还价。吉利汽车副总裁安聪慧回忆说,当时公司内部争议非常大,老车型卖得不错而且还能赚钱,一下子全都不生产了,新车型的销量局面还没有打开,销量大幅度下滑,那段时间过得很艰难。

  不过后来的事情证明,改变还是值得的,吉利汽车2007年的财报显示,当年销量比上一年增长10%,为18.2万台,其中新车型超过了11.4万台,老车型仅为3.5万台。

  在尹大庆看来,吉利刚开始发展是靠资本的推动(香港上市、发可转换债券),后来是技术的推动。2006年赵福全上任后,整合了全集团的技术研发体系,技术中心下设研究院,负责所有产品的开发、测试;各个生产基地的技术部,由技术中心进行指导,主要对吉利在厂产品进行质量、工艺方面的改进。赵编写了一套21册的技术手册为吉利建立起一套规范的研发体系。

  现在,吉利的工程人员已超过1200人。他们分布于浙江、上海等地的研发中心,和来自意大利、英国和韩国的专家一道从事发动机、变速器及整车的设计开发。他们的能力在今年4月举行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得到了展现,吉利共展示了22款新车型、9款发动机和3款变速器。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吉利卓越概念车可谓装饰精美、性能优良,如果它的外型看起来不那么像劳斯莱斯幻影的话,就更加完美了。

  这款豪华车展现了吉利在汽车工程学方面的新水平,也展示了吉利制造高档汽车的雄心。李书福称,这款车型量产后将只按照订单生产,售价为100万元。

  但想要达成此目标,光是说说大话可不行。吉利在造车的前12年将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但是想要造出豪车并让消费者为之埋单,它还没有展现出令人信服的能力—它缺乏领先的技术和强势的品牌。

  这是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共同面临的障碍。由于缺乏技术和品牌影响力,本土汽车公司不像合资汽车公司那样具备品牌议价能力,因而难以在利润更高的中级车型市场与它们竞争,而只能以低价小型车靠规模占据一席之地。这个时候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开始了。

  与此同时,当央视的主持人让李书福写出2009年最重要的日子的时候,他给出的是9月22日—高盛入股吉利的日子。李书福认为与收购澳大利亚的一个变速器公司相比,这件事要重要得多,因为高盛的入股将带来管理和战略上的变革。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01311.html

更多阅读

算盘的用法图解 李书福的“沃”算盘(1)

 沃尔沃委身吉利后,未来其中国总部落户上海嘉定,中国工厂花落嘉定、大庆两地将成为最大可能。  文      本刊特约记者   高薇  3月28日晚9点,瑞典哥德堡,沃尔沃汽车公司总部,中国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美国福特汽车公

练气功的排毒反映 练气功的李书福

对李书福们的轻忽、误解与歧视,构成了三十多年来“当代故事”的注脚。可是正是这些人,他们解决了中国的就业,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奉献出了GDP,还为中国注入了活力。 尽管干了不少大事,甚至收购了沃尔沃,但在中国工业界,吉利汽车董事长李

伊利集团董事长的女儿 对话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北京2010年4月30日电 /美通社亚洲/ -- 4月22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及第五届21世纪汽车年度人物暨商务精英座驾颁奖盛典在北京圆满落幕。本次盛典揭晓了第五届21世纪汽车年度人物(人物类、企业类、

时间之外的往事 “赌性”之外的李书福

寇建东   站在台上,李书福不苟言笑。   这是3月30日下午,吉利在北京举办的并购沃尔沃轿车协议签署媒体见面会。此时,距他走下飞机刚刚过去两个小时,距与福特的正式签约也不过44小时。   不过,他的脸上看不出丝毫倦意。即便收购沃

哥德堡石英石是哪里的 李书福的哥德堡猜想(3)

目前DSI通过为吉利的新车型匹配动力总成系统已经开始获得收入,复兴的福特汽车和破产重组后的双龙都开始继续采购DSI的自动变速箱。这家吉利的澳大利亚子公司即将在重庆设立分厂,为奇瑞这样的同行提供自动变速箱产品。随着众多中国本

声明:《西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带红花的李书福》为网友猫田喂山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