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到美国就赶上金融风暴,第二次大概在1996年,持续了至少五年,第三次是上次的互联网泡沫。经历了三次风暴,我认识到这对企业是很有好处的。
如果在经济大环境很好、企业表现很好的时候,老总跟员工提倡艰苦奋斗,肯定没有人听;但如果形势不好,情况会大不相同。因此,如果大环境一直很好,对企业的成长不利。
我非常看中正泰第二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其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走在全球前列。该产品最低的每瓦成本,只使用相当于晶硅产品1%的原料用量,然而光电转换率可达到9%,以后可上升至12%。
在今后3-5年中,薄膜太阳能发电成本与传统能源(比如火电)持平。预计到2020年,全球太阳能发电年产值达50万亿元,占总发电量比重由现在的0.7‰飙升至10%。其中,薄膜发电产值至少占半壁江山。
太阳能服务业一体化,即联合政府、民间机构等投资方,成立薄膜太阳能发电企业。一旦产业和应用完美结合,正泰只需提供发电产品和技术,得到的回报可是源源不断的发电分成比例。
我认为这次的金融危机是件好事情,公司只有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才能革命。当企业成长很快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冗员。可能每个员工都很忙,但很多都没有价值。经济不好的时候,砍掉无用的部门,企业需要这样的周期让那些患上大企业病的公司再次恢复其生命力。
创新企业有鲶鱼效应,一大堆小公司都来追赶大公司,让它们跑得快,形成一个非常有机的竞争过程。每一个周期都是非常健康的过程。
当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很多企业的商业计划一写出来马上就有机会上市,这样就难以分辨出好坏的企业。目前,有很多企业因金融危机而延误了上市的进程。这个时期公司无法上市反而是好件事情。现在主要是要把企业做好,需要时间让公众来认识这个企业。做企业不在于一朝一夕,要真正把企业做好。
事实上我们投资很多企业,自己的现金流是非常好的,都是非常盈利的公司,在市场里面做品牌,兼并做大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公司只有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才能革命,革命会让那些患有大公司病的企业再次恢复生命力。越是在经济低潮的时候,真正的创新反而更踊跃。所以每一次风暴,实际上都是好机会。
美国的市场机制非常厉害,除了真正关系到民生的东西不能倒,其他商业公司都有可能倒掉,这就是创业文化,他们不崇尚大企业,崇尚小企业的奋斗精神,永远挑战老大。
与美国相反,中国的市场环境是非常崇尚大企业发展。以前每次到上海时,因为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你是做什么公司的,当时我说是WebEx。WebEx是什么?美国上市公司。他们会接着问是不是财富500强?坦白说,500强企业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中国媒体经常报道有多少公司进了财富500强,其实财富500强未必都是好企业。美国很多这样的大企业没有好的利润,没有什么创新。为什么美国这些大企业倒掉,会给千千万万的人带来更多更好的机会呢?这就像大树底下不长草的道理一样,现在大树倒掉了,下面能长出多少小树来?
这个时候做投资的风险也比较小,公司的估值最低,钱用得最有效率。企业有一个磨合成熟过程,在困难时期磨合是最好的,可以用最低成本获得最好效果。经济差的时候跳出来去创业的人是真正的创业者。
像广东和浙江一些地方的民营企业发展比较困难。这些企业主要是受到原材料涨价,导致企业无法经营,还有污染大、附加值太低的企业。“我觉得金融危机的出现也算是好事,中国一定要走过这个路。中国做生意永远都做最低附加值、最大污染的公司,这条路走不长远。
很多企业曾经有非常迅猛的扩张计划,除了自身的发展,还想借力资本并购扩张。现在就应该放慢速度,多练内功。如果原来的目标是每年增长50%,现在就应该调到30%,要假定再不会有下一轮融资了,企业该怎么做。
我已经历过很多冬天,危机的时期永远都是现金为王。美国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发展并不好,在生物医疗行业有两类企业,一类是技术比较差但融资很早的企业,他们拿到很多风险投资;一类是技术很牛的企业,认为自己随时都能融到钱的。危机突然降临时,后者没办法融到钱,结果反而被融到钱的、技术不行的公司收购了,而且价格非常便宜。一定要未雨绸缪,对自己的估价不能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