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规模最大的前六家企业都停产了”、“四分之一的温岭鞋厂停产或半停产了”、“做鞋工人提前2个月回家过年了”……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肆虐之际,在温岭曾经一度谣言四起,似乎温岭鞋业即将遭受一场灭顶之灾。
事实真的如此吗?3月底,记者走进温岭鞋企时发现,春的气息在这片创业热土上升腾,一股新的活力正在温岭鞋业中悄然萌生——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这场暴风雨中,温岭鞋企却巧借“危机”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看不出金融危机有多少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下温岭制鞋行业的变化,浙江台州喜得宝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于清的体会是:先“冷”后“暖”。
“2008年上半年,原材料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及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对温岭鞋企影响很大。当时,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的情况较多。”杨于清说。
“但下半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温岭鞋企却逆势而行,形势比广州、福建、温州等地都要好。”温岭鞋革业商会秘书长潘克诚给我们列举了几组数据——
2008年,温岭鞋业产值达到225.3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3亿元;据台州海关统计,2008年温岭市鞋出口值是8.2亿美元,3.6亿双鞋,而2007年出口产值6.32亿美元;去年,每双鞋平均价是2.44美元,而2007年每双平均价是2.04美元,增加了20%。
“我们看不出金融危机对温岭鞋业有多少影响,目前各大鞋企到4月份的订单都排满了。”作为温岭鞋业前十大企业之一、浙江卓凌鞋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陆文君说,他与温岭前五大鞋企的财务总监经常保持着联系。
他介绍说,去年下半年,温岭各大鞋厂都做到2008年农历廿六到廿七,今年农历正月十二就开工。今年开工后,从整体看来形势比较好,各项指标都在以往同期正常水平。
陆文君的话得到了杨于清的印证。喜得宝公司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多万双,是台州市最大的童鞋生产企业。
“喜得宝越临近年底生产越是红火,我们的生产计划到4月份都安排满了。”杨于清说。
在台州市博洋鞋业有限公司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生产场景,公司负责业务的副总经理伍海燕告诉我们,到目前公司都在满负荷生产,5月份的订单都安排好了。
“今年,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有订单,却没有生产工人,招工很成问题。”伍海燕说。据了解,去年温岭鞋业就业人口达到19万人,90%以上是外地人,今年回到温岭的不到15万人,整个行业缺少工人在3万人左右。
“原来估计今年形势不好,民工都没有出来,结果造成了鞋企招工难。今年2月份,我们举办了一个招聘会,30多家规模企业,招针车工5000人左右,结果招不足。”潘克诚说。
“时下,温岭的大鞋厂订单都有,可石粘、横峰等地的小鞋厂日子就很难过,订单很少。据调查,仅横峰,2000多家企业,关关停停的就有五六百家。”潘克诚说。
逆势上扬的背后
金融危机还在蔓延,温岭鞋业为何能逆势上扬呢?
在杨于清看来,是因为全球消费能力的减弱,相应的追求低价产品的需求增加了,而温岭鞋恰好是目前在中低档价位上很适合普通消费者的需求。
“温岭鞋以低廉的价格优势填补了国际市场中低档鞋的空间,也让许多顾客青睐,也为自己赢回了大量的订单。”杨于清说。
“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几年温岭鞋业的品质整体在提升,业已形成了中低档鞋、高品质的区域品牌优势。”温岭市鞋革业商会会长秘书长潘克诚认为。
温岭鞋业的产品结构在变。从原来的注塑鞋,逐步向以“冷粘技术”为标志的运动鞋、旅游鞋、真皮鞋等中高档鞋发展。
卓凌公司目前已投资了300多万元,租好了厂房,打算增加旅游鞋生产线两条;专业生产童鞋的喜得宝公司,现在正在设计生产线,打算开发旅游单鞋。
温岭鞋业的生产工艺和用料在革新。据了解,今年温岭鞋业最大的亮点在于鞋材上,特别是运动休闲童鞋底、时装童鞋底和运动、旅游MD大底。
“不少企业建立了检测开发中心,组建了研究设计团队,加大了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上规模企业每天都会有新产品。”潘克诚说。
温岭鞋企已开始注重品牌经营。今年2月,卓凌鞋业与国际运动品牌阿迪达斯顺利达成了合作生产协议;喜得宝鞋业与史努比、芭比等知名童鞋品牌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温岭鞋企老板的身影,开始活跃在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各大国际知名鞋展上。
……
随着产业品质和产业规模的提升,温岭鞋业规模企业不断增多。近几年,温岭鞋企每年都以40%的速度在扩大;鞋类产量不断增加,2001年是3亿双,2008年是8亿双;规模上企业2001年是100家,现在增加到了349家。
规模企业的发展,引发了配套企业的转型升级。比如,随着温岭鞋业鞋材的变革,配套企业也纷纷转型,作为转型主要生产运动、旅游MD大底的鹏泰鞋材来说,2009年11条MD大底生产线满负荷生产,还是满足不了温岭运动鞋大底的需求。
一切都昭示着,温岭鞋业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良性的格局——
大企业往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两端走,带动中小企业往提高技术装备能力的方向走,双方互有分工、合作成长,从而不断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主动利用“危机压力”巧升级
这种已经开始的升级行动,时下还在延续着,金融危机更是加速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2009年春节一过,喜得宝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于清就忙得不可开交:为迎接客商的“验厂”,以保证10万双童鞋顺利出口欧盟,公司对生产工艺、生产环境和工人素质进行了全方面的检查。
在经济危机下,客商为维护自己的客户资源,总是希望找到一批产品质量稳定、新产品开发能力强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对象。
“金融危机发生后,客商对企业的验厂要求更高了,连你放在鞋子里的干燥剂,用传统的都不行了,必须要用环保型的防霉片。”台州市博洋鞋业有限公司的伍海燕说。
“通过验厂,企业为了生存,迫使自己要提高素质,否则就可能会遭市场淘汰,这也是时下小企业为何无订单的原因。”潘克诚说。
面对“金融危机”,温岭鞋企主动利用“危机”带来的“市场压力”,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
金融危机下,福建晋江、广州、温州企业出现的困难,导致大量鞋业专业人才的流出,给温岭鞋企提供了吸收优秀人才的大好机会。
去年年底以来,卓凌公司一直在温州、深圳、晋江等地设点招聘,打算今年新上的两条旅游鞋生产线,全部用新招的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
——加大了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力度。
去年底,欧盟突然提高了对3岁幼儿的鞋子标准,让温岭鞋企有些措手不及。“现在,客户越来越注重质量了。若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不力,客户就会流失掉。”伍海燕说。
去年下半年,博洋鞋业投放几百万元,投入了大量的耐磨、耐滑、耐折等检测设备;喜得宝鞋业的鞋样设计室,是省级中小企业研发中心,40余人的研发团队,一天就能开发出一个新产品。
——引进了现代管理制度。
喜得宝公司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精益化生产,并成立了品管部,负责每个产品从源头到消费终端的品质控制。
……
“危机”的逼迫力就是这么强劲,小打小闹起家的温岭鞋企,正将成本意识、品牌意识和现代生产理念等碰撞在一起,从而推动着温岭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个人要想跑得快,穿一双合脚的鞋子很重要;一个行业也一样,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和竞争力。
那么,一个行业到哪里去寻找合脚的鞋子呢?温岭鞋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变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精彩的答案——市场是最高明的“鞋匠”!
温岭鞋业在金融危机的变化告诉我们,竞争越激烈,民营企业转型就越快,从而就更快地抓住了发展机遇。所以,若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必须要把市场经济的观点、方法和思路,当作我们思考问题最习惯、最基本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