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位于欧亚大陆分界处的俄罗斯名城叶卡捷琳娜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情——“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在这里举行。与此同时,不少浙江企业家也将目光投向了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巴西和印度。
俄罗斯贸易“钱”景无限
“峰会后,中国和俄罗斯肯定会加强经济往来与合作,这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一个好消息。”康奈集团企业文化中心主任魏炎鑫告诉导报记者,早在2006年,康奈就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投资20亿元建设了中俄经贸合作区,现如今,已经有十多家中国企业入驻经贸合作区。
据魏炎鑫介绍,以往成品鞋从温州到圣彼得堡要3个月以上,而且可能面临被税警强制拉货的可能。自从有了经贸合作区后,入驻的企业就可以将鞋底、鞋面、鞋带这些半成品在温州装进集装箱,整箱整箱地搬上重型卡车,然后沿着中国境内的高速公路一直北上。大约7天之后,这些半成品鞋就可以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园区内完成组装,不仅可以安全地在俄罗斯境内销售,还可以发往欧盟各主要市场销售,不必担心诸如“反倾销”之类的问题。“一双鞋销往俄罗斯的关税成本最少降低70%。”
俄罗斯纺织市场的年需求量达170亿美元,其中136亿美元的产品依赖进口;俄罗斯的电视机年销售量达4000多万台,但在这个总数中,进口电视机则占了3/4;俄罗斯的食品和日用品市场自给能力差,百分之七八十依赖国外市场……在许多浙商的眼中,俄罗斯市场的巨大诱惑是无法抗拒的。
“以民企为主的浙江制造业,素以‘小产品、大市场’著称,其量大、质优、价格适中的日用小商品与轻工产品,对轻工业薄弱的俄罗斯来说,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主任张汉东表示。
玩具占据印度半壁江山
“希望四国领导会晤后,义乌玩具通往印度的路更加通畅。”义乌玩具商人陈清泰忧心忡忡地告诉导报记者。
印度是对中国进行贸易反倾销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从2008年10月~2009年2月初,印度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密集的反倾销、反补贴等17起贸易救济调查;2009年1月23日,印度更是宣布在未来6个月中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让这场贸易纷争达到了高峰。
陈清泰在这场贸易纷争中吃尽了苦头,因为他的企业所生产的玩具60%是出口到印度的。“义乌市场上有许多印度客商采购玩具,印度玩具市场对义乌来说的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渠道。”
来自义乌市玩具协会的统计显示,现在义乌共有玩具生产企业300多家,年销售总额60多亿元人民币。近年,通过义乌市场出口到印度、俄罗斯等地的玩具逐年增加。目前印度玩具市场年零售总额达5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自中国进口的玩具约占一半。
“中国玩具有音乐和灯光,价格比印度玩具便宜,消费者更喜欢它们。”在义乌经商多年的印度商人阿杰·库玛尔告诉导报记者,在印度,随处可见销售“中国制造”产品的店铺。
“印度虽然以软件业见长,但基础设施方面投资不足,制造业在印度经济中不占主导地位,偏重于服务外包业。而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居全球第四位,和印度可以在许多方面形成互补态势。”阿杰·库玛尔表示,日用消费品类产品和基础工业商品都是浙江企业的拿手戏,远销印度也将带来不错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