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潮的壮观天下一绝。钱塘江畔渔民的“弄潮”文化,更是一种奇观:当万马奔腾般的涌潮倒灌进江口的一刹那,候在滩涂上的渔民眼疾手快地将那些被潮头打上来的鱼儿捞进网兜,然后转身跳上堤岸,这些敢于冒险又能全身而退的人便被称为“弄潮儿”。
萧山,这个位于钱塘江入海口南岸的浙江工业重镇,依靠代代相传的“弄潮”勇气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积累了位居全国前列的县域经济实力和优秀的企业家资源。他们不畏艰险、勇立潮头,推出了一系列大胆而又务实的金融危机“另类”应对法。
“另类”之投资眼光:“冷周期”里兴起投资热
2009年4月下旬,正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波继续蔓延、市场前景扑朔迷离之际。中国最大的汽配生产商万向集团以罕见的高规格举行了一个“仪式”:为投资14亿元的万向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奠基。
“企业最怕的不是外部危机,而是自身止步不前,危机面前更需要强调这点。”创业40年来,鲁冠球一直把不断自我加压、不断“升级换代”作为办企业的主导思想。这次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目的正是利用当前的经济拐点升级原有产业、构建发展新优势。“到2010年,万向将实现年产1000辆纯电动商用车的产业规模。”鲁冠球说。
恒逸集团是萧山化纤业具有“另类”投资眼光的龙头企业。去年底投资最低谷的时候,它启动了投资额达40亿元、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己内酰胺项目。“这是开工的最好时机,原材料降价和增值税政策调整,能让投资节省几个亿。”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认为,只有能把危机和挑战变成机遇的企业,才会是最终的赢家。
市场“冷周期”里兴起投资热,鲁冠球们的举动不可谓不“大胆”。“萧山多产‘弄潮’英雄。”杭州市萧山区发改局副局长吴建华说,萧山之所以能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10名,原因之一就是拥有一批敢抓机遇、善抓机遇的优秀企业家。30年来,萧山的工业总量从7.98亿元飙升到了3580亿元,创造了经济领域的无数项“全国第一”和“世界领先”荣誉。
受国际市场影响,今年上半年,萧山实现工业总产值1736亿元,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但是这个区广大企业的发展信心回升很快,到6月底已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85.76亿元,同比增长了8.4%,目前在建的限额以上工业投资项目达到541个,比一季度增加了287个,这些投资基本上都是民间资金。
“另类”之突围思路:块状经济的突围提升
在“PTA原料-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的化纤纺织产业链中,一般企业都会顺着产业链进行开发。浙江华欣控股集团走的路子很独特,它利用原液着色技术,在“化纤”环节直接生成颜色各异的彩色丝,把下游的“印染”环节给“抹去”了。
作为我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化纤及其织造生产基地,萧山聚集化纤纺织企业4500多家,化纤总产能达414万吨,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没有‘另类’思路,怎么突出重围?”华欣集团董事长曹欣羊说,创新打开了本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帮助了下游花边生产企业成长。由于其提供的绣花线不需要染色,花边企业为此节约了大量水、电等能耗开支。这几年来萧山花边行业发展迅速,产量已上升到全国的50%。
杭州兴隆羽绒有限公司的突围思路也颇具特色。受国际市场需求降低、同质化恶性竞争影响,去年以来萧山的羽绒产业普遍陷入困境。这家企业千方百计与鄂尔多斯集团“攀”上了关系,借船出海,在国内近20个省市设立家纺连锁店,销售形势看好。
“块状经济的突围提升,是跟企业突围同等紧迫的问题。”杭州市萧山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兴康说,萧山拥有“中国纺织生产基地”、“中国钢结构之乡”、“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等数十个区域特色品牌,每个品牌背后都拥有成百上千家企业。全区现有名牌产品184只,其中“万向”为浙江省唯一的“中国世界名牌”。“我们正在制订进一步提升块状经济的相关政策,要求尽快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陈兴康说。
“另类”之危机判断:自身素质、结构性矛盾才是真正的挑战
今年5月20日,公路货运处理能力达2000万吨的传化成都物流基地正式开业,标志着传化集团创造的公路港物流模式在浙江省外复制成功。作为萧山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传化集团进军物流业被视为跨行发展的成功案例。集团总裁应天根说,去年传化物流产值已达30亿元,未来两三年,物流产值就将超过化工板块。
杭州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洪航勇说,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发展模式都存在着自我强化的机制即“路径依赖”,要保持这种模式的竞争力,需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要克服“思维定势”与“发展惯性”,加快思想观念、经营方式、管理模式方面的转型。
“搭建一个网络交易平台,等于创造8倍利润增长空间。”杭州珍诚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少华说。作为一家医药批发企业,珍诚医药前几年通过客服电话接单、发货,一年最多只能做50多万元利润。2007年底拿到全国第一张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后,这家企业2008年的利润马上飙升至500万元,一年增长了800%多。今年上半年,这家企业利润又增长了226%。
经过近一年的市场浮沉洗涤,越来越多的萧山企业家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只不过是“导火索”,真正的挑战在于自身内部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今年以来,萧山企业界科技创新意识明显提高,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普遍加大,到6月底已有44家企业申报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和新产品研发项目142个,申请专利1437件。
“求变的是思路,不变的是精神。”洪航勇说,改革开放以来,萧山能够在县域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长期位居全国前列,靠的就是敢作敢为、“抢喝头口水”的创业精神。今后,萧山更要发扬企业家的“弄潮”勇气和不断向前的创新精神,大胆抢抓市场机遇,力争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