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义乌人的记忆中,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义乌依然是个贫穷小县,但义乌人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的身影却从来没有消失过。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的春风,吹拂着义乌人天生的“市场”情结。1982年,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义乌宣布开放“小百货市场”。也就是在这一年的9月19日,国务院批转对159种小商品的价格予以放开。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年,义乌“小百货市场”每天就有近万名购销人员进场交易,全国各地客商蜂拥而至,商品辐射的区域南起海南岛,北至黑龙江畔,甚至跨越边境进入了尼泊尔和缅甸。1983年底,小商品市场年成交额达1444万元,上缴税收38万元,占到义乌财政总收入的1.12%。
发生在义乌的故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推进,在全国范围内传开。1986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发表文章,大赞义乌开发民间市场、实施兴商建县。在80年代后期,经济学界和舆论界把工业基础薄弱的内陆地区,通过发展商贸业带动区域经济现代化的经验,称为“义乌模式”。
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后,义乌小商品市场进入了新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年,国家有关部门向各大媒体宣布:全国十大市场排定座次,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位居榜首。同样在这一年,一纸批复从北京飘来,中国小商品城“锁定”义乌,“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更名为“浙江省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市场形态也连年升级。从上世纪80年代初毛竹搭棚、水泥台子上摆摊的马路市场、简易棚架市场,到成交额连年位居全国市场榜首的中国小商品城,再到2001年开始规划兴建的设施先进、配套齐备的国际商贸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形态每两三年就要升级一次。
走出去,海阔天空。在成为全国专业市场的一面“旗帜”后,拥有上百万种商品的义乌,又迈向了更高的目标:做“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
目前,每天都有几千名外商在义乌采购小商品,据统计,常年驻义乌采购的各国客商已超过8000人。在这里,国外客商待上一个星期,采购、发货全部可以办妥。韩国商品馆、香港商品馆也相继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隆重开馆,联合国难民署在市场设立了采购信息中心。为了创造国际化的购物环境,各类外语培训机构也是生意兴旺,全市约有10万经营者在攻外语。
义乌,必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新市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