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寒流,将不少浙江企业推到了十字路口,曾经被英国《金融时报》誉为中国榜样的浙商经历几度风雨,开始思索同一个问题:如何转型?如何追求新创业?于是一群正奔跑在转型路上的浙商新生力量涌入我们的视线。作为中国第一商人群体,浙商基因正在改变。
从今年8月起,本报与浙江在线、浙江科技报、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浙商》杂志等省内多家媒体联合推出的“首届科技新浙商”海选活动,历时3个月,陆续在钱江晚报、浙江科技报、浙江在线上发表了21位新浙商的访谈,马上将进入下一轮高潮——由读者投票(届时发布在浙江在线和钱江晚报上),从本报寻访的候选人中产生十佳。
投票前,本报特别邀请了15位各领域的专家,对这张40多位新浙商名单进行初评,希望从中定下20人,再请广大读者海选。在反复斟酌筛选后,评委之一的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陈荣的一句“实在不忍心划去”,道出了与会评委的共同感受。
助推中小企业一把
“姚纳新、朱磊、王辉、高兴江、王扬斌、俞有强、杨立友、华桂潮、黄作兴……这份记者采访过的名单,是浙江企业家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用智慧、创意、优秀经营模式寻求突破、开辟新格局,他们是拥有新思维、新专利的浙商新群体,去掉哪一个,我都觉得可惜。”陈荣说,在阅读完这些候选人的资料后,他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去考虑取舍问题,还有28位不分伯仲,实在不忍心划掉哪一位了。
对此次评选活动,陈荣表示,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尽管和传统浙商相比,参评浙商拥有的企业规模不大,属于中小企业,但对这些用脑袋创业的企业家,推他们一把,就是雪中送炭,今天是2亿产值,过几年说不定就是20亿。
三标准:科技、创新、新产业
“我们把打勾目标锁定在这三类企业:科技含量高,有核心竞争力;创业型企业;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或者用高科技升级传统产业的。入围的新浙商要公布近三年企业的销售额,专利获得情况和省级国家级获奖数,还有科技员工比例。”浙江省社科院副院长葛立成说,这也是专家们对即将要评选出来的科技新浙商认定的门槛。
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王曙光说,科技新浙商,应该以“商”为主要身份,要有创业经历,是以创业者的身份出现,而不是继承者(指富二代子承父业),或者是被聘用者(指职业经理人)。
王曙光认为,只要是以绿色低碳科技来创业的,心态年轻的,即使70岁也可以叫新浙商。他对新浙商充满期待,“10位入选的新浙商,我非常希望他们能当大学生的创业导师。”
新浙商,转型中的浙江现象
为什么在浙商前面加两个前缀——“科技”和“新”字?
评委之一的北京师范大学客座研究员、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陈俊认为,新浙商追求新创业,一个“新”字包含了知识、科技、信息、智慧和具有国际化的眼光。“从这次初选的名单看,这些浙商的新代表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是具有国外留学背景,对现代科技知识和外语都能应用自如。同时浙商基因中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还在延续,是草根浙商的升级版。”
评委之一的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博士,希望首届评选有权威性,强势推出的“科技新浙商”能让人心服口服,市场响应度高。“建议入围的新浙商一定要符合以上几条硬杠杠,对于违反基本社会准则的,就一票否决,如超生、行贿受贿等。”
评委之一的浙大本科生院院长、著名管理学家陈劲教授建议,在此次评选中应该把大学老师兼职办企业的候选人名字去掉,因为我们这次评比的是“商人”,不是“教师”,也应该把冠以总经理头衔的候选人去掉,因为只有法人代表、董事长才是创业领头羊,他希望再增加新能源、新材料方面的企业家名单。陈劲肯定此次评选令人鼓舞,因为他也在持续关注新浙商,这些新生力量在科技文化型浙商道路上的探索,将成为浙江企业转型中重要的浙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