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研究80后
在年初经受经济寒流的考验后,今年下半年义乌市场开始复苏发力,国际商贸城的许多商户对此都深有体会。“12月27日就要出货了,麻烦您尽快把饰品加工出来,拜托了!”昨天中午11时许,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C区4558商位商户徐秀萍对着电话诚恳地说。这些天,每天至少300打的饰品订单让她忙得不可开交。
降价应对经济寒流
徐秀萍是一名80后,义乌人。别看她年纪不大,却已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做了3年饰品配件生意。
2006年,徐秀萍大学毕业后当起了母亲的帮手。那几年,正是义乌饰品生意最红火的时候,饰品配件生意也不错,徐秀萍家还办起一家配件加工厂,自产自销。徐秀萍从跟单、买材料、送货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渐渐熟悉了饰品配件行业,也渐渐能独当一面。母亲有事外出时,她把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
进入2009年,突如其来的经济寒流让义乌市场变得有些冷清,徐秀萍家的饰品配件生意订单也少了一半。
习惯了忙碌的徐秀萍一下子清闲了很多,“每天除了看摊位,没别的事”。这种生活让她感到压抑,她开始思考该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因为饰品配件都是自家工厂生产的,在成本上比其他商户有优势,因此徐秀萍将每种配件的价格降了几厘。效果立竿见影。5月初,义乌某外贸公司负责人李小姐经过比较,选中了徐秀萍的产品,并下了600万元的订单,双方还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向父母借钱创业
在那段生意冷清的日子里,徐秀萍还有一个想法:“配件只是‘绿叶’,我应该尝试做‘红花’。虽然有很多东西我还不懂,但如果我不自己创业,永远都长不大。”她把想要经营饰品的想法告诉了母亲,开明的母亲也觉得女儿基本具备了创业的能力和经验。
母亲与女儿约法三章,商位租金、原材料等费用由其先垫资,但每一笔开支,徐秀萍都得写下欠条。“其实我知道父母的本意并非真要我还钱,而是让我有一种压力。”徐秀萍非常感激母亲,也把这种压力化作了动力。
10月10日,“秀之恋”饰品商位开张。因为有很多新款饰品,多名义乌外贸公司的业务员来拍照。“一般商家都很忌讳拍照,就怕别人仿造自己的产品。”徐秀萍说,她相信这些业务员都是来帮她的,不仅同意她们拍照,还与她们建立相互信任的朋友关系。
其中一名叫阿秀的业务员是“秀之恋”的第一位客户,她订了1200打项链、耳环。千万别以为下了订单就完事了,徐秀萍说,这笔生意中间有许多曲折,比如产品质量不过关要返工、送货不够及时等等,好在阿秀帮她解围。徐秀萍摸着赚来的5000元钱感叹不已:“以前我对钱没啥概念,现在才知道赚钱不容易。”
在两个多月时间里,徐秀萍的“秀之恋”逐步走向正轨,她有了固定的加工点,有了稳定的顾客群,也有了收入来源。“明年,我打算投资100万元建立自己的饰品加工厂,生产合金加钻的高档饰品。并且,我还要把一部分钱还给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