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蒽熙的最后一个微博 做最后一个倒下的企业



 李蒽熙的最后一个微博 做最后一个倒下的企业

如果企业存在贪婪的管理者,盛行“自以为是”的理念,那么你就无权要求生存到最后。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对日发影响甚大,自去年四季度逐月显现,至今尚不见底。作为装备制造业的一员,受到全球消费萎缩、投资锐减的打击尤为直接。与大部分行业的绝大部分企业一样,日发面临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

类似的体验曾经有过多次,企业与人生一样,不可能不经历磨难和曲折。一帆风顺的人生不算完美,甚至不算完整;顺风顺水的企业不够成熟,迟早要跌跟斗。一轮危机,一场灾难,就是一次大浪淘沙,强者生存。归根到底,外因只是影响因素,自身修为才是唯一存在的理由。

我在多年前就开始在不同的场合表达:希望日发是最后一个死去的企业。企业是有生命的,不可能万岁。看看华尔街上的百年企业,一夜间灰飞烟灭,就知道我的发言不是悲观,而是要求太高了!现在看来根本做不到。日发只是“芸芸众企”中极为普通的一员,无权要求生存到最后。

说日发普通,首先是管理者普通。才不出众貌不惊人,合可成事分则必败;勤勉尚可维持,懈怠必败;谦逊或能持久,孤芳自赏则速败。华尔街的职业经理人够得上“精英”级吧?败在哪里?两字:贪婪。贪婪者,唯利是图。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染上此病,则无异于得癌,全体员工一起殉葬了。依我看来,管理者队伍中有不少的贪婪者。

说日发普通的第二个原因是“自以为是”盛行。日发集团总部搬迁杭州不到四年,有些子公司已经划地割据自行其事了。一些人弃十几年积累之制度于不顾,令不行禁不止,文化荒芜,充好人混日子。

这几年我个人反复总结过日发能够维持到今天的成功因素,也大致明白日发未来何去何从。我始终认为,做企业不在于一时一事,不能怨天尤人,只有扎扎实实地做好基础管理才是根本;做企业的目的不能为个人,不能为政府,而是为全体员工谋生计,谋福祉。唯有如此,则目的崇高,路径正确,企业能持续存在,进而可图发展壮大。否则,只能昙花一现。

(作者为浙江日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CEO)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9848.html

更多阅读

独家:李承鹏新浪及腾讯微博账号被注销

拥有大量粉丝的社会政治评论人士李承鹏的社交媒体和博客账号被注销,这似乎是中国政府对出言无忌的网络人士的持续打击的一部分。45岁的李承鹏在新浪微博上有740余万粉丝。周一下午大约6点30分,他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账号,以及博客

但斌与李驰 但斌新浪微博

15 20:10释老毛揭露李驰言行不一,投资业绩差。(顺便说一句,估计这位仁兄和我一样,我经常把某位领导叫茅厕东)兄弟研究私募多年,对李驰,但斌都跟踪很久,也比较了解他们的发家史。在此贡献出来。李驰后面的老板是韩涛,他非常低调,不轻易见人。03

『读后感』《微博改变一切》李开复 李开复的微博

#创新工场# @李开复所著《微博改变一切》,大概是国内最早一本微博领域书籍(2011年2月1日出版),评价也是最高的。( @指间柔沙 @胡卫夕-微营销)本书的出版之快,原因之一就是很多都是李开复是最早开始微博之旅的一批人,同时书中内容多为自我

声明:《李蒽熙的最后一个微博 做最后一个倒下的企业》为网友折月煮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