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5日揭晓的“2009年度浙商新锐榜”中,来自宁波的利时集团董事长李立新榜上有名,成为以“转型升级中的新动力”为标志的浙商新锐代表人物之一。
谁也看不出来,这位四十出头、身材不高的浙商背后,却矗立着“亚洲最大的家用品制造基地”和正在全省迅速崛起的“商业帝国”。在金融危机期间,李立新及其领导的利时集团,凭着“优二进三、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取得逆势增长,2009年集团整体销售额突破72亿,同比增长了近三成,成为“经济寒冬里的一抹暖色”,故被业界称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成功范例”、“金融危机下浙商突围的研究样本”,这也使李立新得以问鼎“浙商新锐大奖”。
外界普遍认为,李立新及其领导的企业,在危机之下的思维方式、睿智观点以及激情和实践,无疑为众多正在谋求转型升级的企业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据悉,这次以“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为主题的浙商新锐榜评选,旨在梳理浙江经济发展的创新和活力元素,展现青年企业家敢于负责、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展示青年企业家在经济探索中的引领性和前瞻性,为进一步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服务。
转型之路
家用品制造是李立新起家的产业, 90%以上的产品出口欧美市场。2005年,利时集团收购香港通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坐上了亚洲塑料家用品行业的头把交椅。
按理说,利时应该沉浸在制造业辉煌所带来的满足之中。但李立新却感受到了“成长的烦恼”:收购通达后,企业发展速度放缓,进入平台期,急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调整;外贸业务多为大客户营销,要是对方突然翻脸或是减少订单怎么办?
通过国内外的市场考察调研,立足企业的实际情况,利时选择了两条路:优二进三。即,不断优化第二产业,通过提升品牌、提高创新能力来增加产品附加值;积极进军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方向明确后,利时于当年又收购了宁波的老牌商业企业——新江厦股份公司,开始进军商贸流通领域,并以此为平台,面向全省、全国大力发展商业连锁。“开商场、办超市,不占用资源、不污染环境。”李立新看重的还有政府的大力倡导,以及浙江居民的强大购买力。
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利时没有盲目跟风,而是独辟蹊径,针对国家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号召,利时依托商业连锁,主攻以县、乡为主的农村市场,并以自主建设、自主经营的方式为主,开始新的“上山下乡”。
一边是起家的家用品制造业,一边是突飞猛进的商业连锁,在外人看来,这样双线作战近乎“疯狂”,利时能否舞好这把“双刃剑”?
“转型并非心血来潮,是基于我们对产业前景的预测和判断。”李立新说:“对于转型,十年前就是去想,五年前就要去做,而且要总比别人先走一步,不能今天想转型就转型,拍脑袋的转型是找死。”
“士兵突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企业纷纷收缩战线、自保“过冬”,甚至裁员、倒闭。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新大声疾呼:不抛弃、不放弃,承担责任,逆势突围。
利时身体力行,屡有惊人之举:逆势投入了300万元,全面导入了文化型CI品牌工程,更加强调“责任”理念;公开招聘1500多名员工,积极储备人才;频频出手买地建商场、投资扩张:桐庐利时百货大厦奠基,鄞州利时百货大厦落成,海盐利时百货大厦破土动工,衢州利时百货大厦项目正式签约,鄞州新江厦购物中心筹备营业,象山利时百货全面招商中……这些已进入招商或在建中的百货商城,无不都是面积超过5万平米的“巨无霸”,而且堪称浙江省内设施最先进、配套最健全、环境最优雅的大型高档百货之一,在不久的将来,或将引发当地商业流通高端市场的深刻变局。
“危机也是转机,危机中蕴藏着无限商机”李立新认为:“眼下,正是投资发展、借机壮大的好时机。”在利时集团领导团队眼中,目前许多资产的价格低于价值,建筑成本大幅降低,如钢材、土地、原材料等,正是企业收购重组、投资建设、发展壮大的大好时机。
业内人士认为,将未来发展重心锁定在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利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又抢占了服务业领域的“蛋糕”。据悉,如今商业版块的销售额,已占该集团总营收的60%。预计在未来5年内,利时集团将在省内打造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百货连锁店15家、新江厦连锁超市100家,并为社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如果这个目标实现,利时无疑将“体量”大增,成为浙江商贸业的“通路之王”。
李立新的“优二进三”战略无疑是睿智的,不仅有利于促进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又抢占了服务业领域的“蛋糕”,可谓一举两得。
如今的利时,已在浙江省内拥有7家大型连锁百货店,新江厦连锁超市已发展到近40家,辐射宁波周边地区。商业版块销售额已经占到集团总额的60%左右。从原先的“一业独大”,发展到“优二进三、两业并重”,利时仅用了4年时间。利时,这个“亚洲塑料大王”已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市场角色的转变和企业的转型升级。
“连锁百货、购物超市门店的扩充,单店销售和利润的增加有效提升了集团整体销售额,同时,由于商业大都以现金交易、实现了“现金流”的通畅。”对未来,李立新踌躇满志:“我们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百货连锁店发展到15家,利时新江厦连锁超市达到100家,企业规模扩大1倍以上,将为社会直接提供1万余个就业岗位。”
尽管在商贸领域一路攻城略地,但李立新并没有顾此失彼。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市场萎缩、价格下滑,利时坚持“优化第二产业”的战略选择。
作为宁波外贸龙头企业代表,在去年10月28日向来甬调研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所作的一次汇报发言中,李立新表示,以往他们每年在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在两三千万元左右,金融危机袭来,公司将该项投入增加了一倍,开发出大批高附加值产品,平均每天有3个以上新品面世;此外,投资300多万元全面导入CI工程,提升品牌影响力。目前,利时塑胶产品的平均售价,已从原来的2美元涨到了5美元。
李立新个人简介
李立新,利时集团董事长兼CEO。从一家家庭小作坊起家,由李立新一手创办的利时集团,现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企500强,产业版图涵盖家用品、商业连锁、投资等领域,是国内实业经营与资本运营互动发展的成功企业范例。作为企业家,他经过17年的创业,缔造完成了亚洲最大的家用品制造基地和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被业界誉为“日用塑胶大王”;2005年以收购“新江厦股份”为标志,进军商贸流通领域,至今已拥有百货、超市、购物中心等完整零售业态。作为公益家,他累计投入近4000万元用于捐资助学、帮困济贫及参与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从2003年起,不间断举办“利时之约”音乐会普及高雅艺术,每年出资100万元,每场坚持向外来务工人员免费赠票,提升城市及民众文化品位。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在每年两会期间,积极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其提出的提案如推广宁波“社保套餐”、让农民在家门口逛超市、建立“亩均效益”评价体系、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介入机制、开展农民工就业援助行动等,均引起广泛关注。李立新曾荣获浙江省五四青年优秀奖章、浙商社会责任奖、浙江省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兼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委、全国青联委员、中国塑料加工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协委员等多项社会职务。
利时集团简介
利时集团,始创于1993年,以“创造优质生活”为企业使命,专业从事家用品、商业连锁、投资等与民生相关的产业。集团现位列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民企500强,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浙江出口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等荣誉和认证。家用品制造方面,在2006年收购香港上市公司“通达工业”后,塑胶家用品的年产能已跃升至亚洲第一。目前,利时领先全球市场的产品,包括储藏系列、厨房及餐具系列、节日系列等三大类2500种家庭用品,在欧美、澳洲、中东、香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生活中得到大量应用,是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企业。商业连锁方面,已完整涵盖包括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在内的各种零售业态。目前,已投入运营和即将开业的大型百货商城,有利时百货(鄞州店、海盐店、桐庐店、象山店)以及新江厦购物中心等;近40家新江厦超市,主攻以县乡为主的农村市场,是“全国万村千乡连锁示范企业”和“浙江省千镇连锁超市龙头企业”。利时集团根据“优二进三”的转型升级战略,在优化第二产业的同时,积极进入第三产业,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打造大型百货连锁店15家、新江厦连锁超市100家,并为社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
09年业绩
在2009年里,5家利时百货同步进入建设或招商、1家大型购物中心全面竣工、8家连锁超市相继开业、塑胶主业逆势增长……在金融危机时期,李立新领导的利时集团,以家用品制造、商业连锁和投资业务的强劲表现,一起证明了其业务组合的稳健。这源于李立新从2005年起,即确立了以“优二进三”为核心的战略转型规划,稳步靠近他规划中的“商业帝国”。如今,商业版块的销售额,已占利时集团总营收的60%。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导致传统塑胶制品市场急剧下滑。但利时集团大力实施以创新为导向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战略,2008年下半年至今,先后投入1.2亿元研发经费,做到平均每周有2款以上新品面世,通过研发新品、提高产品附加值等举措,利时塑胶产品平均售价,已从原来的2美元增加至5美元;2009年度,利时出口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1.8%,利润增长20%以上,效益大幅攀升。在商业领域,多个以“利时百货”冠名的大型高档百货商城,入驻浙江的海盐、衢州、桐庐、象山及鄞州,在不久的将来,或将引发当地商业流通高端市场的深刻变局;此外,位于宁波城西的新江厦购物广场,是宁波首家设于镇级区域的“超大规模购物中心”,这种“一站式城郊购物中心”模式将在各地快速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