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营经济发源地之一的浙江省,一批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正在经历着“从田野走向世界”的嬗变,实践着中央“走出去”的方针,把自己培育成来自中国本土的跨国公司。
敢为天下先,浙江民营企业的这一性格在跨国经营上同样淋漓尽致。据商务部统计,浙江境外投资的境内主体数量和境外机构数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浙江“走出去”的企业中90%以上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勃勃生机支撑起了这两个“全国第一”。
民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洋人的土地上,用洋人的资源,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钞票。”
这句对“走出去”的生动而豪迈的诠释出自著名民营企业家鲁冠球之口。他领导的万向集团从1994年起通过“股权换市场”、“设备换市场”、“让利换市场”等资本经营与发展实业相结合的运作技巧,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兼并、收购或建立了19家公司。
如今万向集团海外员工上千人,2007年400亿元的经营收入中,经海外公司运作的占了四分之一强。通过海外投资开拓海外市场,万向集团有效地解决了国内市场相对饱和导致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的问题。鲁冠球说:“企业走出去才能融入更大的国际市场,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在万向集团整合并购的对象中,有一连串“老牌”企业:有美国汽车维修市场的主要零部件生产供应商舍勒公司,有汽车零部件翼形万向节传动轴的发明者和全球最大的一级供应商洛克福特公司,还有在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装配及即时配送领域全球领先的美国AI公司,在美国每五辆车中就有一辆要用上它的产品。鲁冠球说:“国外客户以至竞争对手的经历、经验等都是我们学习利用的资源,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现成的东西,使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万向集团的经历是浙江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缩影。据浙江省外经贸厅统计,2003年至2007年是浙江企业“走出去”的加速发展阶段,民企境外投资项目1959个,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二,总投资15.13亿美元,约占总量的四分之三。正是在此期间,民营企业成为“走出去”的主体。
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是推动浙江企业走出去的根本动力。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说,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开始进入大规模境外投资的发展阶段。而浙江省人均GDP正是在2004年突破了3000美元。
浙江省外经贸厅副厅长夏海伟则分析说,浙江企业走出去的规模从产品、人员、企业直至资本,这既是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规律,也是浙江民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通过“走出去”,更好地利用了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克服国内要素资源制约等多个瓶颈,有效地推动了自身的优化升级。
在全球商海中搏击壮大
“走出去”是一块试金石。华立集团副总裁肖琪经至今还记得,集团2000年在泰国建厂时,厂区毒蛇出没,有工人还被咬伤紧急住院。但是如今,这家工厂已经占据了泰国电表市场25%的份额。
肖琪经回忆说:“当时我们考虑到国内仪表市场已经饱和,竞争会日益激烈,企业也需要引进国际先进经验,因此就想到了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想到要走出去分人家的‘蛋糕’。”
目前,华立已经在阿根廷、乌兹别克、印度、约旦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在以色列、加拿大收购了技术中心。特别是2001年成功收购了飞利浦CDMA移动通信核心芯片设计部门,使企业顺利地加入了TD-SCDMA产业联盟,具备了进入3G市场的资格。
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收购了意大利知名摩托车生产商贝纳利(Benelli)公司。公司董事长林华中表示,这次收购不但拥有了贝纳利这一在欧洲知名度很高的品牌,而且填补了中国企业在大排量高档摩托车、街车、越野车、跑车等摩托车车种上的空白。
目前,钱江摩托旗下的贝纳利品牌由意方设计,中方开发,从研发到生产实现了中国低成本与国际最高水准的嫁接。通过车型国产化,既提高了贝纳利车型的生产能力,降低了它的生产成本,同时也提高了钱江的高端产品制造水平。
夏海伟分析说,目前万向、华立等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浙江省第一批本土跨国公司,通过积极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它们驾驭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提高。这正是这些企业能保持竞争力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出击
目前,浙江企业“走出去”已经从单打独斗发展到集群式开发。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成功开发和建设,将有效地适应企业快速“走出去”的集群式发展步伐,成为深入实施“走出去”的极好平台。
在2007年商务部组织的全国第二批境外经贸合作区招标中,浙江省又有两个项目中标,分别是前江投资公司在越南的“中国龙江经济贸易合作区”和吉利公司的“墨西哥中国(宁波)吉利工业经济贸易合作区”。
而在2006年经商务部批准的8个首批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浙江也获批两个,分别是康奈集团的乌苏里斯克(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和华立的泰国罗勇工业园。至此,浙江已经拥有4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2005年3月开始运作的罗勇工业园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总投资近3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占地1.5平方公里,投资约10亿元。工业园除了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等硬件之外,还向入园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报关报税等一系列服务。目前,已经有12家企业入驻。肖琪经表示,这既是企业国际化的一次探索,也可以让自己积累的经验成为“无形资产”,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平台。
而正在尼日利亚建设纺织工业园区的浙江越美集团董事长徐志明,也是在“走出去”中的风波中领会了“义利兼顾,合作双赢”的含义,2004年,他在尼日利亚搞起了贸易公司,却因为不知道该国不准纺织品进口的政策而被当地海关封店拘捕。“我想过打道回府,但是企业要发展,就要融入世界经济,所以我想到办厂,办工业园区。”
夏海伟介绍说,根据十七大提出的“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这一精神,浙江省外经贸部门将按照中央和浙江省的部署,通过提供投资信息、法律支持、风险预警等服务,充分用足现行政策,尽最大可能地帮助企业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走出去,形成浙江企业“走出去”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