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未来在民间,而中国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力量在浙江。从某种意义上说,看浙商可以看见未来中国的走向。
自2000多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以陶朱公的名义成为中国商业的始祖,流淌在中国人身上的商业因子,并未因此后漫长的封建社会而消失。30余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激活了浙江人身上的商业基因,也造就了目前国内最活跃的区域性商业力量——浙商。
这些当年出发创业和后来出发的那群人,也许一开始只为改变平凡的人生际遇,但与中国市场经济的重新孕育同步,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资本力量和企业家精神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的足迹遍布了全球的各个角落。
从昨天开始早报记者的出征,将寻访海外、省外、以及在浙江大本营的浙商们,将探寻后危机时代浙商重新出发的密码和精神力量,因为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浙商另一轮更有质量的成长即将拉开大幕。
浙商的瓶颈和被妖魔化
站在2010年的早春回望,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已渐烟消云散,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但不必讳言,自2008年以来甚至更早,一度领跑的浙商的先发优势正在逐渐失去,在金融危机影响最烈的2008年,华联三鑫、江龙控股等一大批浙商企业倒下,飞跃集团等知名企业遭遇危机,2009年第一季度,浙江的经济增长率一度跌至3.4%。在生存环境上,近年以来,浙商的形象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妖魔化,提及浙江资本力量,往往被人贬为“浙江炒房团”、“浙江炒煤团”……广受舆论指责;而山西煤业的资源整合,更使浙商资本重挫而归。
前述浙商的种种遭遇,已明示浙商亟须转变发展方式。就转型而论,在政府层面,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时作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部署,既着力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防止经济下滑,又着眼长远,以转型升级应对金融危机。在企业家层面,2009年的浙商大会对浙商的转型升级也进行了反思:浙商一直沿用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过时,必须从传统的“制造”之路转型到“创造”上;还要摆脱投机的短期诱惑,转型到长线投资界面;跳出“微笑曲线”的底端,占据“微笑曲线”的两端等。
从另一方面来说,一些浙商目前的瓶颈也是先行者的烦恼。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先行者,在经过30年积累发展后,浙商最先遭遇成长的烦恼。如同中国经济改革棋至中局,浙商的进一步发展也步入深水区。浙商能否探索一条适合当下和未来中国的企业发展之路,将为中国经济改革向纵深挺进提供镜鉴。
浙商未来之路
知名投资者塔勒布在其畅销书《黑天鹅的世界——我们如何被随机性愚弄》中认为:人类漂浮在一片充满随机性和意外的汪洋之中,实际上,成功人士只是转盘赌博中的幸运儿。
对已成功活下来并壮大起来的浙商群体来说,30年的成功究竟是一种偶然,还是可以在未来持续?
事实上,对浙商民营资本的怀疑亦类同于一直不绝于耳的中国崩溃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成长一直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怀疑论调,但中国经济的航船却在质疑声中越来越强大。以已故历史学者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来解释,近代中国自一百多年前向现代国家转型,国家民族的命运多次面临生死转折,在历尽波折后选择了开放发展的大道,此种历史趋势和潮流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中断。作为中国经济最灵活、最具活力的群体,先行一步的浙商民营资本尽管会因市场的普遍发育而逐渐消失其先发优势,但站在更高平台上的浙商们必然会寻找合适的转型路径来获得更有质量的成长。
浙商、浙江人经济开始的转型实际上是对未来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而这个探索还远未终结。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开始,经历危机冼礼的浙商究竟将以何种面目面向未来?
让我们来作个简单的勾勒:他们的企业一定是理性、健康、真正贡献价值的企业;他们追求公平回报,在通往成功之路上,信守尊重环境、爱护他人的基本准则,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他们希望用商业改变人们生活、让国家更加美好。
愿景逐渐清晰,浙商的新征程已经开始,让我们一起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