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肉鸡养殖场,还是水产养殖场,在朱胜良的眼里,有了流转来的土地,就能与公司原有的饲料产业紧密结合,在延伸的产业链上赚钱。
对于饲料行业,浙江一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胜良放手“不管”已经7年了。但今年他又开始抓这个老本行了,因为他看到了土地流转的新机遇。
2009年7月28日一早,在浙江省海盐县通元镇一星实业流转的一幅100亩土地上,地基刚挖好,一堆堆砖头整齐地在地上排着队。“这里将建起一个现代化的养鸡场,硬件设施比正大集团的养鸡场还先进。到今年10月,这里就会迎来第一批优质三黄鸡。”一星实业饲料公司总经理浦琴华告诉《浙商》记者。
在附近另一幅150亩的低洼土地上,白鹭低飞,杂草丛生,隔长山河与海宁市相望。一星实业正在做这个项目的方案,几个月后,这里将成为一星实业的水产养殖中试基地。
这两个基地,是一星实业上个月刚刚流转过来的。在接下去的5年,一星将为此支付每年每亩500元的土地租金与50元的水利管理费,流转价格每年递增20元。5年之后,租金将根据粮食收购价格上下浮动。不管是肉鸡养殖场,还是水产养殖场,在朱胜良的眼里,都能够与公司原有的饲料产业紧密结合。
朱胜良对于这个现代化的养鸡场寄予厚望,他希望能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引进新品种,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与一星饲料的喂养,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每只鸡身上都有身份证,每个环节都有据可查,确保产品整个流程的安全、绿色、无公害。”他告诉《浙商》记者。
“畜禽饲料以后只能在产业链上赚钱,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我们的饲料保本供应给养鸡场,依靠养鸡赚钱。如果能够把深加工做起来,那附加值就更高了。”浦琴华向《浙商》记者透露,如今散户养殖已经很理性谨慎,饲料的散户市场不断萎缩。一旦这个养鸡场的运作模式能够成功,那么就可以不断复制,饲料的销路也能因此带动起来。
“时间差”将会成为一星养鸡场的“杀手锏”。浦琴华对《浙商》记者说:“比如这个星期肉鸡价格大涨,就是因为天气炎热很多肉鸡病死;而我们的全封闭标准养鸡场能通过水帘负压通风降温,那么我们的鸡就能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上市。除此之外,我们会以差异化的新品种赢得市场。”按照一星的计划,这个养鸡场固定资产投入600万元,每年能产100万只肉鸡。以每只鸡2元的利润计算,每年产生的利润是200万元,3年时间能收回成本。
畜禽饲料门槛低,竞争激烈,利润微薄;而水产饲料固定资产投入大,占用大额流动资金,门槛较高,利润也相对丰厚。一星饲料即将上马的一条水产饲料生产线,设备投入400多万元,而同样规模的畜禽饲料生产线成本仅需要1/10。一星的水产养殖场就是为此量身打造的水产饲料中试基地。
根据朱胜良的设想,这个中试场地将以一星的水产饲料饲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黑鱼、白鱼、鲈鱼、黄颡鱼等高附加值的水产品。这样,一星的水产饲料产业链就能够从单纯的饲料销售延长到水产品养殖。最近,海盐县海洋与渔业局、海盐县财政局已经将该基地申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一旦水产品养殖中试成功,同样能够迅速复制推广,而那时一星饲料的销售员就成为各大基地的服务员。
“我们一直苦于有技术没土地,缺乏施展的舞台。现在有了土地,就可以产业化发展。我们先做精,做强,如果模式成功,下一步流转2000亩甚至上万亩地也不无可能。我们希望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无限的效益!”朱胜良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