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依旧 六成全国浙商企业依旧走在旧路上



 海棠依旧 六成全国浙商企业依旧走在旧路上

从一季度的6.1%到上半年的7.1%,再到前三季的7.7%,2009年全国GDP增幅,这条逐步向上的曲线直观反映出经济回暖之势。回暖的迹象体现在工业生产、用电量、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上,增长率均上升到20%左右,出口和CPI转降为升,财政收入和银行贷款持续增长。尤其是企业的出口订单增加,11月份出口交货值在2009年首次实现正增长。

这样的成绩是怎么取得的?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有多少企业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了转型、选择“新途”?又有哪些企业依旧走“老路”?

本刊对百家民企进行了问卷或电话调查,共收回82份有效样本。该项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浙商对老思路、旧模式进行了反思,但六成以上浙商在转型升级上尚没有取得实际上的进展。

八成浙商反思老思路、旧模式

在81.7%的受调查企业表示对企业旧有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归纳起来大多数企业把反思落在企业自身发展思路与模式上。“危机让我看到了企业原有模式的薄弱,现在正由原来的代工贴牌为主向发展自主品牌方向前进,效果已经初步显现。所以企业的发展中改革非常重要。” 浙江凌龙纺织有限公司在问卷中写到。另一家受调查企业表示,以前只知道赚钱,从来不愿意花钱进行技术改造。在危机中,很多同行开始尝试各种形式的升级,这样一来自己的企业生存压力就增大了,感觉企业在行业内已经落伍。

其中15家未进行反思的企业中不乏大企业的身影。如其中的一家就是上市公司,这家公司表示,公司严格执行早已制定的5年规划,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有所改变。而许多接受调查的中小企业表示,无力改变现状,只能选择在老路上继续走下去。“最主要的还是要把老路走稳走好,积累一定的资金,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再去考虑新的发展道路。” 浙江金联安科技有限公司在回卷中写到。

六成浙商未能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调查显示:企业已在产业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上取得大的进展的有31家,占比仅为37.8%;有改变、改革的想法,但没找到合适的方式突围的企业占31.7%;选择继续沿着老路走下去的企业(包括未进行反思的15家企业)占30.5%。也就是说,从实际效果上看,已有37.8%的企业进行了转型升级,开始踏上新征途;62.2%的企业,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还是按照旧有模式运行,走在“旧路”上。

“有条件转型的企业,或者有决心转型的企业家,当然会选择各自更有发展潜力的‘新途’,余下的则无奈地走着‘旧路’。可能从此步履蹒跚,可能再也挨不过下一次冲击,可能渐渐地倒在路上。” 浙江德清万生创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认为,企业有没有改革的条件,企业家是否下定了决心是决定企业能否踏上新途的关键。如一家中小企业就表示,改变旧路并不容易,危机是度过了还是回光返照还不确定,目前以保存实力为主,同时也在看有没有好的转型的方向和机会。

31家在新征途上取得进展的企业,总体上存在两个明显的特征:一类是龙头企业或者说是大企业,如正泰、传化、华立、海利等企业;一类是轻资产企业,主要分布在IT、贸易、物流等行业。一直来盛行在企业界的“船小好调头”理论,事实上并没有发挥作用,大企业在资源及资金实力上的优势,或许使得它们当中的许多企业在转型升级及捕捉新的机遇上有着更大的成功概率。如正泰集团已布局就从传统产业转向了新能源产业。

未能走上新发展模式的企业,大多是传统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走新途是必然的,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但现在看来走老路很稳当。”一家企业在问卷中坦言。“对中小企业来说,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有意识以外,需要一个比较好的环境。” 杭州正强万向节有限公司在问卷中写到。

立足“老本行”的创新更易成功

调查结果显示:有35家企业选择在原有产业上进行创新,占比42.7%;32.9%的企业选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发展”选项;19.5%的企业选择“布局新产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4.9%的企业表示会在“销售模式的转变及资本控制方面下功夫” 。分析显示,立足“老本行”上的创新更能取得成功。

选择产业结构调整的企业,多是想摆脱目前的低端境地,向着拥有自主品牌的产业链高端发展。浙江汇鸿工贸有限公司表示,作为以外贸为主的家纺企业,危机对企业影响非常大。放弃“旧路”选择“新途”是企业必须做的,现在更加注意对自主品牌的创建;第二是扩大内需,形成外贸与内销并进格局。

企业家的决心是转型的关键

调查显示,企业家的决心和魄力是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

决心、魄力及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模式能否发生转变。而“政策的支持(包括经济政策的制定、消费引导方面)”、“企业的实力”这两因素的选项都只有第一因素的一半左右。

企业家的决心是“内因”,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主导作用。而国家相关扶持政策作为重要“外因”,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小企业能否打开发展模式转变的“命门”。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浙江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长仍处于低位。2009年1-9月,全省以民间投资为主的制造业仅增长5.2%,对全社会投资的增长贡献率为14.6%,而2008年同期达41.1%。民间资本能否从政府手中接过保增长的接力棒,关系到经济回升的可持续性,也是经济是否真正复苏的关键所在。浙江经济亟待超越“恢复性增长”、“依赖性增长”的阶段,坚定不移地调结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9266.html

更多阅读

郑莱莉:创业第二代+新浙商代表

 今年春节,郑莱莉最大的快乐是“终于有时间可以多陪陪女儿了”。从1998年进入康奈集团以来,郑莱莉的时间表上,假期只有春节、国庆几个长假。   可她也不像女强人。“女强人?呵呵,听起来很强悍的感觉。”眼前的郑莱莉秀气温柔,在两岁的

快穿牵线人 京津浙商乐当“藤蔓经济”牵线人

日前,浙江省领导赴京、津考察,并与两地浙商进行座谈。在京、津的浙商有近80万人,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200亿元。10月15日早晨,天气晴朗,温暖的阳光撒满了整个北京城。这一天,王燕早早地起了床,特意从衣柜里挑选了一套最喜欢的正装穿上,轻轻地

寻找扭蛋机坐标 为浙商寻找坐标

《浙商》杂志在本届浙商大会上发布的“2009浙商全国500强”榜单,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浙商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对了解浙商、研究浙商这一群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不管是对《浙商》杂志社,还是对整个浙商群体来说,首次发布“2009浙商全国

浙商: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赢先机

“战胜危机,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浙商必须在新的一轮经济竞争中赢得先机。”5月5日上午,2009浙商大会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浙商大会组委会副主任、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李任治 ,浙商大会组委会副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

声明:《海棠依旧 六成全国浙商企业依旧走在旧路上》为网友金蛇郎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