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做成一件事,你就要对它十分、十分热爱,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史蒂夫-乔布斯
乔布斯的讲演总是给人意外,其轰动效应全球数一数二。他一袭黑衬衫、牛仔裤和白球鞋的便装,轻松活泼的推演却令人迷醉,严肃主题在温馨感人或诙谐有趣儿之中直接触及每个人的神经,尺度拿捏的刚刚好。不知情者可能以为那是演讲天才的即兴发挥。而实际上,乔布斯每一场讲演都需要几个星期的预先准备,上百人的协同工作。
工作小组会从公司内外搜集充足的视频和图像,从中选出最满意的给他。乔布斯会毫不留情地砍掉其中的大部分,以至于工作小组不得不数次返工。虽然有些不可理喻,但是最终拍板定下的资料是最棒的。然后要进入彩排,每回彩排参与者都会毫无例外地受到乔布斯痛责。他迫使小组更玩命工作,除非他自己和大家做得堪称卓越。每段演示都要精确无误,每一个图片和手势都要寻找影响最佳的契合处。乔布斯的演讲,聚合了所有工作人员的能量与天分,依靠精确的细节控制,在若干次秘密彩排之后一切才会呈现给苹果的狂热爱好者。
这种残酷的完美主义,更多体现在苹果新产品的研制中。在许多公司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设计等部门往往会以“做不来”为由,进行缩水处理。这时候就需要一个铁腕领导者将“no”变成“yes”。这是一种超越了技术、超越了理性、超越了现实的直觉判断力。无论是苹果的技术员还是合作伙伴,当场理解和认同乔布斯要求的并不多,但很多人承认,乔布斯的压力让他们做出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成果。即使那些他参与不多的产品,也会因为他的最终审核而提升水准。乔布斯不是技术人才,却是“一个技术标杆”。
时过境迁,人们多会赞叹乔布斯的先知先觉。可是过程中,那些有着强烈自尊的技术尖子,却常常难以忍受乔布斯的暴躁和挑剔。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没有人可以跟乔布斯合作一次以上。一次,乔布斯曾要求一位设计师在设计新的Macintosh麦金托什电脑时外表不能看到一颗螺丝。后来,那名设计师设计的模型里有一颗螺丝稍微露了出来,结果乔布斯立马就把他开除了。
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线条与空间的组合,而是一种审视世界的态度,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态度和方法。没有对完美的疯狂与忘我,就不可能是苹果急需的人才。这是乔布斯的信念。
乔布斯总是抓住核心人员,而苹果总是拥有或控制着他们所做的所有事的核心技术。一名刚进入苹果公司的设计师年薪在20万美元左右,比行业平均水平高50%。十年的积累,使得苹果有能力为iPod、Apple TV和iPhone赋予灵魂。乔布斯在苹果年度大会上用iPhone手机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是给台下的乔纳森-伊芙(Jonathan·Ive),这个为苹果诸多产品定调的设计者。乔纳森巧夺天工的设计中(第一代iMac、iPod、iPhone等等),将苹果标榜的简单、朴素的气质诠释得淋漓尽致。有人曾经这样评价乔纳森,“乔布斯找到一个不仅懂得如何完成他的理想,甚至能超越他想像力,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做到的人。”
对人性至察而又通明,使得他能够最真切地把握住用户潜在的需求;对图文象形表达的痴迷,又使得他对那些让人们醉心的小物件慧眼识珠;还有他那残酷的完美主义,无疑给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树立了很高的标竿。天赋和意志力完美结合,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使得乔布斯这个不懂技术的人,却能够成为苹果技术创新的灵魂。
“求全责备”与“求全之毁”形影不离。人性之中,有许多劣根性诸如偷懒、虚荣、过度自尊、追求轻松享乐等等在顽强地发挥着作用。求全责备可能是出产品、出人才的最好形式,但常常会超出一个充满自尊的人才所能接受的程度。完美主义者乔布斯对人性中自尊的凶残,可能会成为苹果未来发展的重要障碍。然而,乔布斯却无动于衷。那些甘愿忍他的“虐待”的人,是他的同志;那些怨天尤人的抱怨者,压根就不佩跟他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