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之王”罗康瑞:我永远是赢家(二)



微观:“概念先生”

将罗康瑞宏观判断变成真实成就的,是他做地产项目时营造概念的能力。

早在1980年代后期建成的城市酒店,罗就极为精明地打了一张“概念牌”:收费仅为三星级标准的外资酒店。这让城市酒店成为当年来沪的港商和台商青睐的下榻之所。

而罗对营造概念的在意,在打造新天地时就显得更为明确。

新天地的最初构想,叫做“太平桥地区重建计划”,而其最初的打算,是围绕人工湖建一圈建筑。这是一个颇为大胆的想法:以创造环境的方式,提升原有低端的价值。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放弃,造湖的成本很高,且溢出效应太大。如果周边的地产商纷纷借势兴建居民区,就等于为他人做嫁衣裳。

 “关系之王”罗康瑞:我永远是赢家(二)

即便如此,罗并没有放弃“打造熟地”的想法。继而提出的方案是,构建一片汇聚餐厅、高档商店和露天咖啡厅的小区——用它来带动周边的地产项目。

这是一个备受质疑的想法。首先,罗有此想法,是在1998年,即上海房市颇不景气的时期,银行并不愿给他贷款;其次,这多少有些挑战上海当地的消费习惯,罗回忆说,他的朋友曾反对称:“我们上海人不在露天坐着。”

但很显然,更为熟悉欧美市场的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1990年代的上海就有目标说发展成世界的金融中心,但那时候没有配套的设施与服务。”罗对《环球企业家》回忆说。什么是金融中心所需要的配套服务?纽约苏荷艺术街区,或者香港的兰桂坊。因此,瑞安请来了曾经改造过纽约时代广场和波士顿法尼尔厅市场的设计师本杰明·伍德(Benjamin Wood)。

罗看清的另一个问题是,就像普通人不会知道苏荷区、兰桂坊是哪家地产商的作品,新天地也不能被打造成“瑞安的新天地”,如果需要一个品牌,那只能是“上海的新天地”——瑞安只要扮演一个受益者就好。

当然,改造房子本身并不是结束,把昔日破败不堪的石库门变成日后的新天地,还需要另一根杠杆:招商。从一开始,罗就把招商方向定在“吃喝玩乐”领域的商家。比如,在新加坡他吃过一个从法国训练回来的厨师做的甜点,并听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每次家中请客,都会请他打点,他就专门把对方请到上海,在新天地开甜品店。 

另外一个眼光超前的决定,就是为新天地建造超大规模的地下车库。新天地运营的前两年,地下车库全部免费的,直到人气逐渐聚集起来,才开始逐渐调高收费。即使到今天,其车库都不会出现车满为患的局面。

如此一系列精心勾画,让新天地在很长时间里都难以迅速盈利。但它的辐射效应也的确符合预期:瑞安在新天地周边开发的翠湖天地,现在均价已经达到6万/平方米,作为公寓房已是上海的顶级豪宅。

罗康瑞对于概念的把握能力,的确很容易让外界想到一个参照对象:纽约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后者以自己的姓氏命名的一系列豪华楼盘,已是美国商业文化的代表作之一,而他参与制作的真人秀《学徒》,也成为绝好的个人品牌营销工具。

新天地以及《创智赢家》,让罗康瑞仿佛中国的特朗普。对此,罗的反应是,苦笑、摇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称谓”。

罗与特朗普的结识于1994年。在高尔夫场,香港新世界总裁郑家纯向罗介绍了当时正在财务困境中的特朗普,随后,郑、罗等香港富豪以Polylinks财团之名,用9000万美元买下了特朗普在曼哈顿的一个地产项目的70%股权。11年后,他们将此项目以17.6亿美元出售,特朗普也可获利5亿美元——但对方向美国法院起诉称,这是一次贱卖。即使之后三次对簿公堂,且三次都以特朗普失败告终,但罗仍表示,他还是不能肯定这桩纠葛是否已经结束,这也让他对美国市场颇感心灰意冷。

骨子里,罗康瑞是个相当传统的人。其父罗鹰石是香港地产业要角,而他对于子女的管教也称得上极为“传统”:每年春节,子女们都要跪下来给父母进茶;罗康瑞前往澳洲读书时,罗鹰石不许他乘坐飞机,而是坐了13天的轮船;暑假罗康瑞回到香港时,总是到港的第二天就要坐公共汽车去打工……罗鹰石的许多行为,在当时让罗康瑞觉得“心里很不舒服”,但今天想来,“真的觉得很了不起”。也因此,虽然从不缺乏自信,但罗康瑞尽可能以一种谦和形象示人,这就迥异于自我极为膨胀的特朗普。

但其另一面是,他会为营造自己的概念去“作秀”。如果只把《创智赢家》视为罗康瑞模仿特朗普的作为,未免低估了他的战术思维。因这部真人秀,罗所真正打造的,是“创智”的广泛认知,并将这个生造词汇,与创业联系到一起。然后,他再将这个品牌应用到在上海高校密集的杨浦区打造的“创智天地”去,可谓事半功倍。

这一次,他所销售的概念是大学校区、社区和创业园区的“三区联动”。他喜欢将这种互动关系比喻为早年的硅谷。当然,即使硅谷梦仍然遥远,甚至创智天地尚未完工,罗在经济上已经算是成功:业内人士称,创智天地一带的地价已经翻了三倍。 

弱点:细节把控能力

让罗康瑞的成绩显得格外有趣的是,罗是一个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的人。而他如何淡化缺点,没有让它成为自己做事的阻碍,这就很值得考究。

据与罗有过合作的人称,他不是一个对细节把控能力很强的人。正如此前所分析的,罗康瑞对于宏观,以及概念这一层面的微观的判断力、掌控力都算不俗。但再往下深入细节,比如像特朗普一样永远熟知各种装修材料的市价,显然超出了罗康瑞的精力范围。因此,罗会出现新天地项目预算八亿元人民币,但最终耗资14亿的严重超值情况。

有当事人回忆,在新天地项目后期,一度出现资金断档,而当时瑞安又急需购买一套IBM的财务软件,以管理日后的物业出租账目——一时之间,这400万元资金成了难题。而当记者就此事与罗康瑞回顾时,他的反应是:“我没听过。有这样的事么?”随后,他补充说,“这可能是那个时间年轻同事随便作计划,公司没有批准。”

无论这段历史究竟以何种因果展开,其结果是,在新天地项目结束之后,该项目最主要的三名负责人:总经理郑秉泽、市场总监黄翰宏、项目总经理吴志强均告辞职。而在离开瑞安之后,这三个人的工作几乎就是复制罗康瑞:以概念,在上海翻建某一区域。其中,黄翰宏主导的“8号桥创意园”项目已经成功:这一原本是上海汽车制动器厂旧工业厂房,经过新的设计和模式改造为创意园区,成为了新的时尚地标。

对于一个长于宏观,弱于细节的人,罗康瑞显然意识到,如果自己按照所有竞争对手的玩法,将整家企业打造成一部执行机器,瑞安很可能无法适应竞争。因此,在新天地取得巨大成功后,瑞安并没有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于复制下一个新天地,而是一边在杭州、武汉、重庆等地将新天地“本地化”,一边寻找下一个新概念,比如创智天地、烂尾楼项目中华汇和百老汇项目。

采访中,罗康瑞承认,对于现在的瑞安集团,较大挑战之一在于动迁。他希望在世博会之前能在西藏路建4个百老汇剧场,但以今天上海的地价,动迁并不容易。这让他颇有些怀念当初在太平桥挖掘人工湖时,用43天迁出3888户的效率。

但这种痛苦也让他找到了新的机会:那些已经接近竣工,但因为种种原因戛然而止的烂尾工程,能够极大降低其前期的管理成本。这可谓一个广阔的市场:据世邦魏理仕的数据,截至去年底,中国未售出地产存量为3.2亿平方米。虽然中国政府继续加强地产降温措施,罗的机会显然只会更多。 

今年6月,罗将其烂尾楼业务罗康瑞从瑞安建业中将烂尾楼项目分拆为中华汇,在伦敦AIM上市,筹得资金1.51亿英镑。同时,中华汇还在全球共开发行了2亿美元可转换债券——对于一项被质疑财务压力的罗,这是一个让他不必苦笑的时刻。

GE: 你被海外媒体称为“关系之王”,你怎么看?

罗康瑞:我都不明白什么叫“关系之王”。我基本上不应酬,从来不请客人吃饭,不大会喝酒,讲话也不多。和中国官员打交道,最主要是要有共同语言。怎样去做事情,我有自己一套看法,我会跟他们很坦率地去谈。内地官员也有自己的目标要做事情,他们觉得我可以给他们一些意见。我跟他们做朋友,真的是精神上的交往。另外,我相信大家也可以看到,我到内地来这么长时间,我做事的风格大家也很清楚:正规、自律、有承担,答应的事情我一定做好。这是最重要的。

GE: 上海社保案对瑞安集团有多大影响?

罗康瑞:影响不大。我们基本上没有参与。中央有那么大一支调查队伍,证明我们确实没有做一点不合法的事情。

    GE: 你不喜欢“中国特朗普”这个称谓?

罗康瑞:这个我一点也不同意,这绝对不是什么好称谓。我认识他,和他有合作,和他的关系我们已经赢了三次。只是看打官司这件事情就是个很好的说明,我和他不是一种人。我和他合作了10 年,我还记得1996年我去纽约参加会议,他在会议上演讲,看见我坐在下面,还叫我站起来跟大家介绍说,“罗康瑞就是救了我的人”。两年前我们把当年他卖给我们的地卖了16.7亿美金,他也能分得超过5个亿,但是为何他掉头就把枪口对准我们呢?我都不明白。他是这样的人,我当然和他是完全两样的。

GE: 这之后你又在美国买了一块地?

罗康瑞:这是因为税收的问题。在美国你赚了钱,你用这些钱买另外的物业就不用交税。但我已经把这些股权卖给了周大福他们。所以我基本上没有权益在那边了,我也不想到美国去做生意了。当然我还有投资在海外,但是主要新的投资我都放在内地。

GE: 你如何看待中国现在的房地产市场?

罗康瑞:我觉得现在才是起步阶段。如果我觉得房地产市场有泡沫,肯定不会投资这么多。很多人说上海的房价那么高,但我不断鼓励我的同事买房子,要不然过几年他们都会后悔。你看宏观调控了三年,房价掉了多少?压不住的,需求太大。

GE: 你在内地做了22年生意,最大的心得是什么?

罗康瑞:第一是一定要充分了解当地发展的步伐。跟很多香港或国外开发商不同,我有一半的时间在内地,比较了解这个市场。这太重要了,如果我只是等我的同事做一个报告送到香港给我看,我不相信我会做新天地这个项目。其次,很多人说中国市场,他们不知道中国是好几百个几千个市场加在一起,每个城市都不一样。所以我不会说我在上海这么做,去武汉或者重庆也这么做。第三,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员工放在大陆,这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8718.html

更多阅读

喜羊羊自述:我为什么这样红(1)

  7岁的喜羊羊问:“我能像80多岁的米老鼠那样长寿吗?”答案可能是“令羊心碎”的否定      我听过一句特深沉的话—“出名要趁早”。   我叫喜羊羊,今年七岁,因为我是一部500多集的动画片和两部电影的“主角”,我出名了。跟我一

严介和:我不知道什么是失败(二)

    记者:你曾说自己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政治非常敏感的企业家,也在很多场合谈到对政治的见识。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从政了,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     严介和:我对政治是比较敏感的,我是一个讲政治的企业家。倘若让我从政的话,我

罗康瑞:上海应建“全球采购交易中心”

       上海应怎样进行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这成为十一日沪上举行的第十二届国际商业论坛的核心话题。成功将上海石库门老弄堂改造为时尚商业区“新天地”的香港瑞安集团总裁罗康瑞认为,应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化贸易平台地位的“

“关系之王”罗康瑞:我永远是赢家(一)

【编者按】如果还有什么让59岁、拥有20亿美元身家的罗同样感到无奈,那就是这几年来,他经常在各种场合被陌生人叫住,合影留念…… “我一再强调,我做事都是看得很长远的。我不会在短期之内迎合市场,包括对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看法,我

仙剑之父姚壮宪:盗版行业高手如云(二)

系列专题:盗版营销观察至于大陆,姚壮宪认为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时机”的疏漏。起步阶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盗版产品占据了市场,并且这种畸形的供求关系和消费习惯发展得越发牢固,而到了现在,就算知识产权法这些很明确了,法律保障有了,处理

声明:《“关系之王”罗康瑞:我永远是赢家(二)》为网友大男子主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