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线CEO廖杰远:电话线里掘金砖(二)



廖杰远曾作为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在IT产业闯荡了十多年,但中国绿线是廖杰远第一次真正独立运作的公司,为了这家公司,他投入了所有的积蓄,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退路。

同期:我是把老家的房子抵押了,借的钱,作为公司的流动资金投入进去了。

解说:

如果公司失败的话,廖杰远不但自己将一无所有,年迈的父母以及妻子和孩子的生活都将失去保障。

同期:支持我的家里人,包括我的投资人,我的员工和我的客户,如果我没有做成,我是愧对他们。

解说:

廖杰远选择绿线这项服务作为创业的起点,缘自他多年前的一个梦想。

廖杰远生长在福建农村,村子里盛产烟叶和辣椒,但乡亲们辛苦劳作一年却常常被上门收购的小贩低价买走收获的果实。

同期:但对这个偏僻的地方来说,他是没有太多办法的,半卖半送就这么过去了。

解说:

大学毕业后,廖杰远尝试着开放出全国第一款语音识别的软件,他希望有朝一日乡亲们能用上他的软件与外界沟通信息,但因为没有自己的公司,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最终都没有成功。

同期:所以这个绿线我最大的一个愿望能够建一个独立的品牌,建一个能够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这么一个生意平台。

主持人:

其实与绿线类似的业务,几家电信运营商都曾尝试过,但不太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只愿意在自己的电话网里开展业务,不同的电话网络之间没法连接,这大大限制了服务效果。廖杰远首先一家家地说服了六个运营商都允许绿线跨网连接,这样无论什么网的电话用户都可以用得上绿线服务。但业务刚推出时,使用的用户还很少,廖杰远于是鼓励家里人先试用起来。

解说:廖杰远在杭州创业,母亲住在福州,母子俩平时都是通过长途电话联系的, 绿线一推出,廖杰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让母亲先用上,于是他回到福州的家里为母亲的电话专门设了一个快捷键。

同期:我摁个键就行,随时都可以找到他,很方便,我一天都可以找他几次。

同期:我妈妈别的普通话不会说,她就会说我的名字还行,她只要电话拿起来按一个键就知道,听到有人声音的时候,她就说我要找廖杰远,她就知道能够接通我的电话,

主持人:

从此以后,母亲几乎是天天给廖杰远打电话,想起点什么事儿来,就一个电话打过去了。可是过了不到一个月,廖杰远发现有点不对劲。母亲打来的电话明显减少,进而一个星期没有与他联系。母亲是不是生病了?廖杰远赶紧给家里打了电话。

同期:就问我妈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呢,我妈也跟我嗯了半天也没有回答我。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呼叫量还在上升。对亏损毫不知情的员工们都被眼前的大好形势所鼓舞,纷纷向廖杰远提建议,咱们是不是该调调价了,廖杰远痛快地答应了:调! 不过不是往上调,而是调整为零,免费为几家有影响的大企业赠送服务,这下子所有的人都糊涂了,廖杰远这么做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咱们广告后接着说。

主持人:

话说廖杰远的公司里很多人建议他调整一下服务费的价格,他同意了,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不但没有上调收费,反而提出让一些大客户免费试用,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解说:

廖杰远给这次免费赠送的活动叫做标杆战役,可这一战役刚一打响就招来了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

同期:大企业本来可以给咱们交大笔的服务费,你这一免费,咱们得损失多少钱呀?

解说:

但廖杰远有自己的算计。

同期:我是两条腿推进的,一条腿就是一边在和运营商艰辛的谈判,另外一方面我就是让我的销售业务以最快的业务推进,在市场上面形成影响力,形成规模,这些著名的品牌企业有一个标杆作用,它在用,相当于是做了我的形象代言了。

 中国绿线CEO廖杰远:电话线里掘金砖(二)

解说:

廖杰远告诉员工,他这么做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能说服运营商把话费降下来。

同期:关键是在于我们真正有没有能耐把它做起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规模谁都不能比,那运营商给我们特殊的支持这是合理的,

解说:

廖杰远给大家算了一笔帐,如果能促使话费降下来,这次免费赠送的目的就达到了。

同期:大家才勉为其难的认同了一个方案往前走。

主持人:

标杆战役打响后,一听说是免费的,许多大企业纷纷开始试用起绿线来,但廖杰远的目的不只是让他们试用,而是要说服他们续订这项服务,这必须得让他们在试用的时候看出效果才行。廖杰远于是动员一家乳品企业做了一次对比试验。

同期:光明有一场促销活动,然后在这场促销活动里面,它把这两个号码同时放进去。

解说:

活动开始前这家客户对绿线的作用还将信将疑,但看到活动过后的统计,绿线每天的接听量都比其它热线电话高出了一倍以上。 

同期:我们是在建全国性的网络,需要有全国性的认知,需要有简单的识别代码,这三个字通过绿线的这个平台,对我们来讲是非常吻合的,所以一旦我们拿不下来,让我们的对手拿走,我们将来可能要付出非常高的成本。

解说:

熊经理立即赶回了绿线公司提出购买的申请,没想到仅仅几天时间,已经有好几家企业抢着要购买“土特产”这三个字,而且价格也翻了好向倍。

同期:再过来发现不对了,有的要出到十万块钱都注这个,那我想这次闯祸了,那花十万块钱和花一万两千块钱相差太大了,那么没办法,不管怎么样花十万也要把它拿下来。

解说:

熊经理连着在绿线公司转了好几天,焦急地等待着结果。结果终于出来了。

同期:公司经过筛选之后,还是决定按照一万二的价格把这个土特产三个字注给我们了。

解说:

这一结果让熊经理喜出望外,绿线为什么放着高价不卖,却非原价把“土特产”这个词卖给这家企业呢。

同期:我们是不允许炒作这个词的。

同期:他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在这个行业中间能够真正好的去运用这几个字,真正的去用好它绿线产品这样的客户,所以我觉得这个企业很有眼光。

解说:

2007年廖杰远可以说是双喜临门,8月,他的企业停止了亏损,母亲又开心地用起了绿线。9月,他的女儿出生了。廖杰远最开心的事就是在工作之余哄一会儿孩子。其实在廖杰远心中,绿线和女儿都是他的孩子,他希望在他的呵护下这两个孩子都能健康地成长。

主持人: 

电话在人们眼中不过是一个通话的工具,但廖杰远却利用自己的智慧,通过架起一道绿线,挖掘出了呼叫搜索服务中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他在为一个又一个企业创造了商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丰厚的的回报,同时实现了多年前的梦想。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财富故事会,我是王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8647.html

更多阅读

80后IT四少:金融危机下依然赚钱(二)

系列专题:研究80后成名的代价,早在危机之前 “成为别人意淫猜想的对象” 2006年3月,戴志康成为那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同时出现在当期杂志头条中的还有另外三个年轻的伙伴。“当盖茨50岁、杨致远40岁、陈天桥30岁,这些‘80

中国拉手广告第一人:用心“看”出千万商机(二)

  不走寻常路 商界在线:从餐饮装饰到淮海书画院,你都是在开拓全新的领域,而你创办的涛声特色教育学校,似乎是在重复别人的脚印,你是怎样超越竞争对手的呢? 韩涛:我是在2004年创办涛声特色教育学校的,主要是看中4-12岁的少儿英语教育的

中国绿线CEO廖杰远:电话线里掘金砖(一)

主持人:2007年3月的一天,有一位姓陈的先生从日本回到了北京。陈先生在日本定居多年,这次专程回国是要谈一项重要业务。可刚到北京就把手机丢在了出租车上。这下子可把陈先生给急坏了,所有客户的联系方式都在手机里,这手机一丢,陈先生真有

amd cpu AMD CEO鲁毅智:这样打败英特尔(二)

事实上,英特尔本来又一次在时间上跑在了前面。在就在皓龙面世的前一年,英特尔拿出了同样基于64位技术的新产品,“安腾”(Itianium),但不同于AMD“皓龙”的是,“安腾”不兼容现有系统,并且功耗出奇地高。英特尔希望通过这个产品再次赢得厂商

声明:《中国绿线CEO廖杰远:电话线里掘金砖(二)》为网友做你男朋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