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商机 从盛极而衰到再崛起 杨宁畅谈无线互联商机



空中网总裁杨宁

编者按:有多少人经历过站在云端而瞬间跌落谷底的境遇,又有多少人能摆脱失败的阴影,将自己送上更高的山巅,也许中国有个标志性的人物——最成功的失败者史玉柱。史玉柱是个是传奇,但绝不是唯一。

杨宁,空中网总裁。他跟史玉柱有那么些相同的境遇——在鼎盛时突然衰败,又在第二次创业中把自己送上了新的高峰。

创业难,二次创业更难。面临的不仅仅有创业的艰辛,还有失败带来的心理创伤。

 互联网创业商机 从盛极而衰到再崛起 杨宁畅谈无线互联商机

杨宁是靠什么做到的呢?他又是如何在互联网的红海中发现蓝海的呢?

杨宁沉浮历程

杨宁,出生于1975年6月。1997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电机工程专业后,继续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专业进行学习,1999年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9年回国后,与两位好友共同创办ChinaRen.com,并任首席技术执行官(CTO)。ChinaRen.com在一年之内成为中国第四大网站。

2000年9月,互联网泡沫破裂,因资金枯竭,ChinaRen被Sohu收购。

2002年5月,创建“手机娱乐第一门户”空中网;

2004年7月9日,空中网在纳斯达克上市。 

少年得志:20万美元创建ChinaRen

“我们是学工程学技术出身的人,这样的人大多有个梦想,就是改变世界。我做的一件事情、一个东西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让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与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不同,杨宁不属于海归,而是从小移民美国,本应在美国名校毕业,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顺理成章过安逸的人生。但他遇到了周云帆同学,那是个踌躇满志的人物;他也遇到了斯坦福,那是一所非常鼓励创业的大学,走出过许多创业非常成功的学生;他还遇到了那个互联网创业的激情年代。现在,当面对“当初周云帆是怎么劝动你回国创业”的问题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不用他劝,我自己就想回来,那时的中国,是创业的最好时机。”

就这样,两个在学校里互相抄过作业、一起买菜做饭、一起看电影的朋友,在1999年又一起走出首都机场。9年过去了,在起伏跌宕的命运中从未分开,创业成为两人之间最坚固的维系。杨宁这样解释他们的创业基因:我们是学工程学技术出身的人,这样的人大多有个梦想,就是改变世界。我做的一件事情、我做的一个东西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让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9年过去了,现在的杨宁依然阳光开朗,言谈举止之间也带出海外味道的率真,但胸中的城府已经显然超越他33岁的年龄。“一日三省吾身”被他奉为信条,而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样的名句,他则能抱以批判的态度,奉为雷区。

创业伊始,他们少年得志。由于当时新浪、搜狐已经很大了,他们决定不再做门户,专做社区,而互联网是年轻人的,他们就做个专门针对年轻人的社区。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找几个高手,找个灰头土脸的破楼租间办公室,几台旧电脑,几套五十元不到的桌椅板凳,ChinaRen的“校友录”受到空前关注,许多失散的同窗因此有了团聚的平台,总成员数很快突破了2500万。

 

  盛极而衰:价值暴跌三分之二卖身搜狐

“我们没钱了,没有投资者愿意给我们钱,但我们又缺少防护自己的盾,不知道怎么管理财务,不知道怎么控制人员把钱留下来,更不知道怎么赚钱,我们缺少这样一个盾。”

“盛极必衰”背后的含义是:暴风雨来临前不一定都是黑暗。

ChinaRen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烧掉了一亿元人民币。全国大中城市的公交车站、公交车,都看到了ChinaRen的广告,杨宁回想当时最疯狂的举动就是花几百万赞助了一个登山队去珠峰,为此把三里屯北街包了下来,开了个大露天晚会。那时的投资人普遍在说,没关系,你就烧钱好了。烧大了以后,你就可以上市,然后大家就可以赚很多很多钱。

2000年,互联网崩盘。已经上市的新浪、搜狐、网易艰难撑过了寒冬,而还没来得及上市的ChinaRen没钱了。

“高盛银行对我们说,他们的全球执行委员会刚刚做了个决定,就是说高盛不会再救任何他的投资,在市场大崩溃的时候,你们得赶快把自己卖掉。”

如今,度过寒冬的杨宁已经对那个令人抓狂的时期很释然了。眼看许多自己认识的企业一个一个在关门,两个30多岁的年轻人比同龄人提前见识了市场的力量。“我觉得有的时候市场的力量非常非常大,就跟大自然的力量一样,不是一两个公司或一两个人能左右的,像上次印尼发生大海啸,市场的力量就像大自然的力量一样,太可怕了。”

不幸之中往往又有万幸,ChinaRen那时候已经是前几名的网站,具备了市场价值,还有找到买家的希望。周杨二人心里清楚:绝不能让员工看出来,要不然人心就散了,公司散了,连卖都卖不出去,于是一边谈着收购,一边回公司还要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2000年9月,距钱花光只剩一个月,ChinaRen以3300万美元的价格,连同200多员工卖给了搜狐。

这是典型的大起大落,鼎盛时期,有人要出1亿买ChinaRen,仅仅5个月,价值缩水三分之一;由少年得志到寄人篱下、梦想破灭,杨宁对这份无奈有着更无奈的解释:“不是这样,连ChinaRen的品牌都留不住。生存是第一道理,原来不是讲胜者为王吗,现在新的讲法是剩者为王。” 

  再次崛起:嗅到无线互联商机

“在你得意的时候不能忘形,在失意的时候不能丢失信念。大家都捧着你,说你是太伟大太牛了,你自己也觉得好像是,在这个时候其实是特别危险。自信也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在你最悲惨的时候,是最没有自信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肯定非常失落,最后也没成功。”

人生选择看似一念之间,实则发乎于信念。在搜狐蛰伏仅一年零六个月,两个创业型的人又一拍即合,“咱们应该走!”“我也觉得是!”

2002年,中国的短信发送量达到了惊人的900亿条,国内的三大门户网站借助短信业务相继盈利。杨宁和周云帆又嗅到了创业的味道。尽管当时搜狐的股价一直在1美元低位徘徊,但两人还是抛出了手中共50万股搜狐股票,空中网出现了。

离开了搜狐的优越环境,就又回到第一次创业时那么惨,十来个人,一个破旧教室作办公室。但杨宁清晰地记得十几个人站着开的那次员工大会,前面的白板上写着: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周云帆就说,“大家看这几家公司,这其中三家是上市公司,另一家也是非常厉害,今后,我们是要与这帮人为伍的。”

融资非常困难,很多投资机构一听是网站就说:“做互联网的,你们这帮人又来了。”2002年夏天,两个人去香港中环一个楼一个楼地跑,穿西服打领带,太阳在那儿晒着,跑一天一身的水,一家一家地讲,一家一家被拒绝,最后德丰杰出现了一位斯坦福的同学,叫张帆,终于说:“你们等一等,我觉得你们特别好,我要投资你们。”

2003年4月1日,中移动正式对彩信业务收费,空中网步入快速路。2004年1月,彩信、WAP、JAVA手机游戏的业务收入均获得全国第一。2004年7月9日,杨宁和周云帆站上纳斯达克的舞台,而这一天距离空中网成立仅两年零两个月,周云帆和杨宁年仅29岁。

2006年,被称为“最漂亮的战略升级”的门户网站KONGNET横空出世,擅长发现未来的杨宁称为“3G后新媒体的第一波肯定是门户”。目前空中网门户覆盖新闻、体育、搜索、娱乐、证券、博客、读书等数十个频道,做最好的内容又成为他们新的追求。

回想起那次员工大会,往日的挫折、辛劳都已经沉淀为坚定。杨宁其实在3年前就真的相信他们能成,“首先,我们会比他们更努力;第二,我们不比他们差,团队、个人的能力都不比这伙人差;第三,我们是光着脚的,他们是穿鞋的,光着脚的从来就不怕穿鞋的。” 

  杨宁解说新媒体

3G快变成现实了,这个变化是非常深刻的。我相信这个市场非常非常大,甚至比互联网还要大,这就很难想象一家公司把所有价值全都囊括,会是一个很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每家公司都会找到自己的空间,像海洋里面也有鲸,也有小寄生鱼。

新媒体第一波肯定是门户,门户肯定先起来。

新媒体广泛意义上来讲,是信息承载的工具,我认为聊天交友也是媒体的体验,媒体并不仅仅就是新闻,新闻报道只是媒体的一种形式。

手机媒体更加个性化,由于我知道你的手机号,我知道你手机位置,我能够把新闻做得个性化,这是手机传媒最大的优势。

新媒体是互动的传媒,比如说像现在实行留言和讨论区,别小看互动,这让用户感觉有参与感。

作为媒体来说,最重要的第一不是流量,不是用户数,也不是你的收入,真正重要的是第一影响力。比如有些故事类的书刊,可能是发行量天下第一吧,但影响力还不如时尚杂志,虽然时尚杂志读者少。所以第一影响力恐怕是媒体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搜索在手机新媒体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个性化的媒体不能把所有东西都堆在页面上,你要很好的让用户找到他所想找的东西。

我们现在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在门户上的广告。品牌类广告愿意拿手机媒体作为新的去接触客户群体的广告载体,这是第一个商业模式,现在基本上是文字链、图表、专区为主的广告形式,我相信随着3G的到来,弹出、流媒体形式都会出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8344.html

更多阅读

创业容易守业难 创业,从“创”到“守”“拓”的转变

  有一位创业的朋友,Email给我请教日化产品的营销策划。该朋友在邮件写道:在深圳打工多年,本是从事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化产品的技术研发工程师,因外在和内在的因素,注册了一个小公司,走上了创业之路。但由于现今日化市场竞争激烈,不懂市

赵民:创业企业家从零到十亿之路

赵民 为什么上万人在创业,成功的企业却只寥寥几个?为什么有的企业家白手起家,却能发展成十亿的规模?创业型企业到底如何才能走向成功?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在每个行业内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前提也都各不相同。但是,从工业产

史晓燕创业传奇:从白衣天使到董事长

叶:现在都有人叫我史先生。 史:我怎么不知道,那你完了。 史晓燕信条: 我最大的财富:我的品牌,公司的人才和团队精神。 对钱的概念:有人说是我真的爱钱。满眼都是钱。 当然企业家就是要赚钱,其实我追求的就是成功感。 生命目标:没有家族遗产

黄新伟:一个初中生的网络创业:从零到百万

导读:23岁,有的年青人还有大学里享受花前月下的生活,有的人还在寻觅努力的方向,有的人却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领航者,例如黄新伟——“青年创业网”的创始人。   25岁,他完成了从零到百万的跨越,吃了中国创业商机门户网站的螃蟹,在深圳这遍

声明:《互联网创业商机 从盛极而衰到再崛起 杨宁畅谈无线互联商机》为网友酿尽一江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