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的重大地震,牵动着港人的心灵,香港各界人士纷纷解囊捐助。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及夫人邵方逸华女士在得知灾区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受到严重伤亡后,十分悲痛,即向教育部表示,捐款1亿港币,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使他们早日重返校园。
邵逸夫不仅仅是个慈善家,也是精于管理的商人
官场之领导,商场之老板,“千古绝妙一把火”的功利,落实就在业和绩上。官场有曹操笼络人心,商家有邵逸夫高薪聘请,礼贤下士。
邵逸夫是香港影视大亨,从17岁接触电影,19岁投身影视业,从电影的跑片员、放影员到拍电影助理、到导演助理到导演到制片人,他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掌握了全球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而他在事业上的成功,和曹操烧火有异曲同工之处。
话说1985年,邵逸夫花费32万元,买下清水湾近8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建造“邵氏影城”,展工的“制梦工厂”计划。这个时候,邵先生的事业不缺摄影棚、新公司、机械设备,缺的是人才,如制片、化妆、剪辑、配音、暗房、编剧、导演、演员……
邵逸夫来香港主持“邵氏”,头等大事是耍物色宣传人才,作为自己的左右臂膀。这宣传人才一角非同小可,岂能轻视?他要担起公司的形象宣传策划、影片的包装设计的重任。宣传人才必须既懂业务,熟悉市场行情,又善于运用传媒,把握宣传的分寸;还要具有雄辩的口才,敏锐的头脑、良好的社交才能,必须是一个一专多能的全面型人才。只有具备了这些优秀条件,方能胜任这个举足轻重的角色。邵逸夫深知宣传人才的重要,不能马虎对待。尽管登门报名者络绎不绝,可他严格考核心,事慎之又慎。他抱着“宁缺勿滥”的态度,决不放松或降低自己的标准,不满足不进想者坚决淘汰,毫不手软。面对邵逸夫严厉、苛刻的招聘条件,不少人知难而退,勇敢挑战者,最终也榜上无名。一批又一批的报名者,犹如大浪淘沙被淘尽,宣传人才始终像那水中月、镜中花般虚无飘渺初般虚无缥缈,不见芳踪。邵逸夫感叹:简直如大海捞针一样难呀。
这时,老报人,上海新闻界之才子吴嘉棠为邵老六推荐了邹文怀。吴嘉棠提到的邹文怀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原籍广东潮州,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讲的一口流利的上海话和英语。英文名字叫雷蒙。吴嘉棠穿针引钱,邹文怀同意与邵逸夫见面。邵逸夫对这次见面极为重视,精心布置了一番。把亲自把关,挑选出自己认为满意的“邵氏”出品的影片。见面安排得隆重热烈,规格甚高。那天上午,邵逸夫一身新装,早早地恭候邹文怀的光临。邹文怀一到,邵逸夫就设宴款待,为他接洗尘。吃罢饭,邵逸夫又陪同邹文怀一起看戏,欣赏“邵氏影片”。邵逸夫如此纡尊降贵去迎接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客人,可谓几十年平生头一遭。他心中自有如意算盘:眼下人才奇缺,若想成霸业,必须有一流人才相佐。刘备请诸葛亮尚且三顾茅庐,我要邹文怀相助,也自当礼贤下士。
看完影片,邹文怀彬彬有礼,恭谦客气地起身告辞。邵逸夫本有意要与邹文怀长谈一番,拍板敲定工作之事。不料,他却急着要走,没有表明态度。邵逸夫也不便多加挽留,只能相送。邵逸夫沉不住气了:“邹先生,你看工作之事是不是可以定下来?什么时候来上班?”“邵老板,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这件事以后再谈吧。”邹文怀推辞遭道。邵逸夫不再言语,默默地送邹文怀上车。望着急驶去的汽车,邵逸夫心中怅然若失。他前思后想,愈发觉得千万不可痛失。错过邹文怀这样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人才。他下定决心,重金礼聘邹文怀出任“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宣传部主任要职。很快,他又找到邹文怀。几句寒喧之后,邵逸夫单刀直人说明来意。邹文怀被邵逸夫的诚意打动了,决定接受邵逸夫的聘请,到刚刚创业的“邵氏”工作。
但又提出一个要求:“邵先生,宣售传部必须由我亲自组织班底,这个条件必须答应我。”邹文怀斩钉截铁地说。”好啊,这个要求我完全同意,你尽管放心。”邵逸夫当即拍板定音。邵逸夫几经游说,并许以重金礼聘,邹文怀挡不住诱惑,终于应允出任“邵氏”宣传部主任之职。宣传人才问题迎刃而解,其他一切困难就冰消雪溶了。邵逸夫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撒开一张大网尽获八方人才,开始了事业的腾达。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三顾茅庐,固然是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是一位领导者老板不耻下问,虚心求才,但何尝不是施恩驭下之术呢?人人有弱点,喜利,怕死,你如果按我的意志行事,你可以得利,如可以升官、晋级,加薪,如果违反我的意志,那么轻则穿小鞋,中则受处分,重则撤职、坐牢、杀头、灭族,所以领导者老板要软硬兼施,说得文诌一点,叫宽猛相济。
邵逸夫简介
邵逸夫,1907年10月4日出生,原名邵仁楞,籍贯浙江宁波镇海,出生于上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邵逸夫祖籍宁波,190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后来人称“六叔”。邵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便随兄长邵仁枚到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对电影制作产生兴趣。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与粤剧名伶薛觉先合作,拍摄全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