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1日报道说,未来10年超过比尔-盖茨的全球首富可能来自中国,他就是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施正荣。
据韩国《朝鲜日报》1日报道,该报“Weekly Biz”栏目最近向访韩的通用电气负责环境领域的副总经理罗琳-波尔森提问“10年后超过比尔-盖茨的全球巨富热门人物是谁”,得到的答复是中国企业家施正荣。为此,该报还对施正荣进行了专访。 报道说,施正荣有两个成为下一代世界首富的重要条件,一是他以新兴市场(中国)为舞台。二是他做的是被认为超过IT的新全球发展动力的绿色事业。“他是象征世界财富两条大趋势的人物。”报道还提到,施正荣称自己最尊敬的人就是比尔-盖茨。 施正荣现年45岁,1991年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回国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现任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他2006年被《福布斯》评定的中国巨富头号人物,2007年10月被《时代》杂志评选的45位“世界英雄”。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沈松报道 施正荣简介施正荣,出生于1963年,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2006年胡润百富榜”第五名,并以155亿元问鼎“2006年胡润能源榜”首富。公司成立4年便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他1983年获吉林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学位;1988年公派到澳洲新南威尔斯大学(UNSW)留学,师从国际太阳能权威、诺贝尔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1992年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研究论文获博士学位,成为该大学第一个攻读博士学位最短,成绩最出色的博士生。施正荣:从穷孩子到坐拥22亿美元的财富人生
1963年出生于江苏扬中市普通农家的施正荣,挨过饿,受过穷。7岁开始用竹子编暖壶壳赚钱,每个可以卖5分钱,一天能编12个。1979年他考入长春理工大学,后考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读研。1988年被公派到澳大利亚留学,一天打3个工,起得比公鸡早,睡得比狗晚。14年之后,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为澳大利亚太平洋电力有限公司的技术执行董事,年薪20万美元,在悉尼拥有3套别墅,全家和岳父都搬了过去。
在如此优裕的生活条件下,他却回国创建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他说:“一个企业家如果不爱国,根本谈不上优秀。” 2006年1月10日,在美国上市的尚德股价冲破30美元大关。同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上,施正荣以22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名列第350位,是内地华人之最高名次。 施正荣生命中的几次转机都是从敲门开始的。 1986年2月,读研的施正荣听说小学老师喜得贵子,忙登门祝贺。按了门铃,一个面容清丽、温柔婉约的女孩子出现在他面前,他眼前一亮,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亲切。女孩很礼貌地请她进门,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韵致。一年后,这两个来自完全不同家庭的年轻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那时,连施正荣都觉得这一切如同做梦,他拿自己1.70米的身高调侃:“唉,我要是再高一点就好了!”妻子张维说:“你有硕士学位,就是在脚底下垫了一块砖。其实决定你高度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你的能力。”施正荣由此懂得一个人的内涵有着无限丰富性,这才是最能体现个人魅力与价值的地方。 他生命中第二次重要敲门,结识了“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在新南威尔士大学学习物理专业的施正荣学期将满,希望导师为自己提供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导师向他推荐了光学专家、科研经费充裕的马丁·格林教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施正荣看到学校电子工程系招聘研究助理,急忙赶去应聘,可是赶到时招聘已经结束。不甘心白跑一趟的施正荣发现招聘办公楼下,正是马丁·格林教授的研究所。天意如此!施正荣鼓足勇气,敲响了大门。门开了,一个身穿白大褂,脸色红润的年轻老外出现在施正荣面前,他就是马丁·格林。施正荣直率地说:“教授先生,我是来寻求您帮助的……” 马丁教授试探着问了几个有关物理和光学的问题,施正荣对答如流。马丁对眼前这个憨厚、有才华的中国人产生了好感。“希望您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施正荣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说。马丁告诉他研究所里已经没有全职的工作,但可以读博士。“我很想读,但是我没有钱……”马丁想了一会儿,说:“施先生,目前实验室里已经有好几位中国人为我工作了。但是如果你愿意读博士的话,就留下,学费每年大约8000澳元,这笔钱我可以资助你,你看怎么样?”施正荣大喜:“当然,非常感谢您!” 选择无锡,应该是施正荣人生中的第三次敲门。施正荣这只“海归”上岸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水土不服。毕竟离开祖国十多年,而且人们对于太阳能这一新兴产业大多处于观望阶段,会说“这是一个好项目”,可是要他们投资的时候,一个个都敬而远之。施正荣在国内多个沿海城市考察先后碰壁,是无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创业环境留住了他。 从选厂址、厂房设计到采购设备,施正荣事必躬亲。2002年9月,第一条生产线投产运行,产品性能优异,光电转换率远高于施正荣向董事会承诺的14%。可是尚德的销售经理一连换了几届,产品仍然卖不出去,工资发不出来了。施正荣带头每个月只拿1/4的薪水作为生活费。几位骨干选择了离开,他们对施正荣说:“抱歉,我们相信你是一个好的科学家,但你未见得是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人。”施正荣这才意识到一个企业家与科学家的最大区别,就是市场意识。那些日子,他坐着飞机满世界跑市场,连续几个月在德国、日本、荷兰、南非等国家参加展会。他流利的英语、高水准的专业知识再次派上用场,大批订单从海外飘向尚德,公司此前积压的8MV电池板很快销售一空。 施正荣在尚德的第二个大的举措是股权改造、海外上市。按照股票市场规定,必须将国有背景下的风险投资大额度退出,这是需要一定勇气的,如何把600万美元有序退出?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阻力和高压,考验着施正荣。在这关键时刻,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发话了:“无锡要大发展,就要有大环境。招商引资、引智不能只是停留在公文上的一纸空话!谁要是把施博士放走了,市委市政府将追究其责任!”
随着国有股的全部退出,这才有了后来纽交所董事会总经理马杜亲自来到无锡,争取尚德到纽交所上市的那一幕。为了企业成功上市,施正荣组织了一个路演团队,从香港到新加坡、德国、英国、美国,平均每天要做8到9场演讲会,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常常是会后买点面包、快餐充饥。
施正荣是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家。他经常在黑板上给来访的客人画地球、金星、土星,告诉他们地球的表面温度是15摄氏度,金星是475摄氏度,土星是零下55摄氏度,原因即在于地球有大气层覆盖,金星上大气层太厚,全是二氧化碳,而土星上没有大气层。他担心由于环境污染,地球的大气层遭到破坏,气候变暖,会给人类造成各种不适和灾害。 为了环保,公司规定除正式文件外,一律使用回收纸打印材料。在尚德,经常可以看到员工送到高层甚至送给施正荣批阅的文件,背面都画了一个大大的叉,表示此面是作废的文件。 为了环保,同时也为了避免公司盲目扩张,施正荣拒绝上硅原料项目,而是与上游企业——美国的MEMC公司签订了长达10年总额为50亿—60亿美元的供货合同;收购了下游企业——日本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的MSK公司。接着,他在上海、深圳等国内发达地区设立公司,体现出一个企业家超前的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