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驭人术:四大手法剖析



第一阶段:大船结构、亲情文化

时间记忆:上世纪80年代末至2004年

代表人物:李勤(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曾任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杨元庆(联想集团CEO)、郭为(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马雪征(联想集团原CFO)、朱立南(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联想投资总裁)、贺志强(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TO)等

这个阶段,柳传志是想把联想做成“家庭”。“我希望我们公司将来发展成一种类似于日本式的管理模式,而不是英美式或香港式的,也就是希望公司能吸引每个成员,使他们热爱公司,以公司为家。公司呢,也能认真地把职工看成联想家庭的一员”。

柳传志常说“大环境不好就创造一个小环境,小环境也不行就忍着,不做改革的牺牲品”。柳传志构造了一个“不是家族的家族企业”。

第二阶段:因事择人、人本管理

时间记忆:2001年至今

代表人物:陈国栋(联想控股副总裁、融科智地总裁)、赵令欢(联想控股副总裁、弘毅投资总裁)、吴亦兵(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

2003年,联想控股正式进军地产业,陈国栋挂帅出征。2003年美籍华人赵令欢加入联想控股,出任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裁。2008年7月,吴亦兵出任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

 柳传志驭人术:四大手法剖析

三人的安排,充分体现了柳传志“因人设事”的管理思想。三个崭新岗位都是为他们三人量身定做。通过人与事的优化配置与组合,实现人本管理、事得其人、人尽其用。目的还是以公司未来利益为导向,这是评判因人择事、因事择人孰优孰劣的基本标准。

第三阶段:精神感召、磨砺历练

时间记忆:2001年至今

代表人物:刘军(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陈绍鹏(联想亚太和俄罗斯区总裁)、乔松(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俞兵(曾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夏立(联想大中华区总裁)

2001年联想分拆,柳传志淡出经营一线。分拆之后,柳传志重申“只做制片人,不做导演”,他目睹刘军们的成长和成熟,不再像早年间对待杨元庆、郭为那样教育加教训,而是观望,暗地里帮扶。刘军们是联想新一茬“少壮派”职业经理人的中流砥柱。

第四阶段:恩威并施、妥协有道

时间记忆:2005年至今

代表人物:IBM、戴尔的高阶职业经理人

跨界并购之后,联想的股东结构日趋国际化,先是IBM的高管进入管理层,其后批量引入戴尔的高管。

对于“美国公司”的企业文化、薪酬福利,起初多采取“妥协”之势。

逐渐地开始选择坚守、坚持,不以牺牲公司未来为代价。这些出自“美国公司”的“洋面孔”大多对柳传志怀抱敬畏,这也使得柳在人事安排的问题上做出了很多可贵的斡旋与调和。

总之,柳传志之于中国商界的一大贡献,即在于他以自己的方式培养、塑造、影响了一大批经理人。

相关新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7919.html

更多阅读

柳传志:奔日子的人

     七岁的柳青曾经问过柳传志这样一个问题:爸爸,你是想做大树,还是小草?柳传志毫不犹豫地回答:我要做大树,而且,只做大树。  柳传志也常说人大概分两种,一种是过日子的人,一种是奔日子的人。他希望自己是奔日子的人。“奔日子的人,到

孙宏斌 柳传志 孙宏斌悲喜剧

 从监狱出来以后,孙宏斌当天就回到了天津,他把自己的做房地产代理的公司命名为“顺驰”,英文意思是姓孙的公司。从这个细节来猜测,孙宏斌的举动无疑是对自己在联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的否定。他算是痛恨了那个职位了,所以从公

柳传志+杨元庆:联想“双核”裁450岗位

就在不久前,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了改组董事会的消息,“柳传志+杨元庆”,这对曾经在中国市场创下辉煌战绩的联想“双核”,再次回到权力的核心。   这是一次计划已久的“回归”。 突然恶化的经济形势,加速了这一计划的实现。  

柳传志解密复出心事:重新学习IT知识

 参加全国人大会议之时,柳传志刚好复出“满月”,总结这一个月,柳传志称其一共做了四件事,而首件事就是关心原来的CEO离任后,原有高管是否留下来,结果非常满意,可打100分。   复出后做了“四件事”  “复出是为了增加集团信心!我可能

柳传志的“联想魂”:明知故犯的“错误”

 “我们一直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行驶,只是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和自身条件的限制,我们在短时间内无法通过‘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原则前进,而是被迫要通过绕一个大弯的方法继续保持我们的行驶安全和方向正确。”   对于一位65

声明:《柳传志驭人术:四大手法剖析》为网友风绾梦境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