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三窟造句 揭秘危机下香港豪门狡兔三窟之道



荣家远未谢幕

因澳元外汇衍生品投资巨亏,今年4月8日,荣智健辞去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一职。香港媒体拍到了荣智健离开中信泰富后坐上汽车时木然的表情,第二天,香港媒体继续关注这一事件背后的利益较量,而内地一些媒体已开始弹起“荣家谢幕”的论调来。

现在说荣家退出历史舞台为时尚早。荣家产业超过百年历史了,其间遭遇过多次凶险,比如整整60年前(1949年)的4月,荣毅仁(荣智健之父)被国民政府以“侵占公有财物”等罪名起诉。有趣的是,荣家几乎每次都能“逢凶化吉”。

所以此次荣智健事件的结局,还未真正呈现,尽管荣智健的接任者常振明最近已开始大刀阔斧地对中信泰富“动刀”重组。换句话说,现在是考验这个百年家族人脉资源的时候了。

中信泰富在香港的口碑一直以来还算不错。它是香港的第一只红筹股,后来因为业绩优良,被视为蓝筹股,红加蓝,香港人于是戏称它是“紫筹股”。崇尚自由主义的香港人只认信誉和福利,并不怎么议论中信泰富的背景以及荣智健个人的奢华。令香港市民反感的,其实是中信泰富控股的西区海底隧道(西隧)和东区海底隧道(东隧)近几年接连大幅提价事宜,港人批其社会责任缺失。

有人为荣家第四代没能在危机出现之前打出一片天地而惋惜。实际上,在香港,大多数家族企业的掌门人到了七八十岁才退休,荣智健今年不过才67岁。当然,与人脉的传承难度较大等因素也不无关系。

传统豪门抵抗力强

最近一年各种版本的“缩水榜”盛行,比如今年年初《福布斯》发布的“香港40富豪榜”,榜单显示上榜富豪们的财富总额从上一年的近1800亿美元,缩水到了800多亿美元。听说内地也有各种“缩水榜”。“煮数字论英雄”的作法其实是不妥当的,特别对于香港富豪来说更是如此,一些大的香港家族企业所受的冲击被夸大了。

“香港首富”反其道而行之的例子便是反证——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长实)与和记黄埔去年的利润都下跌了逾四成,但就在最近,他在内地最大的商业地产项目逆势开工了(上海真如项目),据说是李嘉诚在内地房地产业最大规模的一笔投资。

与十年前那一次金融危机相比,如长实等香港公司的现金流更为充沛,应对手段也更为高明,可以说是为迎接寒冬做好了准备,用广东话来讲叫作“捱”,即共渡时艰的意思。

此番危机香港股市和楼市出现了一个季度的“时差”——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香港楼价急升约三成,李嘉诚趁此诡异的市场气氛,高价出售旗下楼盘,嗅觉灵敏可见一斑。

所谓荣辱互现,就在李嘉诚忙着套现期间,香港另一家老牌发展商新鸿基却传出郭炳湘等三兄弟统治纷争,最后要老母出来才“摆平”,业内哗然。事实上新鸿基的“内战”是有界线的,就是不能损伤企业的元气,这与其一直以来如“实业必须占到一定比例”等规定是一脉相承的。我拜访过李嘉诚的一个小舅子,他对自己旗下的企业有着同样的规定。

同样,所谓“狡兔三窟”,邵逸夫等香港家族企业都在东南亚等地设有基地,顺应不同时代的政经形势,改变经营策略或生存形式,可谓是商场上“上善若水”的体现。

这些战后香港第一代白手起家的华商大体有着相似的背景——他们都是由内地迁至香江的新移民,不少更有着“做厂佬”(即经营工厂的实业家)的经验,这种特征表现在日后同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时,他们依然非常注重风险控制。

在他们之前,并非没有一些残酷的教训。比如具有百年历史的何东家族与何福家族。出生于1862年的何东是香港历史上最早一代的“首富”,孙中山、蒋介石、康有为均是何东的好友,其弟何福即如今澳门赌王何鸿燊的祖父;何鸿燊之父何世光上世纪30年代炒股失利,一败涂地,结果导致何家兄弟自杀的自杀,逃亡的逃亡,何鸿燊从阔少年变成为穷小子。

香港家族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较强,从危机中恢复时间较短,除了与香港的商业文化有关外,还与香港较少经历大的政治事件和风波有关,这也是内地老牌的家族企业数量非常之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政商关系传承难

 狡兔三窟造句 揭秘危机下香港豪门狡兔三窟之道

我曾在几年前拜访过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他是一位华人巨贾,被称为“亚洲糖王”,也是香格里拉连锁酒店创始人,旗下还有矿产、金融、地产、航运等产业。他还是中信泰富的股东之一。

当时我到他在香港的办公室找他,他非常热情、和善,聊家族企业的运营、管理心得等。彼时他已是80岁高龄,跟我握手时他要鞠躬,吃饭时给我夹菜,甚至我走的时候他不但送到楼下,甚至还为我打开车门,这使我非常吃惊。我只是一位学者,与他没有利益往来,他的这种超乎寻常的礼貌,我只能试着从他这一代企业家,历经当年创业的艰辛后对人生的体悟中去找注脚。

最近几年我接触过几位当下这一代的企业家,如李嘉诚二儿子李泽楷等。他们中间许多人都是在父伯辈的荫护下长大,并曾就读于海外名牌大学(如李泽楷入读美国斯坦福大学,不过未取得正式的学位),他们没有了父辈们那种谦卑,同时对实业的兴趣大减,反而十分热衷于利用财技在资本市场上踏浪翻波,众所周知的他将香港电讯盈利私有化的“算盘”,折腾了两年,最近遭到否决,宣告失败。不过他吃下额外的特别股息,也称不上是输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又比如亚洲金融集团主席陈有庆,其父亲陈弼臣是泰国最大银行盘谷银行创始人,陈有庆将父亲基业加以拓展,而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时,陈有庆一开始遭遇两个儿子不愿接班的尴尬,欣慰的是,最后儿子还是接班了。

另一些香港家族企业看到家族传承上的这一尴尬后,开始重新考虑起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来,比如是不是要早早送到国外读书等。有的香港家族企业掌门人直接规定,子女一个礼拜必须有一天到两天晚上回家吃饭等。

家族传承一般包括三个层面:资产、人力与人脉。前两点都好办,可人脉的继承难度就相当之大了。就像一开始我们提到的荣氏家族,荣智健想把自己二十多年来重要的社会资源嫁接到子女身上,难免力不从心。当然荣家可能是个特例。

6年前,近百名香港超级富豪及其子女集体在北京亮相,为国家主席胡锦涛所接见,其中就有李嘉诚和李泽钜、李泽楷,李兆基与李家杰等人。多数“富二代”参与管理家族生意时间并不长,面对家庭产业接班问题,他们的父辈希望子女尽早建立人脉。

人脉是否嫁接成功短时间内很难用肉眼考量,幸好香港是个自由市场经济体,只要企业根基扎实,鲜有政商关系上屡现波澜者。而内地家族企业就不同了,他们必须多长个心眼,甚至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也可能难以独善其身——这也是内地家族企业相比香港企业步履维艰,难以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7846.html

更多阅读

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一 企业的生存之道

当金融界风暴席卷而来时,国内企业遭遇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挑战。而此次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传统企业同样不能幸免。面对资金紧缺、资金链断裂、市场不景气等难题,大企业已然举步维艰,而中小企业的境遇更加艰难。如何生存并且

开化妆品店进货渠道 新周期下化妆品店发展之道

系列专题:化妆品店加盟     福建,这个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其化妆品专营店市场具有。。虽然福建全省人口只有2700万,但化妆品专营店在成长过程中创造了非常多的奇迹,比方说不少本土品牌在福建市场取得全国销售第一的业绩。为什么

夏普的出路:产业变迁下的模式领先之道

     正在经历一连串打击的夏普,又开始计划出售其主营业务:复印机和空调,这是继裁掉5000名员工,放言卖掉在东京的办公大楼和剥离智能手机液晶面板生产的龟山工厂之后的又一无奈之举。至201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亏损从上年同期的490亿

爱的生存之道 看总裁如何求解危机下鞋业的生存之道

 在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及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2008年底大批小型代工型鞋企纷纷倒闭;与此同时,行业的优势品牌象百丽、达芙妮等依托资本的力量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中国鞋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行业洗牌已全面

声明:《狡兔三窟造句 揭秘危机下香港豪门狡兔三窟之道》为网友追梦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