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强大女儿是智障 金融危机后 李嘉诚杨国强PK经营策略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民营企业要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中保存,比拼的不仅是实力和背景,亦有管理上的细节。

2009年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大陆富豪榜,曾经居于财富榜首位的以杨惠妍为代表的杨国强家族,以23亿美元的资产排名跌出前三位居第五,从2007年至今资产缩水139亿美元。而香港富豪李嘉诚,虽然资产缩水103亿美元,仍然以162亿美元的身家继续蝉联香港富豪榜榜首。同样是以地产起家,家族管理为主的两个富豪,为何在金融危机后财富变化的排名如此悬殊呢?我们试着从二者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策略上找出些异同。

多重控股模式,巧避风险

以杨国强领导的碧桂园在上市前,其原始股东将公司的业务按房地产开发、酒店、物业管理、建筑装修等几大类分别整合到4家离岸公司名下。 碧桂园的招股资料显示,2006年3月21日,碧桂园的股东们在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伊东、富高公司,3月28日设立了智发、集裕、豪华公司,4月7日又设立恒宙、永柏等4家公司。

同时,碧桂园的股东们还设立了各自全资拥有的离岸公司,其中杨惠妍的公司是必胜(Concrete Win Limited)、杨贰珠的公司是多美(Automic Group Limited),上述两个公司直至2008年10月底仍出现在联交所披露的碧桂园大股东综合名单中。

碧桂园的大股东以离岸公司的名义控制上市公司的股权。在这种结构下,大股东的个人全资控股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业务并不重叠,两个公司在法律人格上独立,碧桂园的法律和经营风险也不会直接影响到大股东自己的全资公司。

而从李嘉诚旗下的公司架构看,也采用了类似的多重控股模式。但是,李嘉诚的控股技巧明显比杨国强“高出一筹”:李嘉诚通过名下的信托基金控制长江实业40.2%股权,长江实业再控制和记黄埔49.9%股权,而和记黄埔再持有其他10多个上市公司的股权。 于是,李嘉诚只需维持金字塔顶端公司的控股权,就可以撬动多达数千亿乃至上万亿港元的资产。

选择单一继承,避免企业动荡

香港首富李嘉诚年届80仍不言休,但毕竟年事已高,2005年他已就如何接班作出安排。

李嘉诚大儿子李泽钜掌管9家上市公司。李嘉诚2005年9月在北京接受《香港商报》访问时透露,会将香港的上市公司交给长子李泽钜打理,他个人在海外的投资则归次子李泽楷所有。换言之,李泽钜会接掌以长江实业及和黄为首的9家香港上市公司。

李嘉诚小儿子李泽楷是位财技高手,继承李嘉诚海外资产。李泽楷从小叛逆,有传在母亲庄月明过世后,他开始与父亲不和。不过李嘉诚留给儿子的那一部分海外投资同样价值不菲。根据《福布斯》报道,李泽楷作为电讯盈科主席,个人身家相当丰厚。

 杨国强大女儿是智障 金融危机后 李嘉诚杨国强PK经营策略

杨国强有三个女儿和一个养子,大女儿因为小时发烧,智力有点障碍,二女儿杨惠妍,小女儿杨子莹目前还在美国念书。而杨国强早在碧桂园上市之前,就将其所有的股权转让给了二女儿杨惠妍。杨惠妍今年27岁,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市场营销及物流专业学士学位,2005年加入碧桂园担任采购部经理,目前是碧桂园集团的最大股东。杨氏家族杨国强有兄弟共八人,家族庞大,亲戚众多,杨对他们也是照顾有加,有能力的就安排到碧桂园上班,没能力的就金钱扶持。碧桂园的9个执行董事中,除崔健波外,其他7位均为杨国强的亲属及亲信。其中,杨志成和杨永潮是他的侄子。

杨国强这么早就将股权转让给杨惠妍,一方面确定继承人避免去世后遗产的争夺,导致企业的动荡;同时在未上市前就将股权转让,也可以省掉一大笔税费。

李嘉诚善于掌控自主权

熟悉之人看来,让李嘉诚安寝无忧的,除了名利之心淡泊,还有一个更为基础的原因:他的各项业务都拥有着良好的现金流。

李嘉诚对现金流高度在意,富有盛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而在确保现金流同时,他还努力将负债率控制到一个低位:“自1956年开始,我自己及私人公司从没有负债,就算有都是‘假贷’的,例如因税务关系安排借贷,但我们有一笔可以立即变为现金的相约资产存放在银行里,所以遇到任何风波也不怕。”

此外,他永远采用极为保守的会计方式,如收购赫斯基能源公司之初,他便要求开采油井时,即使未动工,有开支便报销——这种会计观念虽然会在短期内让财务报表不太好看,但能够让管理者有更强烈的意识,关注公司的脆弱环节。隐藏在数字背后的,是这样一个逻辑:没有现金流的威胁,负债与否取决于自己,就让多数问题不是被动决定,便拥有了对生意尽可能大的自主权。在与李嘉诚合作极多的人士看来,“把握自主权”正是他的核心观念。

在骨子里,李嘉诚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一个细节是: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而在2008年,因为“对赌协议”的浮亏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据香港媒体传出碧桂园资金饥渴,大股东杨惠妍将其所持有的股权转交高盛代持有。

而杨国强却说:“2008年很多房企在关键时候根本都是资不抵债,是金融政策的突然转向使得它们躲过了这个糟糕时期。而在最困难的时候,土地出让金和银行贷款付完,碧桂园仍保持净现金达30亿元的水平。”

无论如何,杨国强以及他的碧桂园虽然挺过了艰难的2008年,比起李嘉诚,杨国强的2008过的更为艰难。

中西方管理文化的差异

碧桂园是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不仅如此碧桂园还立志做全能选手,所有楼盘自己开发、自己销售,从项目设计、建筑、装修、销售直到物业管理,都自行承担。草坪是自己的园林公司种的,装修是自家工程队,甚至五星级酒店也是自己来。作为一个反外包趋势的典型,碧桂园几乎囊括了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杨国强也深以此为荣。

企业的运营成本无非两种: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工序在外,交易成本较大;工序在内,则组织成本较大。碧桂园依托的就是强大的规模效应,将交易成本降到最低。

为此,碧桂园建立了一个以职能部门纵向管理为主,大总部小地方的管理体系。职能部门一捅到底,直接管理所有项目的相关领域。杨国强本人直管建筑设计院和投资拓展部,其他部门由高管团队管理。地方每个项目公司大约派驻10人左右,同一省份的几个项目由1-2名大项目经理协调。

这种杨国强家长式的垂直管理模式,其好处是可以避免资源闲置,但问题是会导致双重领导。最后关于楼盘的大小事情总会落到杨国强头上。例如建筑、装修、园林等领域的相关公司的协调,也只有杨本人才能有效处理。批量生产,对于依然处于家族式管理下的碧桂园来说,显然还没到那个火候。

而李嘉诚在两个儿子成人之前,他没有安排任何一个亲属到公司里工作。他一开始就超越了任人唯亲的做法,广泛地聚集全世界的人才。李嘉诚的公司分布在52个国家,有20万名员工,其中包括为数众多的外国人。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完全是在职业经理人的运作之下,这些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外国职业经理人把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带进公司,对李嘉诚商业帝国的持续成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嘉诚能够完全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血缘为纽带的狭隘观念,这对华人来说实为难能可贵。李嘉诚认为,亲信并不等于亲人。他说:“在我公司服务多年的行政人员,有的已工作了很多年,有些更长达30年,什么国籍都有。无论是什么国籍,只要在工作上有表现,对公司忠诚,有归属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考验,就能成为公司的核心成员。”李嘉诚的亲信观,无疑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因此,李嘉诚自己曾经强调:事实上我是依靠西方管理的模式,不然也难发展到52个国家。但是其中做人的道理,我自己是中国人,是保留有我们中国好的文化,这个人情味永远都是存在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7596.html

更多阅读

萨达姆是近亲结婚吗?_Chicago 李嘉诚近亲结婚

侯赛因·萨达姆 (1937–2006)出身贫穷,他的父亲是Hussein AbidAl-Majid , 母亲是Subha TulfahAl-Mussallat(约1910-1982)。萨达姆的父亲在他出生前就死了。所以根据习俗,萨达姆的叔叔娶了他的母亲(有些像过去满蒙婚俗)。萨达姆的童年过得

告诉你什么是寡头——李嘉诚秘史 李嘉诚看什么书

李嘉诚并非“白手起家”,是凭借妻子和岳父一家起步的李嘉诚只从他自己的公司拿点象征性的工资,但他每年却有上亿元的分红,在香港的法律下,分红是不用缴税的。李嘉诚总喜欢说自己是教师的儿子,其父1940年身无分文来到了香港。长江集团官网

长实赵国雄回应李嘉诚卖楼:早已不投内地地产,房价极可能跌

【注:必须要承认,李嘉诚在地产领域已经老成精了。公司注册地迁到开曼群岛,也算是正式跟香港说再见了。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正在逐步转移离开香港这个弹丸之地。香港,快无药可医了。祖国大陆崛起,上海正在替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香港,迟早

李嘉诚:内地是香港最大靠山

李嘉诚:内地是香港最大靠山“我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很浓厚。”昨天(26日),香港富商李嘉诚出席旗下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业绩发布会,不可避免地被问及近来敏感的政治话题。李嘉诚认为,内地是香港最大的靠山,如果没有自由行,股票

声明:《杨国强大女儿是智障 金融危机后 李嘉诚杨国强PK经营策略》为网友癫狂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