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学而思,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免费试听,课堂上家长都可以旁听,不满意按比例退费,这让家长们免除了后顾之忧。
师资,是办校的“硬件”之一,学而思的教师资源也和很多学校不一样。除了一半有经验的在职老师,还有一半是学而思精挑细选的名校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在我们之前没有学校敢大量用年轻人来授课,”张邦鑫肯定了在职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但也表示没有经过专门师范训练的年轻人,经过学而思的专业培训后,往往有令人惊喜的表现。
学而思的培训选拔非常严格,学历、教学经验固然重要,能力、教学质量、负责程度尤被看中。在初试中,这些未来的学而思教师先要成为学生——答卷做题,考官会根据解题思路、结果进行判断,10分钟后要求应试者开始试讲,考官在手中的表格上依次打分,包括声音、手势、思路、讲课的激情、互动、提问、微笑、板书等。
学而思的面试淘汰率很高,只有很少人能进入复试。初试和复试之间,学而思还会安排通过面试的准教师听几节课,做几次培训。培训完后学科领导人会在复试中听应试者讲课,评定星级、考核,开会讨论录取。
办学初期,张邦鑫还亲自督导并给予新老师鼓励与建议。一位老师的试讲他竟然听了11次,在不断加强训练没有问题后才允许其上岗。对于普通话不利落的老师,他还建议每天半小时朗诵,含颗花生,锻炼口齿。
在学而思,评定教师的教学质量,标准也很严苛,除了学生的分数还有家长的评估。有位家长在奥数网留言:“奥数网之所以能办得这么好,跟它对老师的要求,它自身的生存、竞争压力是分不开的。我就见过两个老师,因为课讲得不好,在遭到家长投诉后被开除了。”
成长期的师资和管理能力之痛
学而思盛名在外的口碑,带来的是企业的迅猛成长,也给张邦鑫带来遗憾与烦恼。因为企业的发展过快,学业不能兼顾,张邦鑫在今年上半年不得不做出“退学”的痛苦抉择。
“企业小的时候,是创业者自己的;企业做大了,是社会的。做这一行,我的初衷也只是解决生活费与家庭支出。但公司发展到现在,有将近300名教师,500个家庭,1万名在校生,我不能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
张邦鑫表示,目前不急于扩大规模,目标主要是使教学模式更加优化,教学质量更加有保障,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优质的教育。在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保障品质的情况下,会采取建立连锁学校的方式进行扩张。
谈及借助资本力量进行快速扩张,张邦鑫显得很谨慎,“我们考虑过融资,也有人给我们介绍过,但是我们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一方面学校资金流比较充足,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目前规模还不够大,处于高速发展期,融资相对吃亏。”
张邦鑫在谨慎小心的规划自己的教育版图,他认为专心把一件事做好已属不易,暂时不会考虑扩大业务范围,当然也不排除如果有合适的对象会考虑并购。但会与当下很多公司的并购不同,他看中的不是企业目前的规模和业绩,而是企业的负责人及管理团队。
张邦鑫也并不讳言学而思正面临很多问题。首先,优秀师资不足正成为学校的发展瓶颈。其次,作为企业管理者,学生物的张邦鑫已经意识到个人管理能力的增长滞后于学校的发展。虽然组织结构在不断调整,高级管理人才也一直在补充,但相对于学校的迅速发展依然显得捉襟见肘。另外,执行力与服务滞后问题也亟待解决。
这一切,让这位年轻的创业者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下一步应该怎样走?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7月初,带着管理上的这些困惑张邦鑫报考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希望通过系统学习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把握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育伴随一生,文化改变世界”。从农村“考”出来的张邦鑫,比更多人更能真切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学习和思考是他每天的主要工作,创造财富的同时是能够帮助更多年轻学子获得快乐。张邦鑫最近最重要的决策就是:学而思每年要向社会捐助建立一至几所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学习改变命运”、“思考成就未来”。
张邦鑫个人档案
1998~2002年,就读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2年,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硕博连读
2003年8月至今,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