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侨商创业故事:从中专毕业生成为董事



系列专题:毕业生就业问题

上午十一点,阳光正好。南京路华侨大厦的落地玻璃窗前,衣着时尚、言谈风趣的富士集团总经理朱立人向记者娓娓道来自己的创业史。也曾有过坎坷、也曾有过踌躇,但这一切,对于生性乐观的朱立人来说,成就的是一部更加丰满、精彩的人生。朱立人以自己的学识和眼光,成为天津“海归”经理人中的代表人物,同时也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财富观,诠释着一位侨商对家乡天津的拳拳赤子之心。

回乡圆梦

对于朱立人来说,天津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他实现梦想的地方。

1987年,中专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朱立人,在姑姑帮助下远赴日本留学。刚刚踏上这条异域求学之路,朱立人就暗暗和自己较起了劲。在日本已定居多年的姑姑表示愿意为他提供生活保障,只求他一心完成学业。可朱立人从天津到日本第二天就开始找工作,此后的学费和生活费没有再向姑姑伸过手。外表随和的朱立人,其实是骨子里要强的那种人。短短两年时间,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同时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被日本一家跨国公司聘为总部雇员。“我在公司干了半年就转为正式社员,而日本雇员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凭着勤奋好学和扎实的工作业绩,朱立人很快在职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日本社会得到了承认。

当得知自己供职的公司要投资中国市场时,时刻牵挂家乡天津发展的朱立人经过充分准备主动向公司董事会提出了以天津为落户地的建议,他的建议内容科学、详尽,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说服了公司高层。并作出决定,由朱立人作为公司代表实施投资天津的计划。那一刻成为朱立人人生的一大转折,他踌躇满志踏上久违的故土,回津创业。 

上个世纪90年代的天津,百业待兴,朱立人一时被家乡的巨大变化所震撼。“回家”后,他一刻也没有停闲,很快融进了新角色。“我最初回来时做服装加工和国际贸易。天津是传统服装纺织基地,根据这一优势,我向总部申请把和服来料加工项目搬到了天津。一批批面料精细、做工精良的和服经过天津能工巧匠之手,返销日本,深受欢迎。我还把一些天津口岸的特色商品引到了日本,比如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天津甘栗’。”以天津为大本营,朱立人做起了中日两国贸易的使者。

40岁以上的天津人记得,国际大厦37层,曾经是当年天津的美食地标,这个把餐厅开到天津写字楼顶层的人,也是朱立人。1994年,看到当时天津餐饮市场无法和国际化接轨,朱立人决定引进外资进入天津的餐饮市场。由于当时朱立人经营服装加工和国际贸易项目发展很稳,日本总部对天津市场感觉非常好,同意投入资金参与天津餐饮市场的开发与建设,并全权委托朱立人负责项目实施。“当时食为天成为来津外商就餐的首选,我们的厨师都是从日本和香港地区请过来的,给天津餐饮业吹入了清新之风,不少外商对我说,‘你这里就是我的食堂’。”尽管后来合约到期,由于种种原因食为天终止了经营,但回想起当初高朋满座的情景,朱立人意犹未尽。

回津不到三年的时间,朱立人成功为天津引进外资9000万元,先后开办了“食为天”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等三家独资和中外合资大型餐饮酒店、公司,开外商投资天津餐饮市场先河。

转战商业地产

随着事业的发展,朱立人在国内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参股海外公司经营,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实力,他获得了澳大利亚的永久居住权。1996年他吸纳海外资金,成立了中外合作企业天津富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任公司总经理。朱立人利用与国际大公司的交往,不断拓宽为天津吸引外资的平台,从国际贸易、餐饮业扩展到商业地产。

缘何涉足商业地产,这还要从朱立人和日本三越百货一次没有成功的姻缘谈起。“当时和平区政府领导希望把外资商业引入到天津,进驻滨江道,提升百货业档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通过日本公司总部和日本著名零售商三越公司取得了联系并逐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我们在滨江道收购了当时的区属企业云裳商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津三越,等待日本三越进驻。后来由于特殊原因,原定计划搁浅,日本三越最终没有落户天津。 ”

有所舍弃,方能保存实力。一年半后,朱立人退出了自己当时并不擅长的百货行业。尽管昙花一现的天津三越没有给当时的消费者留下更多的印象,但这段插曲却深深影响了朱立人的创业轨迹。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反思这一年多的得失,朱立人决定集中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商业地产行业。朱立人回忆自己当时的想法是:“尽管最终没有合作,当时三越的经营模式却给了我很大启发,三越公司的业务包括两个部分——三越百货和三越不动产,两者有机结合能更好地满足日后经营业态的需要。我想,既然搞商业经营当时对我来说很困难,我就先从商业硬件配套——商业地产做起。 ”

 天津侨商创业故事:从中专毕业生成为董事

涉足商业地产,对朱立人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也为他今后的业务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从2000年开始,朱立人的业务开始有了调整和转变,商业地产成为发展重心,一些新的合伙人也陆续加入。国际著名的法国百富勤投资公司,在无数次直接派员谈判和考察之后,决定与香港一家投资公司一起与朱立人合作,于2001年组建天津百富勤投资有限公司,并由朱立人担任执行董事,参与天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商业江湖中,企业掌门人的性格注定要融入他所创立、经营的企业中,这一点在商业地产行业表现尤甚。纵观朱立人在天津已建的商业项目,例如南京路华侨大厦、滨江道米来欧商厦,从外观设计到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朱立人都精益求精。“要做就做最好”在其商业地产设计运营理念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魅力天津”的魅力

把地产和零售业并轨,把它做大做强,这一直是朱立人的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也一直在努力。

在天津市和平区滨江道商业步行街与河北路、哈尔滨道、河南路四围宗地内,朱立人正在筹划自己新的商业项目——魅力天津。此项目设计现已全面展开,预计2008年年底开始土建,2009年年底之前一期完工。项目整体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百货商业5万平方米、另外5万平方米是一栋精装酒店式公寓和一栋现代商务酒店。

滨江道商业步行街的百年历史和超旺人气是独一无二的,有着其他商圈不可比肩的优势,但同时商圈内百货业林立,竞争激烈,花开花落几经变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魅力天津”商业项目如何做到后发制人?

朱立人的答案是:一个好的商业项目既要继承历史文脉更要有所创新。在深入研究滨江道商业历史之后,朱立人给了“魅力天津”一个不一样的定位,以引铺入店的模式,让消费者在这里找回“逛街”的感觉,同时加入更多令人惊喜的国际化元素。“消费者在这里可以慢慢地逛,每个街区都有不同的风格和混业经营的发现乐趣。同时在10层的空间里我们设了两部直达电梯,可以直接把人带上5楼。仅一部电梯的造价就达600万元。在硬件上,我们完全和国际接轨;在经营上,关键是‘卖什么’。”此时的朱立人在经历三越事件后,已经深谙零售业的游戏规则,他把重点放在了引进优质品牌上。为了把一些国内优秀品牌引入到天津,朱立人不仅委托了专业的顾问公司,而且从半年前开始“魅力天津”租售部门已经把部分人员派驻到上海、广州等时尚信息发达的城市做品牌信息采集和沟通。按照朱立人的说法是,在进驻店铺的选择上“魅力天津”对客户的挑选非常严格,不是谁都可以来的。为此,他们不惜更大的投入,例如给对方更优惠的租金,把更好的商户吸引来。术有专攻、业有分工,朱立人计划项目建成后请一流的物业公司对商业、酒店、公寓分别进行管理,将“魅力天津”打造成代表天津高品质生活与休闲品位的时尚地标。

避免重复滨江道现有的“多”,努力营造滨江道所缺乏的“少”,做差异化经营。 朱立人认为,作为一个有眼光的投资人,目光一定要放远,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低水平重复,提高商业项目的附加值和持续发展能力。这就是朱立人创新“魅力天津”项目所思考的“多少”“远近”之辨。

侨商重“情商”

相信见过朱立人的人,总会被他的热情所感染,他乐观豪爽,对家乡的发展信心十足,多年的海外经历赋予他的信用理念和对于市场规则的熟谙,让他在引资和不同的经营领域游刃有余。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毅然选择回津创业,朱立人对家乡的挚爱之情可见一斑。朱立人这种挚爱是会“传染”的,“原来我在国外的朋友很少知道天津,现在没有人不知道天津。”朱立人无论走到哪里始终在向各路的投资者宣传天津,介绍天津。

朱立人积极参与天津市侨商会的组建工作,并担任了侨商会副会长,围绕发展天津经济,他积极构架银企桥梁,为金融界与侨商会会员单位搭建交流、互利平台。在他的感召下,由台湾著名大企业组成的“台湾工商企业联合会”、日本中华总商会等一批海外知名商会和华商组织都表示出对天津的浓厚兴趣及投资意愿,相约组织会员来津考察、寻求商机。鉴于他大量凝聚外资和侨资的重要贡献,2004年,朱立人被国务院侨办、中国侨联联合授予“全国先进归侨侨眷”荣誉称号,2005年,经国家和天津市有关部门的举荐,朱立人当选中国华商联谊会副会长。

朱立人对家乡的发展一直有一份责任感,并热衷公益事业,这在以“利”为重的商业社会中显得弥足珍贵。在海河改造的过程中,“冠生园”、“正兴德”等老字号由于店铺被拆迁,有1000多名职工暂时没有了工作。为了帮助区政府安置这些职工,让这些老字号能够发展下去,朱立人把“魅力天津”项目一层1000多平方米面积的黄金商铺以成本价格卖给这几家老字号,解决了员工的就业问题,也使天津的特色老字号能够得到传承与保留。

朱立人常说:“作为新一代华侨只有更好地发展好企业,做好公益事业,才能真正发挥侨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7443.html

更多阅读

老照片图文故事:从1942年2-3月的这张老照片谈起

老照片图文故事:从1942年2-3月的这张老照片谈起1942年2月途经一分区时,左起:布朗基、唐儒、罗元发、傅莱、杨成武、林迈可、李效黎在周庄一位朋友及时提醒我说,其实为第一座狼牙山烈士塔留下了影像记录的,还有

餐饮创业故事:卖煎饼的学问

餐饮创业故事:卖煎饼的学问我在北京一家写字楼内上班;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会在12点以后回家。经过一晚上的工作;肚子到12点就开始叫了,不得不买点夜宵充饥。昨天晚上;我偶然发现公司附近楼下的一个推车买煎饼的生意特别好。卖煎饼的人是位2

张果喜的创业故事:从普通农民到亿万富翁

1993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用张果喜的名字命名。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张果喜演绎了从一个普通农民到时代弄潮儿的人生传奇。    1973年,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农具修造社行将倒闭时,年仅19岁的农村学徒工张果喜大喊一声:“

梁波网店创业故事:从500元网店做翡翠生意到月入19万

从500元起家,到现在每月19万左右的销售收入,梁波的翡翠生意越做越大,他从第一天网上开店开始,便定下了要把这门生意做大做强的目标。现在梁波不仅有国内买家,而且有几个国外的大买家,做起了跨国贸易,10%的收入毛利率比国内高出一大截。  

小本创业故事:从500元创业到月入19万

从500元起家,到现在每月19万左右的销售收入,梁波的翡翠生意越做越大,他从第一天网上开店开始,便定下了要把这门生意做大做强的目标。现在梁波不仅有国内买家,而且有几个国外的大买家,做起了跨国贸易,10%的收入毛利率比国内高出一大截。  

声明:《天津侨商创业故事:从中专毕业生成为董事》为网友丅约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