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都何鲁敏:我们的创业就像励志韩剧(一)



在中国人均GDP才290美元的20年前,因为看不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知识分子何鲁敏决定创业了,他把目光瞄准了空气加湿器。但当时没有多少人愿意买这个“奢侈品”。何鲁敏感叹,“太前瞻了不一定是好事,可能会遇到许多倒霉事。亚都就是不断地遇到倒霉事,再遇到机会,就像青春励志韩剧一样,亚都终于伴随着中国的GDP一起成长起来了。”

20年前,何鲁敏从事的领域比较冷门:加湿器、净化器。这个产业在国外叫IAQ,即室内空气品质行业,也叫GDP行业。它的市场容量和人均GDP呈正比例关系,一般人均GDP在4000-5000美元的时候,这个行业才会出现比较大的增长。

1987年,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何鲁敏,谢绝日本方面的高薪挽留,带着9箱技术资料回国。本可以进入国家科技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何鲁敏谈起他的创业理由,多少让我们有点哭笑不得,“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办企业,也纯粹是偶然,那个时候办这个企业是有点赌气,因为我念这么多年的书,一个月只挣62块钱,还不如门口卖茶叶蛋的老太太。”

于是,在人均GDP才290美元的20年前,因为看不惯“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知识分子何鲁敏决定创业了,并把目光瞄准了加湿器。

但知识分子创业往往太理想化,因为太前瞻了,何鲁敏的创业一路磕磕碰碰,不断地遇到各种倒霉事,好在抗挫折极强的何鲁敏一路坚忍不拔,终于守得云开日出时。

如今,亚都不仅坐稳了国内同行业老大的位置,也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空气质量独家供应商,据说,作为空气品质设备的供应商在奥运史上还是第一次。何鲁敏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亚都要在五年内做全球老大。

55岁的何鲁敏空闲时也会看看韩剧,他感慨自己的创业就像是一部青春励志剧,“在中关村(爱股,行情,资讯)这条街上,亚都是很有名气的,人家叫我们常青树,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中国民营企业很典型的事情,我们基本都经历了。非常幸运的是,亚都在所有这些挫折面前都没有被打垮,而是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成为了行业的旗手,这就是我们一笔很宝贵的财富。” 

知识分子创业遭遇市场当头棒喝

如果外国也有户籍制的话,何鲁敏可以算是一个地道的“老外”了。出生于保加利亚的何鲁敏,5岁的时候才随父母回到了北京。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一声“上山下乡”的号召,把还在上初中的何鲁敏送到了山西一个偏远的小村庄。插队5年,他以坚强的毅力自修了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就连《资本论》都通篇研读过,几乎每个春节都是在煤油灯下伴着书本渡过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何鲁敏考入了清华大学;1985年,何鲁敏作为公派人员赴日本留学。两年后的春天,他谢绝了日本方面的高薪挽留,带着9箱技术资料回国了。1987年年初,何鲁敏同另外两名归国的学者一起,创办了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北京亚都建筑设备制品研究所。

当时,创办企业的5万元资金是以年息25%借来的,在“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情况下,租了北京钟楼下的一间仓库做办公室,大门正对着钟楼,每天打开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钟楼。

说起这段经历,何鲁敏还道出了亚都的一个典故。亚都之所以名为“亚都”,是因为当时租用的办公地点就在钟楼下面,“天安门是首都的象征,而钟楼在天安门后边,故为亚都!”

有了好名,有了好地,有了第一笔资金,还差什么?当然就等着出成果了。但是一个民用新产品的面世,不仅要经历产品的开发与研制,还要把产品推向市场。亚都民用加湿器问世的时候遇到了莫大的考验,尽管费尽心机想了无数个办法,可是过惯了干燥生活的老百姓就是不接受加湿器,当时690元一台的民用加湿器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似乎有些奢侈。

“创业之初,我相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个企业中没有比技术更有用、更值钱的了。后来我发现不完全是这样的,技术先进,并不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先决条件。”面临实际困难后,何鲁敏才意识到市场经济是复杂而冷酷无情的。

一场危机公关让亚都幸免于难

由于加湿器在国外是很常见的家用小电器,在日本呆过两年的何鲁敏最终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向住在中国的外国人推销。于是,何鲁敏调动了所有的销售人员进入使馆区或是向使馆发信,直到最后一家——一向从不使用别国产品的日本大使馆也用上了亚都的加湿器,亚都终于成功起步了。

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召开前夕,亚都迁入中关村,重新注册了公司,公司从研究所更名为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也进入了亚运会场馆。

一切似乎都还算平稳。但不久,一件倒霉事向亚都袭来。1990年年底,《北京晚报》登出一篇题为《加湿器也会致病》的文章,说污水加湿可能导致过敏性肺炎。

“这篇文章一出来,肯定对销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何鲁敏对这个打击记忆犹新,“当时我们非常着急,如果处理不当,亚都在亚运会上创造的影响力将烟消云散,并可能因此不得翻身。

几天后的《北京晚报》同一版面登出这样一条广告:“为什么亚都超声波加湿器配套生产了净水器?为什么亚都公司向公众推荐使用净水器?如果亚都人的确有商业推销之嫌,请您务必留意1990年12月31日《北京晚报》科学长廊专刊中许先生的撰文,如果使用不当,超声波加湿器也会致病。”

聪明的招数化解了一场危机:任何东西使用不当,当然会出问题。如此一来,不仅平息了各种对加湿器不利的议论,而且进一步突出了亚都加湿器配套齐全的优势。这一招,是中国著名公关专家王力先生的妙笔,被何鲁敏总结为“化患为利,借势反弹”。

之后,借亚运会奠定行业领先地位的亚都终于可以“一飞冲天”,但是与此同时,一个更大的风险却正在向何鲁敏走来。 

多元化发展打乱上市计划

何鲁敏介绍,加湿器这个行业,在国外叫做室内空气品质行业,也叫GDP行业。它的市场容量和人均GDP成正比,这个特点也导致了它的成长期是很缓慢的。以亚都为例,第一年的销售额只有26万,2006年达到6亿,用20年的时间才翻出来2000多倍来。

由于销量很难迅速做大,何鲁敏便想到了多元化。“在我们之前的发展过程中,我也看到有些行业赚钱更容易、也更快。大家在一块儿商量,说能不能搞点更赚钱的买卖呢?这样促使了我们大概从1995年、1996年开始,尝试了其他行业。包括做过房地产、餐饮业、保健品,早期也介入过空调行业等等。”

 亚都何鲁敏:我们的创业就像励志韩剧(一)

在多元化的同时,亚都还启动了上市计划。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管理的漏洞暴露出来了。“创业初期,在职工股的分配上,公司是没有预先约定说谁在里面应该占多少份额,公司长大了,再来分配矛盾就多了。因此队伍就开始分裂,甚至出现了匿名信等问题。”

经过反复权衡,1998年,高速发展的亚都撤消了上市计划,随后陷入困境之中。由于上市计划落空,参与私募的机构纷纷要求退还资金。

同时,尝试了两年的多元化之后,何鲁敏感觉到越来越力不从心。第一是资源被分散了;第二是人的精力被分散;第三是队伍也被分散了。“我们在全国有很多的子公司,但看不住它,平时它们都赢利,1998年我想收回来的时候,一清盘,发现每个子公司都亏损。”此时的亚都危在旦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7440.html

更多阅读

黑龙江省大学生:我们的创业从校园起步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撑起地球;学校搭建平台,我们就能精彩创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创业新措施的支持下,把虚拟的创业梦想变成现实。创业的路上,他们虽走得艰辛,但却很充实……近日,记者走进当地

刘永行:我们的创业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

由当代经理人杂志社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等主办的2006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于2006年5月20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创新成长,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企业和领袖精神。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论坛。以下为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

何鲁敏:用快乐影响亚都的每个人

 ▲▲▲理想主义者何鲁敏   何鲁敏出生于保加利亚,五岁时才跟父母回到北京。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初中生何鲁敏上山下乡到山西一个远离公路的小村庄。在那里,他做了五年团支部书记,自修完了大学的课程。后来,他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又成

何鲁敏:为什么要做赔本的买卖

·语录·   ◆把人笼统地分成两种:一种人是用生命去换财富,而另一种人是在用财富来换生命。   ◆想做成事业,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一个企业家如果不能够耐下心来,下决心做一件了不起的事,那就不能称其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何鲁敏:牵手奥运 应对危机

·个人简介·   何鲁敏,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197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现任北京市工商联常委,中关村昌平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会长,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1987年1月,何鲁敏从日本留学

声明:《亚都何鲁敏:我们的创业就像励志韩剧(一)》为网友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