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得合理化。台塑经营管理的理念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王永庆
在台湾,王永庆之名无人不知。
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小个子老人,如今已有88岁的高龄,但仍然活跃于台湾的企
业界,因此他被称为台湾的“常青树”企业家。在半个世纪里(台塑创办于1954年),他领导的台塑实业,从一家几度濒临倒闭的小公司,一跃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塑胶化工企业,业绩斐然。2004年,王永庆以28亿美元的资产位居台湾富豪榜首。
而与这些财富数字相比,更有意义的是:他是台湾的一根精神标杆。
他一生精力旺盛,极力倡导压力式管理,万事俱求效率,点滴追求合理,因此他既被誉为“神”,又被当成“魔”。但不管是“神”还是“魔”,人们都对他无比敬畏,因为他凡事都能做到以身作则。60多年来,他每天坚持早上4点钟起床跑步,不管刮风下雪,没有一天停过;50多年前,他是一个小学未毕业的差生,每次考试均在后10名内,但通过半个世纪的磨炼,他成为台湾最熟悉塑胶的专家,其间坎坷,万言难尽……
这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王永庆,这也是一个被誉为“神”的王永庆,神人之间,是50年的不懈追求——一个人活50年已是不易,50年只追求一件事更是难于登天。但王永庆做到了,因此,他成功了。
在“滴油骗锅”的生活中长大
追溯王永庆的成长经历,最后都会追寻到一个词,那就是“贫穷”,而这两个字,似乎也是大多数亚洲老一辈富豪的共同特性,李嘉诚如此,李健熙如此。分散在亚洲各地的华人富豪们,大多经历了贫穷而缺乏传奇的童年,但贫困却也让他们更早地独立,也更早地知道要闯出去。王永庆便是这样一个典型。
1917年1月18日,王永庆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县新店镇直潭里一个叫“情人谷”的地方。那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散落着数百户人家,家家靠种茶为生,兼或做点零工,虽然天天劳碌,却只能勉强度日。那时村里人大多靠吃稀饭过日子,王永庆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有一个小故事最能说明他们当时的状况:那时王家贫穷,只能自己种菜吃,可炒菜时又放不起油,不放油的菜根本不好吃,因此每次炒菜,王永庆的母亲都只放一滴半滴油,全家都知道,那是“骗骗锅”的,却也必须连人一起“骗”过。
童年的王永庆实在没什么特殊之处,甚至连多数同龄人都不如,因为自7岁家里人送他去读书开始,他每次的成绩都是班级后十名的,所有的暑假作业,也都是在返校的最后一天完成的。个中原因都在于那时的王永庆一心想的只是如何赚钱补贴家用。
15岁那年,他毅然决定离开家乡,独自出去闯荡。他来到台湾省嘉义县,先是在别人的米店做工,而后在16岁的时候,他作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创业决定:开米店。这一决定直接为他打开了一条创业之路,当然并非是在经济上,更多的是在经验上。
那时,米的生意不仅受到日本的控制,同时还有很多同行的竞争,但在一年多的卖米生涯中,王永庆敏锐地认识到了其中的关键之处——服务。他的米总是比别人的要干净,因为每担米他都要挑选过,把里面的石子筛选出去;他率先提出送货上门,同时记下客户的地址、家里的人口,甚至还有发薪水的日期,因为如此他便能准确地在客户需要米、又有钱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这样一个早期的数据库系统,使王永庆的米店生意蒸蒸日上。同时他还提出了一斗米只赚一分钱、半夜两点也送米等措施。当时,王永庆的米店成为当地的佼佼者,连受到政策保护的日本米店都比不上他。
米店开了10年左右,后来日本统治下的中国台湾实施了粮食统一管理的措施,王永庆的米店被迫关门。不过,这样一段经历帮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商经验,也直接促成了其日后创办台塑。
在台塑之前,王永庆办过砖窑厂、木材厂等公司,皆因当时身处特殊的历史时期,最后都无疾而终。不过王永庆也因此收获了两方面的财富:第一是经验。王永庆所办过的公司,在当时的同业中都是佼佼者,主要原因是王永庆比别人更勤奋,同时他又是个善于思考的人。比如在经营米店的时候,王永庆发现当时农家养的鹅都很瘦,原本养4个月能长到五六斤重的鹅只能长到两斤重,因为鹅也没有吃的。于是王永庆到处收购瘦鹅,同时还低价向粮食部门购买碎米杂粮、派人去捡农家丢弃的烂菜叶,然后做成混合饲料喂给瘦鹅吃。结果原本只有两斤重的鹅在2个月内能长到七八斤重,其间的利润自然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王永庆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失意之时,要像瘦鹅一样忍饥挨饿,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只要不死,一旦机会来临就能像瘦鹅一样,迅速肥大;而瘦鹅之所以瘦,原因并不在鹅,而在于养鹅的人方法不对。由此王永庆知道,经营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经营不善,问题不在员工身上,而在于老板的管理方法不当。
王永庆收获的第二个财富就是钱。通过经营米店、米厂、砖窑厂、木材厂,他在30岁的时候,已经积累了5000万元台币,这为他接下来更大的创业,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
从一无所知到塑胶大王
王永庆30岁的时候,刚刚是日本战败退出台湾的时候。经历了战争洗礼的台湾,百废待举。在美国的经济援助之下,台湾制定了第一个四年经济计划,其中将玻璃、纺织、塑料原料、水泥等行业列为重点支援行业,可获得美国的工业援助资金。
当时的王永庆连“塑料”两个字都不知道怎么写,而且一开始的项目也并非由他承担——政府先是交给一个化工厂的老板,在化工厂老板考察了日本、欧洲的同类企业后,发现以台湾的能力根本无法达到规模效应而决定放弃后,政府才找到当时来申请制造轮胎的王永庆。王永庆后来回忆时,还常念叨:“我是被糊里糊涂地骗到这行来的。”
1954年3月,王永庆成立“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将自己50万美元的积蓄全部投进去,同时还获得67万美元的美国援助资金,从而开始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塑胶大王”之旅。
1957年3月,台塑工厂终于建成投产,当时月产100吨塑胶原料,是全世界规模最小的工厂。同时期的日本或欧洲的工厂月产能达到3000吨以上,因此王永庆的产品根本没有规模效益可言。更糟糕的是,他还受到两个极其恶劣的因素影响:一是当时台湾的月需求量只有50吨,这意味着王永庆的工厂每月都会有50吨的库存;而更大的困难来自质量,当时王永庆生产的塑胶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塑料薄膜,再制成雨衣之类的日用品,但由于品质不过关,那些雨衣一穿就破,以至于当时的台湾人认为化学品都是骗人的。由此带来的严重连锁反应是,王永庆工厂生产的PVC粉,10个月都卖不出一吨,库存堆积如山。
王永庆四处求救,寻找工厂的出路,这时,有人为他指点迷津——建议王永庆开拓海外市场,因为当时台湾岛内根本无法消耗如此众多的PVC塑胶原料,走出去是唯一的出路。但走出去的战略也面临着重重困难,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规模:王永庆的工厂月产100吨,而当时日本已达到5000吨以上。数据差异背后,意味着成本价格的竞争力。于是,在决定了走出去的方向后,王永庆决定扩产——一方面增加工厂原料产量,同时也增开二次加工的工厂,自己消耗塑胶原料。到1958年,王永庆的工厂扩产1倍多,达到月产210吨的规模,但相较于国际上的企业,规模成本还是太高。王永庆再次决定扩产,并且力排众议地要大规模扩产。到1960年,王永庆终于建成了月产1200吨塑胶原料的工厂规模,加上台湾廉价的劳动力,台塑初具国际竞争力。
此时,王永庆两条腿走路的想法开始发挥作用。在积极筹备工厂扩产的同时,台塑也不断寻觅地点,开设塑胶产品二次、三次加工厂。1958年,王永庆成立“南亚塑胶公司”专做塑胶的二次加工,生产塑料胶布及胶皮,同时帮助台塑销售PVC粉。更大的举措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展开。王永庆的二次扩产计划完成后,产品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保证,于是他四处寻找合作伙伴,开设了卡林、新东等三次加工厂。一个塑胶王国正在不断成型,王永庆不再为产品销售而苦恼,库存积压的问题一去不复返。到1978年,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台塑集团的营业额突破10亿美元,一举奠定了台塑在世界上的地位。但王永庆有着更大的野心——他的目标不再局限于岛内,他的视野在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