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研究80后
成名的代价,早在危机之前
“成为别人意淫猜想的对象”
2006年3月,戴志康成为那期《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同时出现在当期杂志头条中的还有另外三个年轻的伙伴。“当盖茨50岁、杨致远40岁、陈天桥30岁,这些‘80后’极客(Geek,意指具有极强技术能力的人——编者注)已准备跳上商业舞台。”杂志封面上的这段话解释了为何要关注他们。
2006年5月14日,央视的《对话》栏目把他们四人请上演播室。5月15日,《经济半小时》采访了茅侃侃和李想。
太过年轻的年龄和太快取得的财富,让他们成为人们眼中的传奇。对传统教育道路的背离,又让他们受到最严苛的审视。
高燃在四人中最先尝到这种滋味。
“2006年的10月19日,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高燃向记者讲述了他最为难忘的一次演讲。那天在中国传媒大学,是高燃全国高校巡回演讲的最后一场。高燃接到电话,让他回杭州参加临时召开的董事会,高燃没有回去,他已经知道了董事会将正式决定让他离开MySee。
“就在董事会开会决定让我离开MySee的时候,我正在讲台上讲得兴高采烈。这个画面想一想挺有意思的。”两年多以后,高燃回忆起当时,面带笑容。
2005年2月,高燃和当年的清华同学邓迪合并了公司,创立MySee.com。“是MySee给了我这么大的名气,我当时的心情你可想而知,可以说是倍受煎熬”。但是在接下来的演讲过程中,高燃却可以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完全沉浸在鲜花和掌声中。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子问他:“高燃,你会找一个明星做女朋友吗?”他很快回答:“你会成为一个明星吗?”“我会。”“那我也会。”
高燃的离开在IT圈和创业圈里引发了轩然大波。当时MySee给出的官方说法是:公司人事变动以及产品队伍重组是为适应市场需求,原总裁高燃以身体健康为由,将于11月1日离任。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猜测。有说高燃烧钱太快让投资人不满的,有说是视频业务在中国水土不服的,也有人把原因归结为商业理念的冲突。
高燃在2006年选择沉默,2007年他对媒体说,离开是因为自己对视频失去了兴趣。在还有几天就进入2009年的时候,他告诉《青年周末》记者,是因为理念的冲突。但他并没有往下细说。
高燃说,现在的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所有问题都诚实地回答”,而会选择性地回答,比如涉及公司商业秘密的,还有个人的隐私,以前傻乎乎地说自己的女朋友,现在不会说了,不只是我自己觉得不太好,很多人也认为那样不好。
被冠以“混世魔娃”的茅侃侃也深有感触:“我们说话会更谨慎了。随着过程,会慢慢意识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见你好的时候都好,一旦有了一些变动,有了一些可被大家意淫猜想的事,就很容易一边倒。比如高燃从原来的公司退出,还有大家在意淫李想会把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卖给谁……诸如此类。恨不得包括你要找个什么样的女朋友还有人管,我去不去夜店,喝不喝酒关你什么事啊!”
只顾自己,责任感缺失?
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这场人间灾难造成了数万同胞离开了我们,这场灾难也让无数的家庭忍受着让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而三位80后的形象人物,近期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有点失望。
高燃:人间蒸发!一直都没有消息!更别说去献爱心了,十分鄙视……
李想:捐款1000大钞,这与其天价的家资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对其无语……
戴志康:到灾区转了一圈,与王雷雷低调震灾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令人失望…… ——Donews论坛网友
李想们的成名让大家开始在正视,“80后”在加快速度攻城略地的同时,并不太顾及他人。“缺乏责任感”被冠以“80后通病”,被很多人认同。
2008年的大地震,他们究竟做了什么?是否真的缺乏责任感,让人失望?
戴志康是四人中唯一一个去了灾区的。5月14日晚上,还在北京的戴志康看到电视里播出了成都当地的出租车司机无偿地到处拉伤员,脑子里就萌生了拿上铁锹去救人的想法。很快,他接到奇虎总裁,也是公司投资人周鸿祎的电话,问他去不去救灾。那几天,正是Discuz!软件要推出新版本的关键时候。戴志康还是带上公司的一位副总,5月15日登上了飞往成都的飞机。
一直认为自己很理性的戴志康这会儿一点也不理性了。他并没有带上多少物资。“人都死了怎么理性?当时我们真是想去救两个人出来,因为从自私一点的角度,就是当你老了的时候,你想想这辈子我救出过两人来,那两人还都活过来了,你会觉得挺值得怀念的一件事情。”
到成都的第一天,戴志康还拿着相机拍照。“你知道吗?我去的头一天感觉上有点像灾难旅行者,一会儿看那边来了那么大一军车,一会儿看到那么大一片废墟……但是第二天,基本上所有人都不带相机了,那时候明白了,你不是来猎奇的。”
戴志康最原始的英雄主义情结到最后也没有实现。他没有救出一个活人,只是帮忙挖掘尸体。让他说说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他想了想,说的也不是尸体遍地的场景。“我们在一个房子的废墟里看到一个小孩的高考准考证,就是今年的准考证。那一片房子都没了,弄不好小孩在里面已经死掉了。还有散落在大马路上的一些影集、锅碗瓢盆……特别私人的生活,一下子没了。”
戴志康他们住在楼房里,这在很多当地人看来简直不要命了。“我们没顾上带帐篷去。总不能跟灾民一起挤帐篷吧?就算没救出人,也不能给人家添乱。怕?害怕就别去现场了。”戴志康说。
在灾区待了5天之后,戴志康回到北京。接下来的一个星期,他根本就不想出门上班。“往大了说,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太大震撼了。回来以后就觉得,我们在城市里待着,经常抱怨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了。我要是现在让所有员工到楼下扫大街去,保准一堆牢骚。但是在当时,不论是当兵的还是志愿者,只要力所能及干点事,什么抱怨都没有。”
当记者跟他提起有人说他们四个人在地震中的表现不好时,戴志康并不以为然。“是,李想就捐了1000元,但他那时候口袋里真的没钱。有钱是公司的钱,他能随便动吗?救灾不是比阔,写这个博客的人肯定没去过现场,去过现场就不这么说了。”
媒体塑造了我们 误导了年轻人
刚刚过去的年底,有人开始盘点“80后CEO”,李想、茅侃侃、戴志康、高燃都以超过一亿的身家上榜。
但是当谈到“亿万身家”这样的词,这些年轻人都摇摇头避开了。他们对身家并没有明确的概念,“那些是公司的钱,不是我的。”茅侃侃说。但是,很多年轻人只记得诸如“2小时融资3亿”的传奇,然后,希望这样的传奇在自己身上上演。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考虑自己创业。“四剑客”无一例外的被很多人当做寻求第一笔投资的最佳人选。
“你看我们公司像国企吗?”
“像。”
“对喽!给不了你钱!不归我管这事儿。”
茅侃侃指了指办公桌上摆着的火箭模型,一来一往地给记者演示了一番他通常怎么“打发”来要投资的“创业者”。
戴志康则给找上门来的人下了个定义:“他们其实是抱着一个追星的态度来找我的。一个会追星的人,首先你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在很多商业决策上会有问题的。”
高燃则告诉记者,“这样的人每周都会有几个,他们往往都很坚韧,70%的人会把我们四个全找一遍。”
在茅侃侃看来,媒体对他们“四剑客”的塑造,很大地误导了年轻人。“大家好像都看到我们凭借什么创意,什么智力,什么点子就弄来了那么多投资,但没有人知道,李想自己的公司,盈利能力一直就很不错,他融资是为了扩大规模,为了股权结构更好,为了有机会能上市;戴志康现在不赚钱,但融资之前是赚钱的,是因为投资方有要求,要用免费的东西去扩大市场份额;高燃是因为当时大家都热衷于炒作视频这个概念;我自己,且不说根本没有‘2小时融资3亿’这一回事,而且没有人知道之前我自己投了100万进去。”
“媒体更喜欢宣传一些偶然性的案例。其实创业也是就业,只是职位不一样,但是现在大家都把创业当成逃避就业的途径。很多人连老板都伺候不明白呢就创业,想着人家来伺候自己,这哪儿行啊!” 茅侃侃说。
不管怎样,还是有很多人企图复制他们的成名之路。就在2009年刚刚到来的时候,过去的一年里被炒得发红的“21岁美女总裁”董思阳被媒体爆出许多信息造假。
“我们是不可复制的,但我们也不是假的。吹出来的泡泡总会破掉。”戴志康说。
说不清是因为媒体老把四人放在一起说事儿,还是互相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李想、茅侃侃、戴志康、高燃自打2006年开始就成了好哥们儿。
茅侃侃在博客里经常会写到“老李”、“老高”、“老戴”,会贴一些大家一起为杂志拍的照片。2008年4月30日的博客里,茅侃侃贴了一张四人的合影。这是2006年5月15日,他们做客央视《对话》节目时拍的。穿着统一的服装,手插兜摆着酷。“虽然我们记不住到底哪天大家认识的了,但是这一天四个人估计都忘不了。”
最近一次见面是一个月前,但这次茅侃侃缺席了,他正在昆明出差。“哥儿几个见面就是喝酒、扯淡,不谈工作。”茅侃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