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90后员工如何管理 当80后员工向我们冲来(一)



系列专题:研究80后

他们宁愿失业,也不愿容忍自己的价值被忽略

他们崇尚参与,而不是自外而内的灌输与命令

他们是80后

一个2.4亿人的部落

你可以不理解他们,却不可以视而不见

你可以不欣赏他们,却不可以回避

因为他们是新世界(行情论坛)的开启者 

开篇:难以理解,但无法回避

一个全新的世界已经开启,未来的管理者做好准备了吗?

“Lookat you,man!你一年赚的钱还不如我一个月赚的多,凭什么面试我啊?”

为了防止这句话脱口而出,周明干脆不去看面试官的脸。周明出生于1983年。与他同时代出生的年轻人们正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

此刻,眼前这个中年家伙,正审视着周明的简历。他用胳膊肘支撑着身体,斜倚在桌前。

“你觉得你有什么优势?”中年家伙问。

“我没什么优势。”嫩小子脱口而出。

他面试纯粹是为了安抚妈妈与日俱增的不安。毕业两年了,还没有正式工作。但他心里惦记着的是股票。他专门狙击寂寂无名的个股,斩获颇丰。

不久,周明得到消息:面试通过!这家石油公司认为“小孩挺实在”。但他放弃了。

“这家公司真逗,我对他们其实没什么价值。”他不想仅仅为了宽慰妈妈的心和形式上得来不易的工作机会,就到这家公司虚度大好时光。

周是个典型的80后,据估计,仅在中国的城市里,像他这样的群体大约有2.4亿人。未来3~5年,他们将成为多数公司的主力员工。

面对80后,管理者们有些手足无措

这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对粮票和自然灾害没什么概念,对动荡的认识仅停留于想象,他们闻不到芫荽散发的脉脉香气,取而代之的是汽车尾气,但他们有供他们任意驰骋的网络原野。

他们既拥有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欲望,又具备如同美国西进运动中依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创业精神,接受比前辈们更为良好的教育。

他们占领了网络媒体和电视频道,成为体育、娱乐乃至文学领域的新领袖,而整个社会—无论不屑或褒扬,都不得不身处这个语境之中!

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们不尊重“规矩”,只关心个人发展和自己的评价标准,对“是”和“非”的态度也不明确,还有,他们“目无尊长”!

你可以说他们是“草莓族”、“我字当头的一代”、“垮掉的一代”,你也可以指责他们,但却不能对他们视而不见!他们将是你明天的面包、工作、职位的买单者和签字者,是老板和管理者们命运的决定者!

而他们惹起的麻烦,才刚刚开始。面对他们,不少老板和经理人开始感到困惑甚至恐慌,甚至仍然没有找到哪怕是和他们对话的方法!

最近几个月,在深圳和北京都出现专门针对经理们管理80后的培训班。尽管培训内容并非那样有针对性,却吸引了为数不少的报名者。

“当‘新新人类’在近两年加入广东企业后,发生了严重的管理问题,他们的性格表现与传统企业用功管理产生了剧烈的碰撞,人员大量流失、员工结队跳槽、结果是原来的管理者不会玩儿了。”“80后员工心智管理”课程的讲师张一铭说。

万科集团一位负责营销的高管也感到了这种恐慌。这几年万科持续从高校招收应届毕业生。

“我自己生于70年代,管理过50年代和70年代的员工,从来没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差距,但出生于83、84年的员工与他们有着巨大的差异,我觉得以前的管理经验要清零,重新开始。”他感叹道。

跨国公司的中国部门也开始在行动。包括宝洁、联合利华、摩托罗拉、IBM在内的一批公司,最近都开始研究针对近年新晋员工的管理方式。

非盈利组织也被波及到了。为了缓解80后大学生带来的高校管理难题,江苏的一位高校辅导员通过开博客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媒体热炒的周萌萌事件之后,一批80后的“问题运动员”让体育管理部门开始反思年轻运动员的管理。

管理只有问题,没有终结的答案

 80后90后员工如何管理 当80后员工向我们冲来(一)

但迄今,还没有任何组织宣称找到了解答困惑、解除恐慌的答案—实际上,也不可能有答案,只有与80后这个群体千变万化的性格相匹配的问题!平等的沟通和理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正是带着这样的目标,从两个月前开始,《数字商业时代》组织强大的采访队伍,深入深圳、上海、苏州、北京等地的十多家企业和非盈利组织,包括明基、万科、腾讯等,采访了数十位CEO、管理者和员工,以及十多位市场、人力资源和管理学专家,同时我们还得到了零点集团详实的数据支持。

管理,只有恒久的问题,没有终结答案。我们的成果,就是呈现在这里的数万言和数十张图片。它们既有对80后这个群体的素描、观察与对话,也有专家对如何管理80后的建言,还有明基、腾讯、万科等先行者的实验回放。

我们不指望能够给出一个最全面的描述或权威的答案,唯有希望在80后和管理者们之间建立起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

现在,就把话语权交给他们吧!

危机篇:未来的冲击

80后既是未来的主流消费者,又是员工,理解他们,是通往未来的唯一道路。

两年前,80后作家春树登上《时代》周刊亚洲版时,有人问她是否在意《时代》误读了她,她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觉得能上《时代》还是很高兴。《时代》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的小说。我在台湾的出版商,知道我上《时代》,立刻加印了我的书。这是很实际的。所以即便是被误读,我还是很高兴。我不能得了便宜又卖乖。”

是不是有点让“80前”们受不了的坦率和与其年龄不相称的玩世不恭呀!也许她不能代表所有的80后,但是由此引发的对于像春树一样的80后人群的讨论,并一发不可收拾,迄今仍然没有定论。

80后,这个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由于其生长在一个与此前的人们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使他们对组织的管理者而言,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他们既是企业未来的主要消费者,也是员工;如何理解他们,看待他们,将决定管理者进而是企业的未来。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群呢?

从家庭中心到社会螺丝钉

不同标准导致心理落差

Adele在毕业后的半年内更换了三份工作,而目前处于无业状态。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看到你有频繁跳槽的经历就更不愿意雇佣你了。”她有些无奈。她告诉记者,她频繁跳槽的原因,是公司答应她在试用期后薪资加倍,而且会给她更大的发展空间,可是最终没有兑现。

对Adele这样的80后,由于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呵护,生活在一个完全自由自在的天地。北京大学《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变迁》曾经根据我国各代人的社会经历和历史重要事件,将当代中国人分为五代。

前四代人都与80后有着密切关系,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影响这些80后们(参见《谁炼成了80后》)。

专家们进而认为,这种由四个长辈、一对父母和一个子女组成的小型家庭,其核心是孩子。这些80后们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庭极力从物质生活上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一旦走入职场,一切都必须以业绩来论,单位领导也往往不会从体贴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你的业绩。由于公司不能带给他们家庭所给他们的关注,这让80后们感到被忽视、不被尊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使80后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最后觉得自我价值不能实现,从而造成了他们很实际的情感饥渴。

记者在接触一些像Adele这样的“跳蚤”一族后发现,很多80后并不能意识到自己这种心理需求,只是觉得没有成就感,进而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所以跳槽、产生工作倦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没人教过我怎么放弃,还有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上班后就有些不适应。”一位80后告诉记者,“我也不是成心跳槽,公司不重视我我凭什么对它忠诚?”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你可以说他们无理,也可以看不惯他们,甚至恨铁不成钢,但回头却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去倾听和理解,因为你可以选择的余地会越来越少。何况,要了解他们并非没有线索,因为从总体上看,80后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几乎全是他们时代的特征使然。

追名逐利,玩乐至上

只能理解不可非议

零点研究机构在调查后,将80后一代所成长的时代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物质生活由匮乏到丰富;生活环境由封闭到开放;信息获得由单源变为多源;社会文化由官方主导转变为大众主导;家庭结构由大家转变为小家。

这样的背景,让80后们在享受充分观念自由和家庭“中心”地位的同时,却必须接受家庭与社会两个世界的难以承受之不同。

为了缓解第三次生育高峰所带来的升学压力,以及满足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1999年起,我国逐步开始施行大学扩招。这一政策使80后在进入社会后,必然面临更加激烈的职场竞争,而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就更难了。目前80后频繁跳槽、在家做“啃老族”等现象的出现,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与此同时,扩招还导致80后所受的教育水平下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刘能就是这个观点。在他看来,进入大学后不能受到很好的职业技能培训,又面临大量毕业生涌入市场导致劳动力贬值,且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又存在很多不足,结果导致80后的预期工作与实际情况产生了强烈的落差。如何帮助他们填充这个落差,对于管理者如果提高新员工适应速度,就至关重要。

但也不尽然是消极面,80后也有着他们之前的人们所不具备的。比如,一些资讯、公关行业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80后们特别善于去体察别人的需要,特别善于了解别人,由于从小生长在家长包围的环境中,他们从小就知道谁和谁的细微差别是什么,用这种特质去体察客户的需要,是他们的天然优势。

但价值观上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种种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形塑80后们的价值观。零点研究机构将已经进入职场的80后称为职场“Tweens” (工作两年之内的职场新人),并对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后发现,他们是非常不同于以往群体的一群:

首先,价值观类型为摇摆型(注重他人评价、渴求群体认同)的人群比例最高(26.4%)。零点研究机构研究总监范文认为原因主要是,“学生进入职场,内心是非常明确的有意识的角色转变的过程,他非常注重融入到职场文化中去,希望得到职场中的人对我认可。他们要表现出我是成熟稳重的,这就需要重新包装改变形象,购买服装服饰、新的手机。”

其次,职场Tweens群体中以名利成就为成功标准的比例(72.5%)也高于其他群体。专家认为,这反映了职场Tweens群体心高志远的特点和他们对生活、对未来的高追求。

同时,他们对待消费的看法也不同于以往的群体。“他们所做的一切必须好玩儿,这是一个全面娱乐的时代。”范文说。

与此对应,80后更重视娱乐与休闲,步入职场的他们通过互联网购买碟片等休闲用品的比率也明显高于成熟员工。而通过互联网收集产品信息、并且使用互联网购买渠道,也是80后熟悉的生活方式。“原来是货比三家,现在我去评测网站可以货比N家。”Jason在购买数码产品前必然会在评测网站上兜兜转转,“想赚我们的钱没那么容易,光靠抄袭几个设计根本没诚意。”

这些消费倾向,可能是80后对未来管理者最先产生冲击的地方。

经济能力二流,消费信心一流

意见领袖迟早蜕变为社会砥柱

尽管最初的经济实力可能与过去存在较大落差,进入职场的80后们却表现出了高于其他群体的消费意愿和信心度。

根据零点的调查,职场Tweens的消费信心度要高于学生和成熟员工(见前页图表),这也反映到他们在支出上的差异,职场Tweens群体人均的个人日常月支出(1180元)高于其他群体(学生为669元,成熟员工为1082元,其他受访者为588元)。

还不止这些,这个群体对未来消费的影响力,也让企业不得不刮目相看。宣亚国际公关的咨询顾问林景新认为,“目前70年代出生的人还是他们的主力消费者,但无论对80后的研究在今天是否能直接给企业带来价值,80后的人未来必将成为商业社会的主力军,在今天忽视了对这个群体的研究,将导致企业丧失先机,在未来缺乏竞争力。”

零点也发现,最近两三年,它研究的一些大客户,也在关注这一群体。这些客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基本上是这个行业的领导品牌。

但要博取喜欢以“精明的买家”自居的80后的好感,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采访发现,80后们在消费上已经呈现出其特点,表现在:

首先是他们更注重消费感觉,坚信喜欢的就是最好的。“我买这些东西其实根本就不玩儿,就是小时候喜欢买不起,而现在有钱了就买来摆着,算是完成童年的一种梦。”李植指着满满一展示柜的变形金刚和圣斗士告诉记者(参见《先赚钱,再就业》)。

其次是在从众心理上,他们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有何不同。宣亚国际公关的咨询顾问林景新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普遍都认为80后特立独行,但实际上他们的从众心理很强。在评测网站上发表评论、口碑相传使得他们喜爱的产品成为他们所属圈子喜爱的产品。

此外,80后崇尚时尚,喜新厌旧。他们喜欢频繁更换同一件产品,对品牌的忠诚度也很差。而这也给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机会。

目前一些厂商已经采取了行动,如联想、万科和中国移 动。以联想手机为例。据联想手机市场部总经理倪国涛介绍,在2005年底做整体品牌调研的时候,联想就把80后作为主要的调研对象,并在是年4月份推出“自由联想、快乐共享”的新品牌口号,着力打造一个“年轻化、时尚化、娱乐化”的品牌形象。

为此,联想先是启动与华纳暑期大片《超人归来》合作,展开娱乐营销,接着又以“粉时尚”为主题展开色彩营销,近期又推出了针对年轻时尚消费者的“粉流形”时尚理念。

在倪国涛眼中,80后已摇身一变为消费趋势的意见领袖,争取他们的认同,对企业的未来至关重要—尽管要理解这个群体并非一朝一夕所能为。

目前,围绕80后的争论还在继续。有称80后为“草莓族”的,因为他们是外表光鲜但一碰就软,承受不起挫折和压力的一代人。有称他们为“我字当头的一代”的,因为他们是非常自我的一代人。也有称他们是“垮掉的一代”的人,因为他们浮躁功利、缺乏责任感,难以肩负重任。

但专家同时认为,你可能并不用对他们过于担心。由于他们是触及社会变革最快并且吸收新信息最多的一个群体,最终不管是你愿意不愿意,他们还是注定会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调整,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担负起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的。

就像美国的婴儿潮一代一样—他们也曾经像80后一样饱受质疑,最终还是担起了历史的重任。

但无论怎样,是走出第一步的时候了—不是叫他们走向你,而是你张开怀抱向他们走去。

(未完待续)

点让“80前”们受不了的坦率和与其年龄不相称的玩世不恭呀!也许她不能代表所有的80后,但是由此引发的对于像春树一样的80后人群的讨论,并一发不可收拾,迄今仍然没有定论。

80后,这个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由于其生长在一个与此前的人们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使他们对组织的管理者而言,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他们既是企业未来的主要消费者,也是员工;如何理解他们,看待他们,将决定管理者进而是企业的未来。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群呢?

从家庭中心到社会螺丝钉

不同标准导致心理落差

Adele在毕业后的半年内更换了三份工作,而目前处于无业状态。

“现在很多用人单位看到你有频繁跳槽的经历就更不愿意雇佣你了。”她有些无奈。她告诉记者,她频繁跳槽的原因,是公司答应她在试用期后薪资加倍,而且会给她更大的发展空间,可是最终没有兑现。

对Adele这样的80后,由于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呵护,生活在一个完全自由自在的天地。北京大学《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变迁》曾经根据我国各代人的社会经历和历史重要事件,将当代中国人分为五代。

前四代人都与80后有着密切关系,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影响这些80后们(参见《谁炼成了80后》)。

专家们进而认为,这种由四个长辈、一对父母和一个子女组成的小型家庭,其核心是孩子。这些80后们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庭极力从物质生活上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一旦走入职场,一切都必须以业绩来论,单位领导也往往不会从体贴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你的业绩。由于公司不能带给他们家庭所给他们的关注,这让80后们感到被忽视、不被尊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使80后们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最后觉得自我价值不能实现,从而造成了他们很实际的情感饥渴。

记者在接触一些像Adele这样的“跳蚤”一族后发现,很多80后并不能意识到自己这种心理需求,只是觉得没有成就感,进而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所以跳槽、产生工作倦怠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因为是独生子女所以没人教过我怎么放弃,还有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上班后就有些不适应。”一位80后告诉记者,“我也不是成心跳槽,公司不重视我我凭什么对它忠诚?”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你可以说他们无理,也可以看不惯他们,甚至恨铁不成钢,但回头却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去倾听和理解,因为你可以选择的余地会越来越少。何况,要了解他们并非没有线索,因为从总体上看,80后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几乎全是他们时代的特征使然。

追名逐利,玩乐至上

只能理解不可非议

零点研究机构在调查后,将80后一代所成长的时代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物质生活由匮乏到丰富;生活环境由封闭到开放;信息获得由单源变为多源;社会文化由官方主导转变为大众主导;家庭结构由大家转变为小家。

这样的背景,让80后们在享受充分观念自由和家庭“中心”地位的同时,却必须接受家庭与社会两个世界的难以承受之不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6349.html

更多阅读

如何避免被割韭菜 韭菜割完后如何管理

对“韭菜”而言,如何避免被收割呢? 第一、既然来了股市,就准备好投资一辈子,今天进明天出,想打一枪就跑的,多是被收割的命; 第二、不要把日常开销的钱放进来博短线,资金越短期,危险越大,股市的钱进来了,在你退休要养老花销之前,最好就别出去了。

80后如何管理老公工资 80后谈如何“管理”80后(上)

系列专题:研究80后80后谈如何“管理”80后(上)管理80后的管理人,你有危机感吗? 管理80后成为现在的热门话题,却鲜见有80后发声,大多是60、70后畅谈对80后的理解,联想到前段时间80和90的网络对战,身处富一代与富二代的夹缝之间,现实的生存压

如何管理问题员工答案 问题员工如何管理?

经常在外讲课,被企业管理者问到最多的问题是:“我该如何管理内部的问题员工”,我经常会笑着问到,说说你认为的问题员工的表现吧,于是他们会滔滔不绝的向我讲述着他们各自眼中问题员工的种种行为。某某员工总是不听话,让他做事总是要说三

餐厅如何管理厨房人员 厨房人员管理

厨房人员应如何管理,对此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我国厨师行业的传统管理方式来看,不外乎有三种大体的模式,一是人情管理,由厨师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来管理及协调关系;二是人情加制度管理模式,主要是在制度制订上多下功夫,

声明:《80后90后员工如何管理 当80后员工向我们冲来(一)》为网友傲视狂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