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二大富豪李兆基有句名言:“小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意思是:做小生意要勤奋,做大生意要精于计算。
做大生意的李兆基,是从小生意一步一步做起来的,所以对两种生意都有独到的见解。
6岁的时候,他到父亲开设的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学习经营黄金、汇兑和外币买卖,很快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到了18岁,李兆基带着一千块钱,孤家寡人闯荡香港。
他最初做的是老本行——黄金买卖和汇兑。凭着年少时积攒的金银业看家本领,赚得第一桶金。随后又做进出口贸易。直到1958年,才和朋友成立永业公司,进入地产业,开始奠定庞大事业的基地。
李兆基还有一句名言:“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是李兆基的经商之道:做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理想,不可以不择手段、没有道义地做生意。
有着过人经商天赋的李兆基,就是实践着这些原则,从小生意做到大生意。现在,李兆基已是亚洲数得着的亿万富豪。他创办的香港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作为香港三大房地产发展商之一,市值超过3000亿港元。
李兆基的投资理念:闻香下注
“商人的投资行为就好像吃东西般,嗅得哪儿有香味便跑到那儿。”李兆基这样解读他的投资理念。
从经营黄金买卖,做进出口贸易,接着转投房地产,到2004年将投资重点移至金融行业。每一次的转变,都显示出李兆基具有战略家的眼光,并且精于计算,能够把握住每一次投资机会。
锋芒初显 如果说经营黄金买卖,只是因为李兆基熟门熟路。那么转做进出口贸易的时候,他开始表现出敏锐的商业嗅觉。
1951年,他和金城银行的杨造英副总经理在茶楼叙茶。金城银行贷款的对象是进出口贸易公司和制造工厂。杨造英告诉他:根据现有的业务数据,预计明年香港产品的外销会激增,达到六亿元以上。
李兆基推算,如果香港产品在来年外销超逾六亿港元的话,那就占了香港全部输出货品总值20%。于是他立即从五金行业着手,从事进出口贸易。
到1958年,他手头积攒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准备做更大的生意。
当时香港工商业发达,人口激增。以1954年为例,香港政府公布,全港的工人总数超过二十一万,比1953年增加近一倍。
和工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房屋问题,但政府推出的廉租屋只解决了部分人的需求。李兆基非常肯定,房子是当前市场的急需品,由此决定进入房地产行业。
锋芒毕露 李兆基的战略家眼光在香港房地产业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和郭得胜、冯景禧等8位友人,合作成立了永业公司。其后,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一路水涨船高。永业公司的员工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10多个人。
1962年,因为房租涨幅过快,港府为了保护市民利益,宣布从第二年7月起,新楼加租不得超过10%。
李兆基、郭得胜和冯景禧这“三剑侠”却依然对房产业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在1963年决定另起炉灶,成立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
1973年,新鸿基上市后,“三剑侠”分道扬镳。李兆基继续看好房地产业。他和友人胡宝星创立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随后上市。
紧接着,永泰建业经历了两次危机。
第一次是1974年,受股市大崩溃和石油危机影响,香港楼价从1972年最高峰的每平方尺220元跌至176元,成交量也相当少。
李兆基认定,危机是暂时的。他实行的基本策略是:地照买、楼照起,制成品照卖。果然,1976年,香港地产市场全面复苏,印证了他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