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在《三联生活周刊》上不经意间读到一篇关于“MBA投资回报率”的文章,颇觉其测算方法幼稚,今与各位分享。文章部分摘录如下:
“2005年,长江商学院MBA学费14万,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费13.8万元,清华7.2万元,北大7万元。
而根据对国内主要商学院的调查,2005届中国MBA就业后第一年的预计平均收入为10.8万元;据‘智联招聘’的网络调查,平均年薪也有9.62万元。综合分析,MBA毕业后的薪酬与就读前相比,平均增幅达50%以上。总体而言,国内主要商学院2005届(2003级)MBA两年的平均学费为7.05万元,以毕业后平均年薪10万元计算,投资回报率为53%。”……
“MBA投资回报率”折射出商学院的浮躁本质
其实,几年下来,即使不读MBA,按很多优秀企业对骨干每年薪酬的自然增长率,离这个增幅也不远。而且这里的“投资回报率”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报率,因为毕业后的年薪只能作为其“毛收入”,不能作为“净利润”,而且年薪增幅里多大的比重归因于就读 MBA,这不是文章里测算的那么简单。一个经理的薪水增长取决于自身状况、企业状况、人才市场状况等诸多原因,将其“暗示性”地归因于“读了MBA”,有严重的误导嫌疑。“MBA投资回报率”的测算相当复杂,而如今被如此简单、粗暴地算了这么一个好看的数字,只能说如今很多商业院校是多么地浮躁、多么地想赚钱。
那么,“读MBA还是好的学习方式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MBA本身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国内的MBA教育可能有些走火入魔!”
最早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源自于对MBA毕业生的疑惑。办企业这么些年来,每年都要面试很多的MBA,但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最终能够入职的就更少了。看着他们的简历似乎不错,可一看、一谈,往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很多,例如,也许好的MBA都不会出来找工作了,也许是好的MBA都不到我们这样的企业应聘,也许是我们对MBA期望太高了,等等。但后来与很多企业界的老总交流,他们也深有同感。在MBA中挑选人才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
极力反对那种只学习不实践的MBA课程
MBA设计的本源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体系化、案例化、实战性、广结人脉、广开视野,重在帮助学员学习并掌握“商业思考的方法”。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第一功臣是“三权分立”为基础的政治经济体制,第二功臣可以考虑考虑“商业教育”。但是,今天国内的MBA学历教育,与其设计的初衷正在背离,似乎在走入一个应试教育、文凭教育的怪圈。很多人参加MBA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一个所谓的文凭,有面子可以唬人,还能多要薪水,晋升时还有加分。而很多经管学院也是脱胎于传统高校思路,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脱离现实需要与发展趋势,打着商学院的旗号,并不意味着就能与市场经济需求紧密挂钩。
因此笔者极力反对MBA老师只教学不实践。很多商业院校都对教师外出百般限制,其实反而应大力鼓励参加实践项目、企业实践等等,因为经济管理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实践。如今,商业院校的定位非常尴尬:国外舶来思想的本地化难题使得其优势资源难以落地,而自己原创的那些东西,档次又太低,往往拿不出手。与其不断引进N多的国外时髦理论,让国内企业都“消化不良”,还不如实实在在地推动一两项管理理论在国内的扎根与应用,这才是MBA教授的价值,而且,也只有这样的教授才能教出好的MBA学生。
同理,极力反对脱产学习MBA。现在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两三年不接触实战必然就落伍了,而且,管理经验等惟有依靠积累才能长进,如果出现经验断档非常可惜,甚至能否找回那种感觉都是问题。
管理大师明茨伯格有句经典名言:培养管理者而非MBA。由此我们可以知道,MBA并非就一定是管理者,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也未必是MBA出身。因此,是否接受MBA教育本身无所谓,关键是你要按照“MBA设计的本源”来组织和要求你自己的学习。只要聚焦于“能力的增长”,即使你没有加入长江商学院,你也能取得学习上的收获,否则,即使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入到了商业院校读了MBA,也只是获得了一纸文凭,那无疑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