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相关部门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介绍诸多相关政策,但在不少政协委员看来,正是由于一些政策没有切切实实地“落地”,导致本市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仍有不少障碍。
如何搬掉这些绊脚石?在昨天举行的市政协关于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们发言踊跃。市政协主席蒋以任出席会议。
学校:让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
师资力量已经成为本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大软肋。来自高校的委员纷纷指出,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培养出高技能人才。现在我们很多教师自己都不具备实战经验,而原因就出在教育部门的评估标准上。
夏善晨委员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因为教育部门有要求,今后本市高校教师都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历,为了使自己符合条件,他身为教授却还是在50岁时开始攻读硕士学位。
学历不等于学力!夏善晨委员的发言引起了多位来自应用型高校的委员的共鸣。他们直言不讳地指出,应用型高校有自己不同于复旦、交大等高校的师资要求,但教育部门在评估时却是一刀切,诸如教师的职称、学历等指标都采用统一标准,无疑将形成错误的导向。来自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祈学银委员坦陈:“虽然我急需有实战经验的人才来当老师,但实际操作中我只能招有博士文凭的人来任教。”
企业:期待人才培养的大平台
学校教育只是第一步,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最重要的舞台是企业。然而前几年的改革中,一批专科院校与原先隶属的行业或企业脱离,被合并成了大学。如今,怎样让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发挥作用?
蔡家琪等委员认为,高技能人才服务于企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理应具有主体意识,加强培养力度,同时增强激励机制。“像过去那种企业办技校的做法,能否在一些有条件的企业恢复?”“企业能否拿出一些经费用于培养和激励高技能人才?”
而来自企业的魏中浩委员对此也有话要说。在他看来,所谓高技能人才,必须在企业取得一定经验之后在岗位上进行培养。但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不可能自己办技校或培训中心,“能否由政府牵头来建立一些培训中心,由企业来承担培训费?”吴大器、季萍等委员也认为,搭建人才培养大平台,还可以避免企业的重复投入,实现资源共享;除了政府之外,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同样可以承担起这一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