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才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千万不要因为刚刚吃饱了肚子,就忘记了伟人邓小平这两句话有多么重要。要知道,在小平强调“发展”、中央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之前,中国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在重申“猫”的首要职责是“抓老鼠”之前,中国人只关注“猫”的出身和毛色,虽然看上去似乎遍地都是“白猫”,但已经没有几只中国“猫”还能抓得住“老鼠”了。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这“一挥间”可不得了,中国不但“换了人间”,中国“猫”的“捕鼠能力”也让全世界震惊,西方列“猫”不但不可能重温过去把中国当作“病猫”、“弱猫”蔑视、欺负、践踏的残梦,甚至已经开始担心中国“大猫”会对他们的安全构成什么威胁了。而对“中国威胁论”的最新说法,恰是中国正在成为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方式破坏环境、加剧气候变暖,从而获得自身短期利益的全世界最大的“黑猫”。有中外学者近两年也先后提出,中国只有从“黑猫”变成“绿猫”,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可期的,中国也才可能赢得世界的赞赏和尊敬。
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但是自己“黑”了300多年的“老师”,突然指责刚刚仿效自己30年的“学生”“太黑了”,是不是多少有些可笑呢?何况,中国的“黑”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污染、弄脏自己的家园为代价去满足全世界的需要;西方先发国家则是在早年成为最强最壮的“黑猫”之后,不惜以“坏猫”、“丑猫”、“恶猫”的残忍面目出现,到世界各地大肆劫掠,并成功地把全球资源、能源和各种财富最大限度地据为己有。以此为前提实现“先污染后治理”、“先黑后绿”的华丽转身,又有几个后发国家有条件做到呢?
这就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共识为何艰难,让全世界朝着绿色方向统一行动为何难上加难的基本背景之一。
如此说来,是不是金融危机后全球性的绿色复苏就是没有希望,中国从所谓最大的“黑猫”变为“绿猫”乃至最大的“绿猫”就是不可追求的了呢?非也。从全球看,最大的利好是“风向”在变,随着人类能力越来越强,地球村越来越小,谁都知道这个原本美丽的星球、绿色的家园再也经不起人类肆无忌惮的伤害和践踏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由“黑”转“绿”是大势所趋、必然选择。“风向”变了,“共同但是有区别的责任”就是有望逐步落实的。尽管在金融危机压力下,某些先吃先占、多吃多占了几百年的大国强国总想耍小心眼,不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甚至动辄把自己内部的麻烦、问题外部化。但是这种丑陋的行为毕竟难以持久,更不可能成为绿色浪潮下国际关系的主流。
从国内看,前些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本身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合乎逻辑的绿色延伸;今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急切要求更是由“黑”转“绿”的声声战鼓。如果再考虑到优秀的-爱华网-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只怕错的要求,不怕高的要求”的意志品质和气质特点,中国企业界迅速涌现出一个“绿猫军团”,整个中国社会的绿色进化是完全可以期待的。在此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自我提醒的至少有这样几点:第一,千万不要一强调“猫”的颜色就把它抓“老鼠”的天职和本色忘掉。我们所谓“绿猫”,就是特别擅长抓“老鼠”的“猫”,擅长到只用对的方式、只在对的时候、只抓对的“老鼠”也能抓住很多的那种“猫”,而绝不是“环保”到见不得“老鼠”、干净到洁癖、绿色到只吃社会主义的菜、不吃资本主义的鱼的“猫”。第二,千万不要一强调创新、超越就把我们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忘掉。绿色转型需要创新和自我超越,但是远非每个人、每家企业、每个机构都具备创新的能力,都支付得起创新的成本,都承担得起创新的风险和代价。这就-爱华网-需要耐心和任性,需要时间和过程。好在巨人的一小步就是世界的一大步,只要中国这个巨人稳步向前,持续优化,就不愁她带不动世界的脚步。第三,千万不要一作过姿态、提过要求,就把实实在在为全社会的绿色转型、绿色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制度环境、舆论环境等省略掉。虽然转型创新的主体是一家家企业、一个个单位乃至具体到一个个人,但整体环境的改善、制度成本的降低、动力机制的打造则主要依靠各级党政部门和重要决策者的有力推动。这里所需要的,远绿公司远不只是一个政治正确的姿态,更是切中要害、真抓实干的落实。
中国会在多大程度上、多长的时间内成为这个世界所期待的“绿猫”?如果在这里难以得到确切的答案的话,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和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大力支持,道农研究院和《绿公司》杂志首度推出的“中国绿色公司百强榜”里或许隐藏着更多密码,正有待于关注中国的绿色发展,关注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的朋友们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