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想做大就跟农民学



这几年,社会上流行用“农民”来骂人,动不动就说你这个人“太农民了”。现在,我想说的是,如果有人真的称你太农民了,那么恭喜你,你真正的悟道了中国最本质的管理哲学,你离做大不远了。

农民,在当代,已经不是刀耕火种的代名词,也不是小农意识的载体,更不是贫穷无知的化身,也不是所谓的农民工,而是一种管理范式,一种对中国企业做大做起强的总结和研究,我称之为后农民时代的管理。

从现在开始,农民不仅是我们衣食父母,更是我们中国人管理学的真正大师。中国的本土企业或者在中国掘金的外国企业,要在中国真正做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必须认真的学习“农民”这堂管理课。

向农民学习管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分田到户。

一个公司要真正的做强做大,必须真正的做到分田到户,这分田到户有三个层面:

  一利益的分田到户

二权利的分田到户

三领域的分田到户

所谓利益的分田到户,就是利益分配问题。现在很多公司缺乏活力,员工缺乏动力,市场缺乏影响力,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利益分配不合理。分配不均,分配不公,分配不合理,这才是根本的问题所在。老子都说了,天下不患寡,患不均。他老人家的原意是说不平均,结合现在的观点来理解,其实质就是患不公。公平是利益分配的基础,没有公平,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动力的激发和潜力的提升。

很多人说能者多劳,其实就是把能力作为一个公平分配的标准,但是,多少公司做到了这一点。很多领导人担心公司的发展问题,担心公司的前途,担心老板自己的前途。但很少老板去思考员工的前途,员工的发展。没有员工的前途,就没有公司的前提,没有员工的发展,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员工发展的基础,就是利益分配。分封制,是一个企业做大和做稳的基础。

所谓权利分田到户,就是人事权和财务权的分田到户。这是和利益紧密相关的。没有利益,就谈不上权利。我之前讲过一个观点,“财富是权利的源泉”。反过来,权利是财富的保障。很多人不相信,特别是作为企业管理层,都认为,权利过度的下放,必然会树立很多山头。正如毛爷爷说的,山头主义害死人。 

但,事实求实的讲,在中国国情的现实,就是邓爷爷说的一百年不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山头是一定要存在的。没有山头,就没有发展。小平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就是要大家搞山头嘛,不就是鼓励大家搞山头么。很多公司从小做大,也就是山头作用搞起来的。广东这么多年来发展这么快,不就是独立搞山头,搞对外贸易,搞特区,搞招商引资,搞个人主义,搞山头经济么。

山头,其实就是权利下放的结果。今年国家搞了第四个政治特区,很多省份都在挣,不就是图的一个权利和自主权的下放么。后来重庆和成都获得了双突破,这就在此证明中国下一个改革的方向还是放权,放财政权,放人事权。

这两项权利是现代企业管理最本质的内容。没有人事权,财证权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只能搞成个人利益;没有财务权,只有人事权,就只能是”空放炮“,只能起风不能下雨。其结果必然失信于民。只有把两者都结合,两者都放下,才能实现管理上的真正突破,才能激发山头经济的威力。这里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大众汽车。

大众汽车前些年在中国可以说是赚的懒得上厕所,数钱都数的中风了。但是,在国际巨头相距在中国加大投入的背景下,南北大众的经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后来,大众汽车的销售再一次崛起,就是采取了分田到户的政策。每一个省份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拥有独立的财务权和人事权,对本区域内的经营销售承担全部责任,公司总部只是规定产品的最低售价,规定销售任务,规定总成本总费用和总利润指标,其他的全部下放。实践证明,这一政策拯救了大众。

还有一个案例,就是奇瑞汽车。这里我就不讲了。

所谓领域分田到户,是在利益和权利的基础上,对空间的再次管理和分配,说白点就是真正的平台。很多高层在管理公司的时候,总喜欢把两个字挂在嘴边,就是”平台“。诸如我们公司要建立一个什么销售平台,为每一个员工打造一个发展平台等之类。其实,这两个字眼就像当下流行的”品牌“两个字一样,没有多少人真正的搞清楚,搞明白,搞到位。 

什么是平台。其实质就是领域分田到户。很多人说自己在xx公司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说白点这个平台的意思就是xx领导对他很信任拉,给他机会去做一些事情啦。这也没错,确实是平台,但只是平台的表现而已,是平台的一点点而已。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铜牙鉄齿纪晓岚》,这可不是一部普通的电视剧,而是一部深刻的中国管理文化史。在这部片子中,乾隆和和珅有一段对白,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乾隆:和珅,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你去管理四库全书。

和珅:皇上圣明,奴才不知。

乾隆:文化人修书,朕让你去管文化人。

其实这一段话就讲清了平台的实质。真正的平台,就是管理层划定多少领域给部下。所谓领域,就是在这个企业所属的行业中,那些领域是可以向部下开放的,那些领域是不能开放的。只有了这个,才真正拥有了平台。

为什么一定要有领域的开放,才能真正的实现分田到户和建立真正的平台。因为这个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真正的宽度和高度,决定了未来。 

 企业的发展,归根接地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利益是基本的生活基础和物质条件,权利是基本的精神动力,而领域决定了发展的高度和宽度,就是企业的未来。个人拥有的领域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并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没有激情,更不是没有水准,而是没有给于他正确的空间和领域,也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宝贝。

作为企业管理层,要多想想我到底给了员工多大的领域,多大的空间,那些限制是可以突破的,那些领域是可以让他们放手干的。很多领导,以为让别人去做具体的某件事情,比如一次谈判机会,一次签字机会,一次贷款机会,就是给了他们领域,给了平台,这简直就是自欺欺人。

这就是平台的学问,就是领域的分田到户。很多企业家也不是没有给属下机会,但是到头来有几个属下真正的实现了价值的巨大突破,问题可能一方面是属下无能,而关键还是在管理上。

 中国企业:想做大就跟农民学
TCL前几年可是国内最棒的彩电制造商,无论市场份额还是利润都排在家电业的前列,并且大胆的迈出了国际化的步伐,收购了施耐得和汤姆逊。但是,国际并购并没有成功,反而造成了巨额亏损。原因很简单,不是利益的问题,也不是权利的问题,就是平台的问题。

在欧洲市场,完全不同于中国市场。但是TCL的高层依然以中国市场的管理来领导欧洲市场的风格,使得新收购的公司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平台,不能对欧洲市场采取欧洲策略,坚持以CRT电视为战略,而不是主动以平板或者液晶电视为核心产品,在领域国际化上遭受了巨大的挫败。TCL做不到真正的分田到户,就注定不能成功。

分田到户,这看似简单又寻常的管理思维,在中国已经存在几千年了。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获得巨大的成功,用这四个字来解释是最容易理解的了。分田到户,看似简单的学问,却蕴藏着治国和治企最本质的道理,值得每个企业家和管理者关注和研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5742.html

更多阅读

太阳能与空气能结合 太阳能企业想做大空气能需借壳下蛋

     一、太阳能企业大规模进入空气能产业淘金  从市场上的表象来看,诸如华扬、辉煌、清华阳光、天普、太阳雨、四季沐歌、荣事达、日源、五星、同济阳光、元升、桑夏、皇明等几乎有些名气的太阳能厂家均已或早或晚地涉足到了

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查询 企业应该先做大还是先做强

企业应先做大还是先做强?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一致的公认是:企业应该“先做强,后做大,大而不强是虚胖,虚胖的企业难以做强、做久”。但企业界和各级政府的行为却告诉我们:企业应该“先做大,后做强,在做大的过程中解决做强的问题”。企业和政

中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想做大的公司,为创业公司

小公司分两类,一类它永远都是小公司,它可以生存得很好,甚至永远生存下去,但这类公司没什么雄心壮志,仅仅是为了生存;另一类创业公司却不一样,它虽然也是小公司,却对自己有着更高的要求——只有想做大公司的小公司,它才能被称为创业公司。  

第五章:《中国企业市场调研十大新思考》

连载张默闻长篇营销策划《谁把中国品牌解放之115--116---117》    第五章:《中国企业市场调研十大新思考之数据和自己有关》 营销调研最后是个数据的大集合,我们面对那些数据要如何消化和吸收,如何从一大堆的数据中找到我

陶瓷企业:应该做大还是做小

    企业大小辨证法  一个产品当它在某一品类占据了首要的地位,它要被击败便十分困难,这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公认的观点。在2000年,有人排出了全美25个消费产品中的头一品牌,然后再翻出77年前的1923年的同类排位。结果让人惊奇:这25

声明:《中国企业:想做大就跟农民学》为网友一颗独苗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