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的选题和策划,决定了出版什么,不出版什么,怎么出版。策划和选题是基于市场调研的,有针对性出版读者读书持续关注的类型的书籍。首先确定出书的类型,有了大概的方向以后然后才开始设计内容。一个选题只有在经过实际的调研以后,提交的选题才有定论。第二步才是组织撰写书稿,经过选题论证会通过选题以后,就必须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书稿。这两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有了作者的写作,编辑的介入帮助知道作者才能有作品的诞生。 书稿出来以后,就是需要编辑书稿。本文重点说说编辑的部分的感想。在完成了编辑工作以后,书稿进入排版、出片、印刷、发行的阶段。首先是文字的编辑环节,通读初稿,然对书稿进行文字加工,这个部分和选题策划与设计、书稿的组织等环节不是分开的,也不是独立的,编辑能明白选题的方向,是指导编辑工作进行的基础。文字编辑不光是利用平台纠正错别字那么简单,需要丰富的穿透文字的能力,知道什么文字什么内容是必须修改的,有敏锐的眼光。文字同时也是艺术的,具有审美效果,怎么让内容更升华,文字简练而有魅力,需要经验和对文字艺术以及文艺创作的感知能力。书籍和杂志,大多是以内容为王的,文字编辑不能让内容从作者的高度再升高,就显得平庸。作者在完成他的作品以后是没有作品出来是什么样子的概念的,如何加工,可以加入编辑的创意。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会有不同的书的样子出来,这就是翻译作品不同版本受欢迎的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将编辑自己的文字艺术能力融入到作品,又不至于改变作品原作者应该有的好的东西,通过串联等改进作品的结构,这些手法很新鲜,很有创意,而且在国内有的出版社是做的很好的,这是一种出版完美的作品的观念,做到最好。
![2017宣传思想工作思路 编辑思想与设计思路哪个更重要](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3015310656498.jpeg)
从版面设计来看,不同是排版设计给读者的阅读感受是不一样的。好的版面给人以审美情趣,合适的版面给人亲切感。长期不变的版面设计或者单一呆板的设计给好的作品降分。设计什么样的版面是看读者年龄和阅读习惯的调研,合适为宜。举例来说,某报社发表了一幅照片,画面很简洁,一只壮硕的大手握住一只非洲儿童瘦小黝黑的手,透过这两只手可以看到背景——因缺水而干枯龟裂的土地,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实,照片原本并非如此,而是两个完整的人,照片经过多次的裁剪以后才是最后发表的样子,才更具视觉震撼力,这就是怎么样凸显视觉中心的原理。 在版面设计中,合适的裁剪处理是必须的。裁剪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主题,凸显某个部分与主题是联系在一起。最近友人研究出来,人在接触到不同的媒体的时候,人注意力最先接触到的是版面的整体视觉样式,可以是标题,是图片的感受能力,从图标和图片开始联想,然后觉得似乎满意的话才有更大的可能去阅读内容。版面本身不是内容,但他对读者是否阅读产生的影响比内容本身大很多。特别是现代人,由于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对文字的耐心较小,如果整体的感觉没有吸引到读者,他们就会错过。版面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潜移默化地导引和主宰着读者的视线。版面传递了编排思想,体现风格。 个人认为,现代的不同传媒,电影电视或者报纸杂志书籍,内容的重要性很高,但是,如何让观众读者来看到你的好的内容呢,不同的炒作方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封面以及版面是作品出品过程的内在的工作,能够做的受大众喜欢,既是对内容服务也是比肆意的炒作更优秀的吸引大众的方式,毕竟媒体太多,能在众多媒体中凸显,没有好的外观是不行的。 好的文字编辑是思想和文化的体现,好的版面是为了更好的吸引读者来看到好的内容。这就是两者的关系。光有漂亮的版面,内容不好文字版面呆板,读者看了说这是什么玩意,光有好的内容,标题不吸引人,版面太差,不能让不熟悉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