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炒基、炒金、储蓄、国债……如今,百姓的投资渠道正在日益丰富。今年以来,股市和基金新开户人数连连创出新高。与此同时,黄金、国债等投资领域也呈现出火热局面。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三季度金融运行报告显示,三季度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同比再度减少。与之相对应,居民投资资本市场的资金逐渐增多。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伴随着通胀预期,居民逐渐打破了多年“存钱罐”的传统观念,投资理财意识不断提高。背景:三季度储蓄搬家仍持续居民投资资本市场加快
近年来,随着社会收入水平的整体增长,财富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收入的不断增长,使许多人萌生了“用钱生钱”的理财念头。已到中年的杨女士说,早些年,在她的“家庭账本”上,银行储蓄占到90%,股票投资仅占10%,因为“把钱存在银行里,风险最小、最稳定”。去年以来,股市逐渐升温,上证指数从千点左右涨到了6000点以上,赚钱效应明显,杨女士的家庭资金分配也变成了30%投资股市,30%购买基金,40%用于储蓄。 事实上,与杨女士持有同样理财观念的市民正在日益增多。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三季度金融运行报告显示,三季度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同比再度减少,而居民投资资本市场的资金却逐渐增多。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一年来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分流步伐的逐步加快,长期以来以银行存款占据居民资产结构主要地位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 数据显示,前9个月我国居民户存款增加7621亿元。而去年同期,居民户存款增加额达到1.73万亿元。分析人士认为,受通胀预期影响,以储蓄搬家为代表的居民资产结构调整正在继续。 央行的调查显示,反映储蓄存款为家庭拥有最主要金融资产的居民占比一降再降,而股票、基金等投资占比却有很大升幅,在近一年来,很多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三者的占比次序也发生了变化,正依次由银行存款、股票、基金变成基金、股票、银行存款。在今年一季度以前,城镇居民中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比例一直高居选择之首,但二季度起,这一状况开始发生逆转。央行此前发布的第三季度城镇储户抽样问卷调查结果称,二季度认为“购买股票或基金最合算”的居民占比首次超过“更多储蓄最合算”的比例,达40.2%,相差14个百分点,三季度此比例达到44.3%的历史新高,差距进一步加大,达19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的负利率格局已经引来了居民资产结构的重配过程,目前这个进程正进入高潮。”日信证券研究发展部的分析报告认为,即使负利率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居民理财观念的转变,也会令居民的资产重配成为一个长期过程。 调查:居民投资多元化显现,五大领域最受关注如今,市民理财的方式日益增多,除了传统的银行储蓄以外,炒股、基金、炒金……都已成为“经常项目”。不过,每个人、每个家庭情况各异,理财方式自然不一。那么,如何投资理财才能实现财产的稳定增值呢?对此,记者通过多方咨询,为读者总结以下五种理财方式,并采访了专家予以点评。 方式一:保守型理财:储蓄,家庭理财不可或缺 陆女士平时忙于工作,疏于理财,家里的收入大部分放银行。用陆女士的话说:“炒股买基金,不太在行;买国债又要赶早排队,吃不消。储蓄简单安全,今年又有了五次加息,利息税也降到了5%,收益也不错,最省心。”事实上,尽管目前股市持续走牛,但其投资风险性仍然存在,像陆女士这样把一部分资金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的人占了相当大比例。同时,储蓄新品种的推出也不断创新,各种银行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对市民也有不小的吸引力。
记者在采访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副主任、经济学博士李向前时,他告诉记者,不可否认,目前市民投资渠道增多,股市、汇市、期市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但这些理财方式在高收益预期的同时,也蕴藏着很大的投资风险,因此,储蓄这种传统的理财方式不应缺位,“储蓄收益虽然较低,但相对稳定,支取也方便,是防备风险的首选。”
方式二:稳定型理财:国债,“金边债券”优势仍在 国债历来有着“金边债券”的美誉,不仅安全保险,而且免征利息税,是收益较好的储蓄型投资品种。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债一直都是老百姓除了储蓄存款之外投资理财的不二选择,其“金边债券”的优势仍未消失。 据了解,国债的固定收益和稳定性是吸引广大投资者的关键。由于有稳定安全的收益,这几年,凭证式国债成了投资市场的俏货,每发行一次国债就要排一次队,以致每次都供不应求。在此,理财专家建议,投资者可以购买另一类国债——记账式国债。目前很多银行都推出了利用“银证通”购买记账式国债,比如工行、农行、中行、浦发等银行都可随时购买。由此来看,国债的一系列创新必将为投资者们带来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更大的获利空间。 理财师建议,在具体国债选择上,凭证式国债和储蓄式国债虽然收益有保证,但是流动性差,到期赎回才能获得全额收益,提前支取需付0.1%的手续费。由此作为短期投资品种不是很合适,适合那些不能够长期持有,只要求获得一个比同期的定期存款收益稍高的投资者。相比之下,记账式国债由于可以上市交易,流动性非常好,可以及时地把手中的债券兑现,但风险稍大,适合风险承受力稍高有一定投资技巧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