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费雯
性别:女
年龄:25岁
职业:外企主管
收入:6000元/月
起因
费雯的“败家”经历要从她的中学同桌说起,有一天同桌带来一个印着凯蒂猫头像的粉色笔袋——从那以后费雯知道了“Hello Kitty”,也无可救药地迷恋上了这只粉色小猫。
从铅笔、笔袋,到后来的书包、手表、镜子、闹钟,甚至连卫生纸都能看到这只粉色小猫的身影,她无比兴奋,这只可爱的小猫真是无所不在。英语老师让每人给自己起一个英文名,费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Kitty”;甚至在高考时,她还因为没能把印着凯蒂猫的铅笔带进考场而郁闷了好一阵子。从那时起,费雯就成了朋友眼中的“时尚分子”——二十块钱左右一本的时尚杂志每个月都要看好几本,而且她也是在朋友中间最早有手机和银行卡的“少数分子”之一。
大学毕业后费雯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但“败家”习性依然难改——看着每个月如雪球般不断滚动的赤字,她只能求助于父母和男友。
记忆深处
上大学时,我几乎就是室友们的“时尚导师”,她们还在看琼瑶小说的时候,我已经开始阅读《ELLE》了。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就有个同学叫我“败家女”了,好像是因为我买了一条800多块钱的围巾。“败家女”这个称呼在那时还有些贬义——但我也能听出背后的羡慕和嫉妒,因为不久之后那个同学就来问我约会时该买什么样的鞋子。
我并不介意别人这样称呼我,因为在我眼里她们当时确实可以用“土得掉渣”来形容,而且我认为自己也并非挥霍——每个月我有一千多块钱的生活费,那条围巾也是我省吃俭用买下来的。女孩子喜欢打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且我觉得时尚也是一种文化,在这方面多花些银子没什么丢人的。我的一些“败家”行为后来慢慢也被室友们接受了,我第一次到香港“扫货”,就是在大四实习期间和三个室友一起去的。
女人不是理性动物,尤其在购物的时候。直到现在,只要我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想把它买下来,就算它超出预算、超出市场行情、甚至超过了我的信用卡额度,我也会想方设法把它买下来。买东西和找男朋友一样,是靠缘分的,喜欢就一定要买下来。有时在网上和原来的同学聊天,大家谈得最多的也是最近又“败”了什么。
其实“败家女”也有自己的原则:我不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随时留意打折季的动态或哪里又在搞特卖会……但同时我也会保证自己的生活品质:手机一定要最小且功能最全的;电脑要最轻薄且好看的;速溶咖啡绝对不能喝,一定要用咖啡豆在家现磨现做——当然,咖啡杯和咖啡匙也要精致漂亮的。
在妈妈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购物狂”,她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东西我总是选更贵的那一个——虽然我经常告诉她品牌文化的附加值常常比商品本身价值更高。
我每个月的收入不少,但每到月底看着一堆账单还是会感到头疼。
“败”并不意味着挥霍无度。刚工作的时候特别开心,认为终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可几个月下来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太天真了,不但没法养活自己,“窟窿”反而更大了。虽然每个月赚钱不少,可也多了很多和同事朋友的聚会。
除了吃饭之外,几个姐妹偶尔还会去喝上一杯下午茶,泡吧、看电影、唱卡拉OK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上班之后的另一大开销就是置办“行头”——在外企工作形象可不能马虎,以前的少女装统统被打入冷宫,只有穿着剪裁合体的正装才能出现在工作场合。
用妈妈的话讲,我虽然赚得不少,可左手进右手出,全穿在身上了。她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我有那么多衣服却还是不够穿;手机没坏却要换个不停。我总是想让她理解“钱不是攒出来”的道理,却一再失败——最后我终于知道,我们的矛盾其实是两代人之间的隔阂。“80后”在上一代人的眼中早已成为贪图享乐、过度消费的代名词,彻头彻尾的“败家子”。
可她并不知道,或许正是我们对时尚、品牌和功能的追求才促使了产品的不断创新。如果像他们一样看着黑白电视就非常满意了,那么现在可能也不会出现等离子和液晶彩电了。从这个层面上讲,“败家”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持续的赤字让我不得不开始转变一些生活方式:放弃奢侈的健身房,把跑步机和有氧训练变成爬楼梯和晨跑;逛街次数降至每周三次;早餐和晚餐尽量在家里解决……
2007年最流行的“理财”也在我身上得到了体现——每月拿出部分工资定投基金。为了克制消费的欲望,我经常会用上网来消磨时间——但自从发现了“淘宝”的存在,我的消费欲望又不可遏制地被激发了起来。
女人是天生的虚荣动物。要填补虚荣的沟壑,少不了爱情和物质。我想,未来真正能够让我改变的可能是小林。
小林是妈妈同事的儿子,从小我们就在一起长大,也算是“发小”。后来他到国外念书,前几年才回来开始工作。妈妈的这个同事一直很喜欢我,小林回来后就不停地为我们制造“机会”。
小林对于我的“败家”行为并不十分反对,他认为年轻人追求时尚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他也常常劝告我要量力而行,追求时尚不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困扰和压力。在我看来,我和小林虽然年纪相仿,但他却有着一种同龄人不具备的成熟和稳重。在两位妈妈的极力撮合下,我们“顺水推舟”成了男女朋友。
开始交往后小林似乎在有意无意间引导我的消费行为:逛街时,他告诉我只带现金不带信用卡——因为只要签上名字,连购物推车都可以推回家;平时周末我和朋友经常会去泡吧、看电影、唱卡拉OK,而小林则会带我去看免费展览;我们甚至会共同制定一个短期的理财计划,用得到的收益进行一次短途旅行……有时候我也会问一些很傻的问题:你会爱上一个“败家女”吗?而他的回答也总是淡淡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小林经常拿我和一部外国剧集《威尔和格蕾丝》中的富婆卡伦做比较——卡伦是个性情豪放的富婆,她因开销被丈夫缩减了5%而烦恼,解决办法就是去买一件5000美元的毛衫……毫不掩饰的单纯显得有些幼稚,却总能叫人忍俊不禁——这就是小林的评价。
结语
“败家女”多出自“80后”甚至“90后”,可她们也有自己的观点: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人感叹“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而十年后正是这代人拿起了公文包令美国经济迅速崛起,并最终使之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
“败家女”也有可爱的一面:她们追求名牌,却也很有品位;喜欢跟随流行风潮,但同时也懂得享受生活。其实“败家女”常常在感情上最没有依靠——感情可遇不可求,而物质却是有形有色,只要有钱就能轻松拥有。如果说“败家”是一种病,那么它并不能够轻易治愈,正像小林对费雯所说:“改变是需要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