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和佛教天主教 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



宗教心理专家郭涛认为: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宗教”观念是“宗”、“教”二字合并而成。中国古代典籍也无“宗教”一词。“宗教”二字合并形成这一特定概念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的事情,其使用最早见于佛教术语。如《景德传灯录》十三有“(佛)灭度后,委付迦叶,展转相承一人者,此亦盖论当代为宗教主,如土无二王,非得度者唯尔数也”之说。佛教所言“宗教”意指崇奉佛陀及其弟子的教诲,“教”指佛陀所说,“宗”指佛陀弟子所传,“宗”乃“教”之分派,二者合为佛教“教理”。“宗教”一词的现代涵义则源自西文“religion”,也是外传而来。

很多宗教有对“神灵”的信仰和崇拜,“神灵”作为人们的信仰对象乃是一种超自然而又控制着自然的力量,它或是如基督教的“上帝”和伊斯兰教的“真主”那样被人们称以具体神名,或是被抽象表达为“绝对者”、“永恒者”、“至高无上者”、“无限存在者”、“超越时空者”、“超越世界和自然者”,等等。它被看作为万物的起源和归宿、一切存在的根基和依据。

“宗教是把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超自然的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的社会体系”。

   教条的确立基于宗教经典的汇集和编纂。这些经典反映了各自宗教传统在理论上、教义上的凝聚和物化,如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佛教的《大藏经》、道教的《道藏》等。它们卷帙浩繁、流传久远,成为宗教传统的宝贵遗产。基督教的宗教哲学吸收了希腊哲学并进行改造,佛教的宗教哲学是土生土长的唯实论哲学。本文重点对佛教和基督教进行以下比较研究:

1、诞生

基督耶稣是犹太以色列国大卫王的后裔,佛教释迦摩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太子;佛教是公元前700年左右创立的,基督教是公元30年创立的;基督教产生于犹太教,佛教改造了婆罗门教。犹太教的教义《旧约》成为基督教教义的一个部分。佛教创教者释迦牟尼吸起了婆罗门教的教义,但做了根本性的改造,甚至在一些原则性教义上,与婆罗门教完全相反。

2、神与无神

基督教信奉的是“神”(God),佛教皈依的是佛陀。都有据可查,《圣经》能举例耶稣和圣徒发生的故事,佛经也有佛陀生平和讲义的记载。

   基督教是一神教,敬拜三位一体的“神”,“除我之外,你不能信仰别的神”,“上帝与我同在”,人只有通过上帝来认识自己。

佛教表面是多神教,实质是无神论,佛教不崇拜任何偶像神,明心见性,自觉觉人,“大道由心证,菩提自悟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祖在我心中”。佛法是帮助众生开启智慧之门,所以学佛要亲身实证,跳出佛陀的圈套才能成觉悟。当然也可以说佛教即不唯心、也不唯物。

3、排他与包容 

   基督教具有排他性,佛教更具包容。基督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信仰基督教的人才是“上帝的选民”,凡是不信仰上帝的都是异教徒。人是必须信上帝的,不信上帝的民族是野蛮的民族,是没有生存权利的。佛教基本上对不信佛教的人,也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众生平等”,佛儒道三教可以在中土和谐并存,佛教认为其他是宗教不过是多开方便之门,万法归一,最终殊途同归。

4、人性之本

 基督教相信人性本恶,佛教相信人性本空。基督教认为人无论做了什么错事和坏事,只要诚心认罪,从心底悔改,上帝都会原谅,因此西方对东方的殖民侵略屠杀者,只要信上帝,依然能够得到上帝的原谅;西方人早期对美洲印第安人的种族屠杀,只要信上帝,http://china.aihuau.com/也依然被上帝原谅。佛教认为人性本空,但是由于无明不开慧,受贪嗔痴所累,表现出人性恶的一面。基督教认为人都有原罪在身,人性本恶。

5、爱与慈悲

基督教是博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佛教是慈悲,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基督教看神人兽三者有别,佛教看众生平等。基督教的爱狭小,看人兽别,神爱世人,惟人是万物之灵气(Pueuma);其余一切生物,只不过有魂(Psyche),有血气生命而已。另外,上帝和人的对立,神是神,人是人。佛教看众生平等、不杀生,“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众生皆有佛性,畜生也可以变成人、也可以成佛。

6、罪与苦

基督教认为人原罪在身,佛教认为人生即苦。

  基督教认为人的始祖犯了罪(从亚当和夏娃“偷尝智慧禁果”),人类都有原罪在身,人一出生就带有原罪,所以信众要背着十字架,跟随耶稣,虔诚地信仰耶稣,经过“末日的审判”获得赦罪宽恕,上天堂,得永生,即离罪得生命,而有罪者将下地狱。基督教原罪说以后逐渐发展为西方的「罪感文化」,对欧美人的心理及价值观念影响深远。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信众要修成正果(佛、菩萨和阿罗汉三种果位),到达涅盘,脱离轮回之苦,到达西方极乐,即离苦得乐。当一个人涅盘时,有的说仍有我存在,有的说那时绝对没有我存在了,这就犹如一滴水落入大海,虽然分不出哪一滴水是你,但是实质还是存在的。

7、生与死

  基督教讲“永生”,佛教讲“往生”

  基督教相信有天堂与地狱,它最高的境界是升天,进入天堂即“永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的灵魂会因信仰而重生,并可得上帝的拯救而获永生,在天国里得永福。

佛教相信六道轮回,即天、人、阿修罗三善道和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其中无间道即无间地狱,第十八层地狱,最苦的境界) 。佛教的最高的境界是涅盘,跳出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8、世界不竭与三世因果

  基督教认为世界俱是天父上帝所创造,其中万物奇伟美丽无比,蕴藏财宝丰富,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无论太空宇宙之大,原子之小,处处皆可见到上帝创造之奥妙,所以行事只寻求何为上帝的旨意。

 基督教和佛教天主教 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
佛教相信四大皆空,因缘和合,三世因果,“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祸福贵贱都是自己前世作孽或积德的业力所致,所以做任何事要“慈悲为怀”,但求无愧于心。

9、基督教是启示哲学,佛教是实证哲学

  上帝是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合体,耶稣本身即是道,耶稣以言教及神迹奇事救人来启示众生,是灌输式启示教育。

释迦本身不是道,只是求道者之一,佛陀以身示范,是一名修道的苦行僧。佛陀也不是神,是大彻大悟的人。

  佛教四依四不依

  依于义不依语:佛法精深,所以假借语言文字方便说法,但是文字难免有歧义和词不达意。

  依于智不依识:破迷开悟,依靠智慧,定止妄识。

  依于法不依人:以佛法为师,不迷信于圣人之言,也就是相信真理,不盲目的相信老师。

  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据那些佛陀言传身教证实了的佛经,不依据那些不确信的佛经。

  在灵山的金色大厅里,众天神、众比丘尼济济一堂,当释迦牟尼如来佛祖出场后,大梵天王便以金色婆罗花献佛,并请佛说法。

10、信耶稣与求佛心

  基督教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偷食禁果犯的罪传给了后代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人类因有原罪而不能自我拯救,而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上帝派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做牺牲,成为「赎价」,作了人类偿还上帝的债项,从而拯救了全人类。世界末日来临的时候,人类包括死去的人都将在上帝面前接受最后的审判,“耶稣是救世主”,“信仰耶稣即可得救”。

佛教靠人自己修行,“度人自度,救人自救”,“智者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大道由心证,菩提自悟得”,“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怎样求心?怎样自助?佛给我们有很全面精辟智慧的解释,佛是最慈悲智慧的老师,但是佛能为我们做到的或许也只能是给我们指条路,而有缘之人顺着佛指的路做人做事修行。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天助自助者,“佛度有缘人”。蛋可以孵成鸡,但需要一定的温度,这个一定的温度就是“缘”,所以佛教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广结善缘,积善成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354.html

更多阅读

怎样区别香氛和香水 香氛与香水的区别

怎样区别香氛和香水——简介香氛和香水的区别主要在味道的种类、香味的浓淡、香味持续时间和使用场合的不同。怎样区别香氛和香水——方法/步骤怎样区别香氛和香水 1、 香氛只有一种味道,香水有三种味道 一般同一种香型的香水和香

棉籽壳与玉米芯的比较:

棉籽壳与玉米芯的比较:棉籽壳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非常高,其营养成份非常适合真菌的生长,而这三种营营养在玉米芯中的含量较低,加之玉米芯含糖量很高,在种植前要增加发酵时间,会增加营养的流失,种出的食用菌产量质量较低,口味要次于棉

太阳线级差制与双轨制的比较 直销太阳线奖金制度图

安利太阳线级差制与双轨制的比较一、安利奖金太阳线级差制分配制度存在的不足:  安利奖金分配制度实行的是多层次计酬制度,它能有效的调动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让所有人的目标都能清晰明了。但是安利奖金分配制度以现在直销眼光来看,也存

转载 仙剑三游戏与电视剧的比较 仙剑三电视剧演员强大

原文地址:仙剑三游戏与电视剧的比较作者:魔克绮玩过仙剑系列游戏的孩子都知道,仙剑每一部都有自己的一个主题,仙三的主题是“轮回”,从开篇就可以知道,景天第一大主角就是飞蓬的转世,龙阳的转世,但是看完仙剑三的电视连续剧,我等多的觉得,整个

声明:《基督教和佛教天主教 佛教与基督教的比较》为网友凉心凉意凉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