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彭甜甜 发自广州
2010年3月16日,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红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谷)董事长邓申伟来说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他告诉《新营销》记者:“今天红谷商学院成立了,是国内第一家皮具企业的‘黄埔军校’。我们将通过人才培养,夯实‘中国创造’竞争性人才的储备。”
让邓申伟尤其高兴的是,美国休斯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周耀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管理学院访问学者张建琦出任红谷商学院理事会主席和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高层经济培训中心主任姜汝祥、知名MIP管理专家刘克崴、亚洲品牌机构(AOF)中国区品牌战略官胡航应邀讲授营销管理课程,而中国视觉营销专家韩阳则将长期担任视觉营销顾问。从培训分区经理、经销商的红谷培训部到成立红谷商学院,拥有固定的培训基地,聘请55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授课,其背后折射的是红谷的战略转型,以及中国皮具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走向。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皮具制造国和皮具消费大国,皮具生产和出口均居世界首位。据统计,全球60%以上的皮具产自中国,而广州作为中国皮具之都,年皮具销售额占全国皮具年销售总额的八成以上。目前,经过行业多次洗牌,中国皮具市场形成了三大阵营:第一阵营是以LV为代表的国际奢侈品品牌,品牌知名度高,质量过硬,价格昂贵,目前占有5%的市场份额。第二阵营是以红谷、万里马、COBO、金利来等为代表的本土品牌和境外授权品牌,占有皮具市场65%的份额。第三阵营集中在低端散货市场,主要以出口和代工为主,靠价值链中最低端的制造环节盈利,随着中国消费者经济水平及消费理念的提高,低端散货市场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已由先前的70%缩小到30%。由此不难看出,中国本土皮具品牌居于市场金字塔的中下部,缺乏品牌竞争力。目前,随着国内皮具市场逐步成熟,国际品牌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推进,与本土品牌抢夺市场,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已经拉开了帷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名-爱华网-誉会长徐永认为:“中国民族皮具产业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新、设计落后、品牌价值不高,其中缺少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是中国皮具行业最大的软肋。”在不具有品牌、技术、设计优势的情况下,多数中国本土皮具企业只能模仿国际皮具品牌,以价格竞争抢占市场份额,导致企业发展后继乏力。因此,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品牌升级是中国本土皮具品牌的必然选择。邓申伟认为,未来皮具行业的竞争为品牌竞争,本土皮具企业与国际品牌的竞争将由价格、渠道等基础层面上升到人才培养、产品设计和品牌管理等更深的层面。中国皮具行业只有朝着体系创新、品牌创新的方向发展,才能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动摇国际品牌在高端皮具市场上的地位。这也正是红谷投入巨资成立红谷商学院的初衷。“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才跟不上。”红谷商学院外联机构主任苏锦裕感叹说。缺少专业人才,不仅仅是红谷一家皮具企业,而是绝大多数中国皮具企业面对的难题。没有大量的人才储备做保障,品牌升级只能是一种奢望。红谷是中国皮具行业的领先企业,2009年实现销售额逾4亿元,旗下红谷、曼蒙特两大自主品牌的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拥有1200多家专卖店,目前正在以每个月新开50家专卖店的速度拓展渠道。为了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红谷投入数千万元资金完善包括人才管理、产品研发、品牌管理、IT信息化建设在内的七大体系,构建学习型组织,为品牌升级奠定扎实的基础。“不仅产品要升级,我们的市场观念、品牌意识也要不断升级。”红-爱华网-谷品牌中心副总监贺海善说,“在发展趋势上,皮革产业是时尚产业,要跳出以量取胜的老路,就必须从根本上抛弃数量堆积、低价取胜的竞争策略,从生产导向型企业向市场导向型企业迈进,从渠道驱动型企业向品牌驱动型企业迈进,因此只有创新才能给企业带来质的飞跃。” 邓申伟说,品牌建设、品牌升级是红谷长久发展的核心,随着红谷的品牌战略、市场战略逐步成熟,红谷将中国民族风情和西方流行时尚相融合,打造独特的品牌个性。“依托红谷商学院做智力输出,在产品研发、设计上把握最前沿的时尚风潮;在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上与国际一流品牌接轨;洞察市场需求,创新营销模式,强化渠道建设,在加强传统门店零售力度的同时,引入集团客户以及进驻大型商场的新型合作模式,在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红谷会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