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标的十分丰富,币种涵盖美元与人民币,投资期限大多在1年以上,最长的为6年。结构性理财产品是体现一家银行的产品设计能力的标志,因此一向创新能力强的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多为结构性的,比如汇丰银行发行的产品均为结构性产品,东亚银行近90% 的产品也为结构性产品。
中资银行中光大、招商等创新能力较强的银行也有着不俗表现。目前中外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一个共同偏好是挂钩股票,并且各银行均有挂钩港股的理财产品,挂购物也比较集中在红筹股,如中国移动、神华能源、中国石油、建设银行等。
信托类理财产品
北京银行品种最多
银行信托类理财产品通常将投资者的资金集中起来,打包委托给信托公司,贷款给公司或项目。一般来说,银行在发行这类理财产品时,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因为银行会选择信誉好、风险小的公司或者项目发放贷款。由于2008年银行信贷从紧,企业贷款越来艰难,因此,银行通过发行信托类理财产品和票据"变相"贷款的意愿很可能加强。贷款类理财产品会迎来一个投资热点。
目前,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大约在4.5%~6%,比同期存款利率高很多。发行信贷类理财产品最多的为北京银行,其"心喜"和"超越"系列不断推出,投资期限大多在2~6个月,收益率大部分在5%以上。
在同行同类产品中优势明显。其次,建设银行此类产品年收益率在3.5%~4.7%之间,招商银行在4%左右,民生银行在4.5%左右,都比北京银行低。
QDII理财产品
外资银行设计灵活
中资银行在打新股产品上风光无限,而外资银行在QDII产品上显现了其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2007年QDII产品的发行数上。2007年,外资银行发行的QDII产品数占到全部QDII产品数的74.3%。外资银行这类产品之所以吸引国内投资者,一个原因在于产品设计灵活,亮点多。
以荷兰银行为例,其产品有生态类、IPO类、货币类、能源类以及农产品等抵御通胀类理财产品。中资银行在产品设计方面,市场敏感度较外资银行低。比如,渣打银行设计的一款产品在风险规避方面通过期权等衍生工具的运用,能够将汇率风险等基本规避,而很多中资银行在设计上缺陷明显,风险暴露突出。
不同设计不妨再从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考虑因素入手,对不同银行理财产品作一比较分析。
流动性
荷兰、广发行、浙商银行可提前赎回
从提前赎回条件看,有66.7%外资银行能保证20%以上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可提前赎回,而中资银行只有广东发展银行和浙商银行两家能达到同样标准。而且一些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如果不按照合同强行提前赎回,银行不向投资者支付任何收益,同时还要扣罚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投资者连本金都要损失一部分。中外资银行提前赎回条件的差别和其投资期限是有关系的。以荷兰银行为例,其理财产品期限长,因此当投资者急需资金时,可提前赎回的条款能帮助投资者及时抽回资金。影响提前赎回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投资方向,信托类理财产品通常不能提前赎回,而打新股产品赎回较为方便。随着理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银行也开始以高流动性作为卖点,赎回条件越来越灵活。
安全性
德意志银行、华侨银行100%保本
总体上看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中保本产品的比例高于中资银行,55%的外资行有95%以上的产品保本,其中,德意志银行、华侨银行所有理财产品均能100%保本,无论产品到期收益率如何,资金都不会遭受损失。当然外资银行也有例外,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的保本型产品占全部产品不到一半,全部为风险高,收益高产品。而中资银行还没有一家银行能保证90%以上产品保本。如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都曾推出一些92%、95%、98%保本的理财产品,并事先明示"产品是可能有亏损的"。更多中资行理财产品干脆直接注明"不保本"。
收益性
工行、建行、中行、民生银行公布及时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通常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以前投资者普遍认为,中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不如外资银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目前中资银行资产管理类产品收益率并不输给外资银行。收益率的差异更多地体现在了不同类型理财产品之间,比如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率较高,而债券类产品一般收益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各个银行公布收益率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工行除了固定收益产品无须公布浮动收益率外,其他浮动收益产品,每周都会在网站上公布收益净值和收益率。民生银行则会每月在报纸上公布正在运作的产品收益。建行、中行也会在网站上公布理财产品的净值。但是一些银行不公布投资收益,需要打电话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