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精准医疗 婴童用品营销制胜点--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



系列专题:婴童行业观察

  一、婴童用品消费群体定位:妈妈OR孩子?  

  企业制定一个好的营销策略首先就是要研究消费者,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欲望、特征,以消费者为中心制定一系列营销策划活动。消费者定位是指依据消费者的心理与购买动机,寻求其不同的需求并不断给予满足。  

  婴童用品消费群体极具特殊性。对于大多数消费品而言,购买决策者同时是消费者,因此一个产品进入市场前,企业所需研究的消费者就是购买决策者。但婴童用品是属于购买决策者和消费者分离的品类——购买决策者是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他亲友,而消费者是孩子。  

  通常,婴童用品产业定位于服务0—6岁的婴幼儿群体。近几年,中国的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典型的家庭结构是“4+2+1”(简称421型),即消费者角色主要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他亲友。消费者角色可以分为五种:即消费的倡导者、决策者、影响者、购买者和使用者。现在大多数市场营销人员都很注意研究家庭不同成员,如丈夫、妻子、子女在商品购买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一般来说,夫妻购买的参与程度大都因产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根据对婴童用品消费者角色的分析如下:   

  1、消费倡导者,即本人有消费需要或消费意愿,或者认为他人有消费的必要,认为其他人进行了某种消费之后可以产生所希望的消费效果,他要倡导别人进行这种形式的消费,这个人即属于消费的倡导者。在婴童用品中这个人主要是妈妈。   

  2、消费决策者,即有权单独或在消费中拥有与其他成员共同作出决策的人。 这个人主要是妈妈。   

  3、消费影响者,即以各种形式影响消费过程的一类人,包括家庭成员、邻居与同事等。    

  4、购买决策者,即做出最终购买决定的人。在婴童用品中,这个人主要也是妈妈。 

  5、使用者,即最终使用、消费该商品并得到商品使用价值的人,有时称为“最终消费者”、“终端消费者”、“消费体验者”。这个人主要是孩子。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妈妈和孩子是企业最应该关注的焦点。但现在很大一部分的婴童用品生产商以妈妈为主要消费者来研究设计产品。比如,在中国童装之都织里镇,很多童装厂商没有深入研究孩子对服装的心理需求,一味认为在家长的眼中孩子喜欢卡通、可爱的风格,然后以此为主打设计,导致屡屡失败。虽然儿童消费最终要通过家长购买来实现,但二者的关注重点存在着很大差异,那婴童用品的消费者到底该定位于谁呢?只有将妈妈与孩子捆绑在一起,用‘1+1’=1的方式来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来研究消费者心里需求和特征。 

  二、分解消费者需求点与特征  

  婴童用品消费者主要可以分解成妈妈与孩子。妈妈扮演的消费者角色有消费倡导者、消费决策者、购买决策者,孩子扮演的消费者角色为消费使用者。企业在研究消费者需求与特征的时候就需要同时考虑到各类因素,才能保证营销策划的有效制定与执行。以帮宝适为例,在“帮宝适”最初推出时他并没有做的很成功,他的产品诉求对象是妈妈,让妈妈使用更方便更省心。因此,在强生公司市场部重新了解了消费者的特性后,给“帮宝适”添加了新的元素---“让宝宝干爽一整天”等以宝宝需求为出发点,再通过不断的改良产品,降低价格等策略不断占领市场,在纸尿裤领域,最终取得了今天的领导者地位。宝洁公司也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消费者分析,洞察问题所在,最后得出“母亲更加关心婴儿的利益,其次才是自己的利益”的结论。  

  1、 首先根据妈妈的消费者角色对妈妈分析:  

  妈妈消费者需求点:一切以孩子出发。  

  妈妈消费者特征:在80后年轻父母消费者中,消费观念比产品价格更大程度上左右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中影响妈妈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消费者自身因素、社会因素、企业和产品等因素(由于内容涉及较多,请见下回分析)。为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我国婴幼儿消费市场发展状况,中国消费者报社曾联合新浪网亲子频道、北京艾索儿童市场咨询公司,开展了“中国婴幼儿消费市场 ——2009年38226;15年度调查”系列活动,并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倾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婴幼儿市场并不是一个对价格特别敏感的市场,价格已经不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质量和安全性,品牌信誉对生产商而言至关重要。  

  2、孩子消费者( 0-1 婴儿期、1-3 幼儿期、3-6 学龄前):

  孩子消费者需求点:孩子作为产品消费的最终使用者,使用情况的评定是父母根据孩子的使用情况来判断。根据孩子脑部发育等生理来说,婴儿期与幼儿期的孩子基本无判断与决策能力,消费使用情况由父母通过观察孩子的情绪与反应来判断,比如厌恶,使用后反应不良等。3-6学龄前的孩子大脑处于开发发育阶段,他具有模仿能力,接受新事物等能力,形成了一定偏好与判断思维,如卡通,可爱最为吸引孩子眼球。2001年,《蓝猫》的另类营销可谓是婴童行业的一个典范,《蓝猫》是中国三辰卡通集团最大的代言卡通品牌。他以近年中国以“科教兴国”为目标教育为前提,两年间在内地千多家电视台的儿童节目时段播出《蓝猫》卡通电视,用快速的普及速度占领了消费者的心,深受幼儿喜爱。他的营销策划不仅仅抓取了孩子的心理,同时也网罗了父母的消费需求—父母对子女的娱乐的选择趋向是知识普及型《蓝猫》片集。接着中国三辰卡通集团在各大城市广泛开设“《蓝猫》专卖店”并生产针对儿童的商品,如书包等,并成立蓝猫童装,当时蓝猫的产业化运作被认为是成功的,而且开创国内先例。目前《喜洋洋与灰太狼》这一卡通品牌,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蓝猫当时的营销模式,并运行相当成功。  

  孩子消费者特征:孩子在消费者角色中扮演的是消费使用者,但孩子由于年龄太小,自身没有判断力和购买能力。并且产品在使用的最终评价也有他的父母来评定(主要是妈妈)。

  3岁以下婴幼儿消费中,食品(奶粉)占大头,占41%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宝宝奶粉一个月花费在300至500元的,占到46.49 %;500~1000元,占38.01%。此外,2岁以下婴童用品中纸尿裤也是一笔很大花费。月花费在300元以内的有32.47%,300~500元有22.06%。总结得出:“3岁以前健康为主,3岁之后就是教育。

  3~6岁孩子消费中,幼儿园是大头,每月平均722元,占花费比例32.3%,培训费用每月接近500元,排第二,这两项费用占消费结构比例的五成以上。  

 母婴精准医疗 婴童用品营销制胜点--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

  三、婴童用品中,消费者‘1+1’营销模式  

  婴童用品中,消费者‘1+1’营销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围绕孩子(消费使用者)的与妈妈(消费倡导者、消费决策者、购买决策者)的需求与特征,分别对两个角色进行研究分析,分析结束再进行汇总整合,从而形成合二为一的整体,再根据这个“整体”制定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策略。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构成营销决策的基础,它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婴童行业目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许多国内婴童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与远见性,在婴童业这个特殊的“消费者”定位上还存在较大盲目性,导致设计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市场营销活动也没有紧贴这个特殊的“消费者”来展开,最终导致婴童企业市场开拓,产品推广失败。即使有些产品红极一时,但也缺乏生命力,在市场上只是昙花一现。所以,婴童用品企业在开发产品、广告诉求、市场营销等方面,亟需以“特殊消费者“为中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2807.html

更多阅读

贝贝婴儿用品 婴童用品市场暴利惊人

系列专题:婴童行业观察 婴童用品,离降价还有多远?“开始赚奶粉钱了!”这是一个网友的签名。他初为人父,就开始感觉到孩子的出世给他带来的生活压力。买贵的奶粉,买不起,买便宜的,又不放心。   除开暴利给人的刺痛之外,近年婴童产品特

婴童用品加盟 婴童用品行业“热”中有“冷”

系列专题:婴童行业观察 “孩子的钱好赚”。在这样的思路引导下,“婴童用品店”成为2008年许多投资人的投资首选。然而记者调查后却发现,看似诱人的商机背后,赢利状况却令人担忧。婴童用品行业热中有冷。   供应商两级分化严重,除了

婴童用品营销制胜点: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

系列专题:婴童行业观察  婴童用品营销制胜点——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  一、婴童用品消费群体定位:妈妈OR孩子?  企业制定一个好的营销策略首先就是要研究消费者,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欲望、特征,以消费者为中心制定一系列营销

声明:《母婴精准医疗 婴童用品营销制胜点--消费群体的精准定位》为网友劝君莫执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