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浐灞生态区捷报频传。西北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批复,西安领事馆正式落户,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建设启动,西安向东,一个“绿色新势力”正在崛起。
绿色新势力
2013年3月29日,经过国家水利部专家组终期验收,浐灞生态区以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第六个、西北首个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2013年8月28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授予浐灞生态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称号,浐灞生态区成为西北首个国家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
截至2013年底,浐灞生态区全年优良天数达162天,超出西安市优良天数24天;累计新增绿化面积7200亩,形成林地近29000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8.9平方米。而这些绿色植物,平均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900吨,产生氧气650吨,年滞留粉尘1090吨,极大地提高了西安市整体空气质量,缓解了城市噪音污染和热岛效应,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园林”。
2013年11月,西安市首座负氧离子监测站在浐灞生态区投入使用,12月,西安市首部城市再生水全方位利用系统规划——《西安浐灞生态区再生水利用体系规划》通过评审,再生水成为浐灞新的生态区标志。
2013年冬天,共有近3500只候鸟来浐灞过冬,数量较往年增长三成以上,生态区专门拿出12万专项资金,保护过冬候鸟。
产业新方向
2013年9月26日至28日,“2013欧亚经济论坛”在浐灞生态区顺利举行。生态区首次直接参与主论坛保障运营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嘉宾住房、会议场地、车辆保障、志愿者招募培训、同声传译员及设备租赁工作,并主办欧亚生态安全会议、第三届西安(浐灞)金融高峰论坛、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战略规划研讨会、西安投资环境推介及项目对接会等4个分会,获得各方好评。
第十七届西洽会上,浐灞生态区共签约重大项目25个,总金额超过440亿元,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达六个,并先后与欧荣集团、中石化、中铁集团等三家世界500强企业签约,成绩斐然。12月3日,在第八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上,西安金融商务区凭借近年来的卓越成就和在本次展览会上的完美表现,获得“最具投资价值金融区”。
作为欧亚经济论坛的成果之一,欧亚经济综合园区规划工作全面启动,综合园区紧紧围绕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而建,将是推进欧亚陆域合作,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着力点,是中国构筑互利共赢、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标志性平台。
9月13日,2013年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赛,浐灞生态区通过央视视角,华丽绽放。优美的环境不仅使浐灞生态区收获了“最美风景赛道”称号,也使环中国城市自行车业余赛落户浐灞,成为一项知名的体育产业品牌。
2013年12月,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联合发布了2013年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名单,西安世博园成陕西唯一入选对象。截至目前,西安世博园婚庆产业基地入驻婚纱摄影机构16家,日均接待近百对,现市场占有率达40%。
民生新亮点
2013年“五一”期间,西安市年度十大惠民工程之一的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开园迎宾的前三天就迎来37万人次。
为了保障群众高品质生活,浐灞生态区高招频出。11月28日,瑞典于默尔市专家到浐灞生态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项目调研,并推进试点项目合作,计划到2015年底,初步建成现代城市垃圾管理网络。
2013年12月25日,浐灞生态区首批社区——浐灞半岛、恒大名都正式揭牌,两个社区将为近5万名居民群众办理居民养老、居民医保、人口计生等公共事务,标志着浐灞生态区由开发建设阶段转入新城市建设与管理并重新阶段。
2014年浐灞生态区将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主线,抓改革、抓发展、抓管理,努力实现生态区发展质的飞跃,确立浐灞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国际化先导区的地位。
2014年,浐灞生态区将抓机遇、破难题、提速度、出形象,以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为核心,以精细化管理和大项目带动为抓手,以产业培植、生态建设、城乡统筹为引擎,完善体制机制,实现生态区新的跨越。
![浐灞生态区:国际化大都市的“绿色新势力”](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291970157212.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