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沣渭新区、国际港务区、航天基地、航空基地“五区一港两基地”不仅成为产业聚集区,也成为带动西安跨越发展的新引擎。
2013年,西安“五区一港两基地”引进内资1035.13亿元,占全市72.37%,占比较区县高44.74个百分点。这样傲人的成绩,还有很多。记者深入高新区、经开区、西咸新区等9个区域,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多头并进、和谐统一的区域发展态势。详见A7-A112013年,之于西安高新区是亮点纷呈的一年,韩国总统朴槿惠、澳大利亚总督布赖斯的到来、三星项目入驻,让这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云集的区域更加熠熠生辉。
1月22日,锂离子电池技术世界领先的三星SDI、安庆环新集团与陕西省政府签署了《关于三方投资建设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谅解备忘录(MOU)》。
记者获悉,三星SDI考虑到最先进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和协同效益,确定西安是最好的选址。项目建设选址位于三星电子半导体西安工厂附近。
2013年,西安获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预计到2015年末,西安要推广新能源汽车累计达到11000辆,新能源汽车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三星SDI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的落户,将进一步完善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使高新区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基地。
这仅仅是西安高新区项目的一个缩影,2013年,高新区收获满满。
把握经济命脉
![西安高新区:做世界一流科技园区](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291961877303.jpeg)
重点项目带动引领
2013年,高新区经济外向度显著提升。预计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20亿美元,占全省70%以上,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840亿元,工业增加值1698亿元,同比增长20%。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加速推进,大项目招引成效斐然。美国强生供应链基地、美光三期、三星封装测试等大项目先后落户。全年累计引进国外世界500强企业项目9个,三星配套企业目前已落户50家。
项目建设再掀高潮。以三星项目为代表的118个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三星项目建设进入尾声,年底前实现试生产,综保区内15家配套企业已有7家完成工程建设。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28亿元,同比增长26%,总量位居全市“五区一港两基地”首位。高科集团成功实现“百亿”目标。
同时,城市管理向精细化转变。率先在全市推行“无城管值守渣土工地”;全年新建绿化面积43.5万平方米;群众安居工程进展良好,全年新开工公租房5000套、限价房310套,建成1052套。
六大举措并行
实现全新跨越
2014年,是西安高新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西安高新区将坚持创新有为、开放包容、务实担当、追求卓越的开发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埋头苦干,乘势而上,推动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再造新优势,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2014年,高新区将围绕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目标,紧抓国家向西开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坚持“两带两城五区八园”的战略布局,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为核心,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国际化科技新城为重点,实施“科技引领、环境提升、产业聚焦、板块突破”四大工程,全力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担当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和西部强省建设的排头兵。
新一年,新征程,高新区将在2013年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方式,并制定了六大政策,保障各项工作稳步前行,实现更大跨越。
坚持国外和国内市场招商并举,不断聚集高端要素,推动产业链招商和集群招商;坚持大项目建设与板块开发并举,不断优化园区布局,推动专业化聚集和园区化承载;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并举,不断激活创新能量,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坚持发展工业和发展服务业并举,不断壮大产业规模,推动存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坚持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提升并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打造西部环境最优的国家级高新区;坚持开发开放和国际合作并举,不断聚集国际化要素,推动提升园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紧紧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新契机,全面加快园区建设国际化、产业发展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进程,增强发展活力,完善承载能力,提升西安高新区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