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类趋向战略: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行动框架(四)



3.我国有条件的企业应该把创新型企业作为主体类型目标加以战略定位

(1)什么是创新型企业

我国很多企业集团现在都在谈创新型企业,但创新型企业到底是什么?几年前企业界对这个概念的认识很浅,没觉得这是个问题,认为不就是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吗?只要技术上、市场上、组织上、管理上甚至是理念上哪一个方面有点创新,都可称得上创新型企业。现在不同了,经过较长一段的实践经历以后,我们发现,我们与世界上的先进企业相比,距离似乎没有缩短,而且隐约意识到现行做法有问题。像索尼、GE这样的先进企业才能称得上是创新型企业,如果我们还是泛泛的理解创新型企业,那我们可能就害了自己,永远也没法理解索尼、GE们何以是它们、何以成为它们,永远也没法找到正确的趋向之路。近年国家基于提高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角度,要求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提高主体层次和行业地位,向创新型企业转型。创新型企业概念在这种背景下就有了特殊的内涵,不能再是从前的肤浅认识了。

将视野放在企业全部主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上,能够比较准确的界定出不同企业类型的内涵,包括对创新型企业的定义。创新型企业是指具有全面创新能力、能够长期从事技术提升阶段的生产经营并实际处于产业链上游地位的企业类型。这就是说,作为创新型企业,不仅“能什么”,还要“是什么”,不仅看过程还要看结果:从能力和过程看,创新型企业应具有全面创新和综合创新能力,不是仅能在一个孤立的方面上创新;从结果上看,创新型企业不是个口号,而要实际从事着技术提升阶段的业务,并确实处于产业的上游核心地位。我们以前仅从能力和过程角度理解创新型企业,且理解还很不完整,现在,既要从完整理解创新能力的角度,又要从实际结果角度去理解创新型企业。这样的定义,既是本文前述相关理论的必然生成,也是符合我国当前实践背景下对创新型企业概念内涵需要的。后面关于战略手段和过程的探讨,将进一步揭示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2)我国B类企业的趋A实践

我国有两类主体都在努力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第一类是部分大型企业集团,第二类是部分转制后的科研院所。

正在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大型企业集团,当前在企业类型上属于B类,即持续创新能力不强,整体上以技术普及阶段的生产经营为主,在世界经济的产业链中处于中端甚至低端地位。它们向创新型企业的转型,属于B趋A型战略实践,简称B趋A(BšA)。从已有的做法看,B趋A的方式有三种:海外收购、建立技术中心、并转科研院所。

如果是在海外收购平行主体或者更低端的企业主体,即B类企业在海外收购B类企业或者更低级的B类企业,以满足自身业务的经营扩张,这属于同类发展的范畴,不是非类趋向发展,成功是相对容易的,我国典型的例子是海尔(参阅附文2:海尔与联想:同类发展的危机和非类发展的苦恼)。但如果收购的是A类主体或A类主体的业务,那么风险就很大了,要求B类企业不仅自身具备了接近A类企业的发展条件,而且还要有非类趋向战略的理论视野和操作能力。联想收购IBM公司PC事业部,可以看作是B类企业通过海外收购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例子,只可惜没能成功(参阅附文2:海尔与联想:同类发展的危机和非类发展的苦恼)。

 非类趋向战略: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行动框架(四)

在B类企业中建立技术中心,以及将转制出去的科研院所重新并入到B类企业,是我国当前推进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向创新型企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方式,当然对于很多重要行业,比如军工类企业,一开始就是将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重组在一起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B类企业只生产,科研由作为事业单位的科研院所完成,由国家整体管理着这两个环节的衔接和运转。在B类企业中建立技术中心和并入科研院所,B类企业进行科研、生产一体化发展,在主体类型上力图向A类企业发展,从当前的情况看,实际上也-爱华网-遇到一些列问题:第一,对于建立技术中心的企业而言,研发能力一时难以形成,其中,科研管理能力缺乏是个关键性问题;对于并入科研院所的B类企业而言,虽然单纯的看科研能力提升的比较快,但B类企业对科研院所这类主体缺乏管理经验又是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只能是两张皮,不能将并入的科研院所作为集团企业整体科研体系的组成部分加以整合和利用;第二,与产业体系的关系处理问题。B类企业具有庞大的产业体系,缺少的能力之一是科研创新能力。并入的科研院所和建立的技术中心,即便有技术创新能力,但本身缺少的是产业化能力。如果不能处理好二者的结合问题,则科研体系和产业体系的良性循环就建立不起来——而这点恰恰是A类企业组织运行模式的内在特点之一,也是趋A发展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后面将会谈到。科研与产业的结合问题很复杂、很困难,改革开放以后采取的种种做法都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早期的鼓励科研人员创业的办法、产学研结合的办法、转制一批科研院所让其独立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办法等等。这两种方式是国家推动下的B类企业的趋A实践,也是短期内我国经济体系中出现一批A类企业的希望所在,但建技术中心、并入科研院所本身已经远远不够了,必须要有非类趋向战略的理论指导,同时,高水平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商业环境构造能力再也回避不掉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2341.html

更多阅读

工业企业战略:施耐德电气的中国化再造(下)

施耐德的广告投放与本部搬迁,还只是它们中国化战略的小试牛刀。施耐德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并购二字,这个从断电器起家的电气行业下游企业,通过频繁的产业链并购,终于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能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从而高调地进入世界一流能源

工业企业战略:施耐德电气的中国化再造(上)

  施耐德,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家生产电梯的跨国公司,每次逛商场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发现scheilder的字样,由于拼法很像德文,所以到今天还有不少人认定它是一家德国公司。直到今天11月胡主席访法期间亲临法国施耐德的卡罗斯中心时,很多人

葛荣晋:现代儒商是企业创新的人格支撑(4)

利益和风险成反比 第四个问题讲胆商,是企业创新的魄力,原来是勇气,我改成魄力了。什么是胆商?就是做一个现代儒商,你就指的是要有胆量,要有胆识,要有胆略。要三个胆呀,就是你要有勇气,那么说这个企业家有没有胆商,有没有胆量胆识胆略呢?当在

葛荣晋:现代儒商是企业创新的人格支撑(3)

我们怎么样去辨别欺骗,防止自己受骗?向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想用官方的那种条条框框来评价,我想借用我们祖先的几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三句话:第一句话“不食其言”。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个嘴巴除了吃饭就是说话,说

葛荣晋:现代儒商是企业创新的人格支撑(2)

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你有没有道德下面我讲的第三个题目是德商是企业创新的保证。我们要想当一个儒商,光有智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德商进一步提高自己,在道德上要大大地提高,努力打造自己的道德人生。所谓德商,主要指人的品德智力。这

声明:《非类趋向战略: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行动框架(四)》为网友心野路子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