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路交通枢纽工程
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 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291891418537.jpeg)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行业。西安作为内陆中心城市,将通过加快建设公路交通枢纽提升城市综合发展承载能力。
作为全国高速公路网最大的节点城市,西安境内372公里高速公路,目前已形成了“1环12辐射线”的高速公路网络,并成为全国高速公路网中东联西进、沟通南北的主枢纽。
公路交通枢纽建设工程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科学合理的城市综合枢纽和公路交通网络,将对提升西安主枢纽地位和区域经济发展保障能力,大力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夯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推进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公路工程建设
夯实西安经济新增长极
随着城市的发展,目前西安“1环12辐射线”的高速公路网络已经嵌入城市规划区。单纯依托1环绕城高速无法迂回的路网结构,让主城区交通组织和治污减霾面临巨大压力。
针对这一实际,西安市紧抓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机遇,进一步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网络,提出了建设西咸北环线、西临高速改扩建和渭玉高速公路的构想。为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区位优势,省市共建提出加快高速公路建设。
2013年,西安市交通运输局按照省市共建大西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部署要求,积极推进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及西安至临潼、渭南至蓝田玉山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2014年是西安市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一年,西咸北环线、西临高速公路改扩建和渭玉高速公路项目全面启动建设。
2015年上述3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将连接现有12条辐射线中的10条,通过外部转换,西安高速公路网络将更加完善。大量过境车辆和容易造成拥堵的大货车不再经过主城区,城区面临的交通压力将得到明显缓解。
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与完善,能够进一步巩固提升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而国省干线的升级改造,则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加快国省干线扩能改造步伐,市交通运输局规划了国道310西安过境公路工程、国道108零口至马召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省道107渭南界至眉县界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秦岭北麓公路建设工程4个项目,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使平原区的国省干线都能达到一级公路标准。
2014年国道310西安过境一级公路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投资3.5亿元,国道108零口至马召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计划完成投资两亿元,省道107渭南界至眉县界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计划完成投资1.5亿元。国道210西安过境公路完成方案论证、前期规划等工作。秦岭北麓绿道工程投资5000万元。
交通综合枢纽工程
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城市交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围绕“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市交通运输局以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为支点,以优化调整公交线网布局为手段,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加快交通枢纽场站建设,目前总投资2.3亿元的纺织城客运站已经投入试运营,并成为目前西部唯一、全国领先的客运枢纽站,是全国“零换乘”和“无缝接驳”距离最短的枢纽站之一。规划占地230亩、总投资38亿元的北客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是集多种运输方式“零距离换乘”的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目前项目已完成交通规划方案,并拟申请列入交通部综合交通枢纽试点项目。
城南客运站二期工程已启动项目概念设计,引入“公交都市”理念,力争打造成集长途客运、旅游班线、地铁、公交、出租和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此外,城西现代交通枢纽中心初步选址在西宝高速出入口附近,拟征地150亩,总投资10亿元。
按照交通运输部指定的创建要求,目前西安市已制定了西安市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34项建设目标;制定了西安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五年建设目标,涉及16类34项创建任务。
2014年将继续落实城南公交枢纽、城西后围寨保养场等5个公交场站。红旗西路、纺织城客运站和南三环桥下公交枢纽站及高新开发区两个公交枢纽充电站和1个公交首末站已投入使用。新购置公交车441辆,新增公交停车位688个。
此外,今年还将树立区域性综合交通体,引领城市规划和建设新理念,以缓堵保畅、客货运站场外迁、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为契机,优化运输资源配置,打造功能全面、衔接畅达、产业聚集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