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海尔要做“造钟师”



“海尔将打造像时钟一样的创新体系,来全面应对每天都存在的危机”。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在近日举行的山东省工业调整振兴大会上,引用美国《基业长青》书中一个观点说,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不能做“报时人”,而是要做“造钟师”。

  张瑞敏说,海尔目前在探索一个“自主经营体”,期望建立一个像时钟一样的创新机制,让员工主动去创造客户价值,自主地核算投入产出。这是因为,时代在变,企业在变,内外两重因素逼迫海尔必须这样做。

  从企业内部来看,海尔原来有几百人,而现在超过6万人,企业的快速发展会带来“大企业病”。由于企业过去的组织结构的层级管理模式,容易带来市场目标的缺失感,甚至出现扯皮现象。在信息化时代的外部条件来看,企业如果不直接面对市场,就会被用户所抛弃。

  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海尔的“自主经营体”在应对外部市场竞争中已初显成效。在海尔员工中出现了一些主动核算投入产出、主动为客户创新的故事。如在海尔手机部门有一个专门为印度大客户成立的经营体,将原来分散的、割裂的部门在一个目标下成立一个共同的团队,为当地客户创造有价值的手机。2008年,海尔向印度市场出口翻了一番多,达到近400万部CDMA手机。

 张瑞敏:海尔要做“造钟师”

  张瑞敏说,通过以上系统的创新,海尔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依然健康向前发展。目前,海尔仍有持续的海外订单。2008年,海尔在海外市场的总体业绩提升了8%,其中“海外生产、海外销售”部分的增长超过了2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2262.html

更多阅读

海尔董事长张瑞敏 张瑞敏管理海尔的13个理念

在海尔集团总部,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企业和人到海尔学习、取经。张瑞敏作为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曾先后应邀登上哈佛大学、瑞士国际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讲坛。1997年荣获《亚洲

张瑞敏: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

 去年12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海尔创业21周年暨海尔全球化品牌战略研讨会”上,外交部李肇星部长等官员、学者到会,共同关注并阐述了对于海尔作为我国龙头企业其未来战略的构想。   本刊总编应邀到会,现在此独家刊发海尔

张瑞敏:要做海尔最好的造钟师

 企业只有打造出一个时钟一样的创新体系和决策体系,才能摆脱恶劣天气和意外变故对打更人的考验。因为时钟是在机制驱动下的自运转。如果海尔的制度能让每个员工在一个时钟一样的体制下自运转,那么企业就能像一部精密的时钟一样永续

张瑞敏:海尔的失速“变形记”

 1984年,35岁的张瑞敏被派往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前身)担任厂长,在这家亏损达147万元之巨的集体小厂的头一年,张瑞敏拍了很多相片,多年后他透露说,这是为了留后路,要是企业没有做起来,可以把相片拿出来,然后说,这么烂的一家工厂,怎么能做起来

企业管理咨询acgmc 企业管理 :张瑞敏与海尔文化的启迪

 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被哈佛商学院请去讲怎样用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当时去听的人都认为张瑞敏会讲很多方法,但张瑞敏主要讲的是认识论问题。他告诉大家海尔为什么成功,他说:《老子》教育我怎么战略思考,《孙子》教育我怎么战术

声明:《张瑞敏:海尔要做“造钟师”》为网友君悦君兮君不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