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吴玉华:和上司做朋友最糟糕

 经理人吴玉华:和上司做朋友最糟糕


三位人生伯乐 三次逆流选择 三个人生信条

  作为职业经理人,吴玉华的业绩并不输于李开复、唐骏等“打工明星”。他的人生有秘诀吗?他的成功可以复制吗?当记者坐在吴玉华对面,试图从他的人生轨迹探寻谜底时发现:无论人生境遇是顺流逆流,他都乐观积极,从不蹉跎嗟叹,没有一步踏空。你不得不承认:成功,有逻辑可循。

  本报记者/陈丽伟发自上海

  寄语年轻经理人: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应酬

  侨报:越来越多的中国经理人成为国际财经新闻的主角,李开复、唐骏这样的人成为新一代职场偶像。你对那些正在攀登期的年轻人有哪些建议?

  吴玉华:我提醒年轻人不要落入这样的陷阱,好像没有唐骏、李开复那样的成就就是失败的,这种想法本身就很失败。我的建议是首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工作。你不能一直抬头看着李开复和唐骏这些偶像,如果忘记铺自己的路,永远走不到目标。

  其次是要创新。创新不仅仅是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程序、内部管理都可以另辟蹊径。

  最后是要懂得取舍之道。有些年轻人经理人不断以跳槽的方式寻求更高薪水、更高职位,从长期看,大公司,特别是知名的跨国公司不会重用缺乏忠诚度、稳定性差的管理人员。成功的人懂得取舍之道,眼光要放长远些。

  其实这也是我的人生信条,诚信、创新、谦逊。有些经理人在成绩、媒体光环面前容易膨胀,觉得自己好像无所不能,其实任何一个商业成功都是团队在起作用,所以我建议少些应酬,多想些实际问题。

  侨报:经理人与董事长的关系总是很微妙,但你无论是在国企还是跨国公司供职,都能游刃有余,有什么秘诀吗?

  吴玉华:和你的直接上司成为朋友是最糟糕的事,而且和直接上司存在一些摩擦也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某些更高领导者眼里,这甚至是保证公司安全、制衡下属的“好事”,

  虽然无奈,但你只能面对,与其烦恼,不如保持健康的距离。怎么叫健康?你的工作能力让他离不开你,你的懂情理、知进退让他不忌惮你,如果可能,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尽量保持和更高领导的友好关系,这是一种职场智慧。当然最根本的是,把你的精力放在工作上,凭本事吃饭,这是最大的职场智慧。

  第三位伯乐:他观察了我八年

  “有谁可以称得上是你人生的伯乐?”吴玉华的答案里有不介意自己出身、总是肯定他积极努力的中学老师,也有力排众议敢于重用自己这个出身不好却通晓技术和德语“双枪”型人才的宝钢首任党委书记朱尔沛。

  1988年,29岁的吴玉华成为宝钢第一任欧洲总代表。正是在宝钢从担任普通翻译一直到欧洲总代表的八年,第三位伯乐默默观察着这个外语流畅、抓紧一切机会学习、为人处事稳重得体的年轻人。1990年,曾任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魏斯微笑着告诉吴玉华,“年轻人,你一直以来的表现都很出色,我想送你一份礼物。”这个神秘的礼物就是邀请吴玉华到德国留学的亲笔信。当宝钢董事会郑重通知吴玉华决定公派他出国留学时,这个33岁的年轻人穿着牛仔裤、背起书包,拥抱了自己渴望了20多年的大学梦。

  “德国经济在战后的迅速崛起令我惊讶,我想从他的教育里寻找答案。”吴玉华选择了经济和法律专业。后来,西门子、GE等跨国巨头都看重他技术、经济、法律的复合人才优势以及丰富的中外商务经验。吴玉华感慨地说:“别怕你的努力没人看到,伯乐其实一直都在,但你要自己去打动他。”

  职场三级跳:宝钢、西门子、阿尔斯通

  1997年,吴玉华从宝钢成功“转会”到西门子,六位数的“转会费”令当年整个业界侧目。

  在为西门子服务的11年里,吴玉华仅三年就让其旗下的装备与技术服务集团扭亏为盈,并在西门子全球范围内盈利排行榜上拔得头筹。2007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西门子和上海世博局共同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和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宣布,经过双方极其艰苦和漫长的谈判,西门子作为首家独立应征成功的外资企业,正式成为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全球合作伙伴。当时公司很多人反对,吴玉华和团队奋战了三个月,光是制作的全球合作伙伴方案征集书摞起来就有一尺多高。那段时间里,吴玉华永远是大厦最后一个离开的人。有一次深夜,他还在办公室工作,秘书有紧急事情报告,一推门却发现他端坐在电脑前,手放在键盘上,人已经睡着了。

  把西门子世博项目扶上马护送了两年之后,吴玉华选择了急流勇退,他离开西门子出任法国信息公司阿尔斯通中国总经理。“阿尔斯通在中国的业务正处于一个上升期,这是体现经理人能力的最佳阶段。”

  从宝钢到西门子,再到阿尔斯通,吴玉华的职场经历可谓是稳扎稳打,三个公司三大步,每迈出一步都跨上一个新台阶。

  三次逆潮流选择:人生就要独树一帜

  吴玉华从不随波逐流。1995年,他获得德国济根大学硕士学位后的17天就又回到宝钢工作,继续拿他只有欧洲同行公司几十分之一的薪水,而不是像当时很多人学成后就留在国外。这是他第一次逆潮流的人生选择。十多年后,从西门子急流勇退,是他第二次逆潮流选择。

  在生活里,吴玉华还有一次逆潮流的选择为人称道。上世纪90年代末,他毅然把儿子送回上海读书。如今,当很多海外第二代华人忘记祖籍国文化的时候,吴玉华的儿子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却颇为理智,他选择先去美国进行技术性岗位的实习,在实践中充分了解自己之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深造。

  吴玉华的一个朋友曾悄悄拉住他的儿子问:你爸爸送你回国读书你觉得正确吗?儿子很肯定地回答:非常正确。后来朋友不无羡慕地在电话里告诉吴玉华的时候,吴玉华回答:“只要他认真思考了,无论选择是否与潮流合拍我都支持,人生就要独树一帜。”

  吴玉华对未来的构想有点令人出乎意料,他希望自己能提前退休。“我不要环游世界,我要到大学‘环讲’。我要把我的商业经历写成书,把我的职业经验和人生感悟告诉年轻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192102.html

更多阅读

我不想和你做朋友 我不想和你做朋友歌词

后悔也许是不会的,你的出现也是多余的,早就不相信爱情的我,友情也荒废在了不知名的角落,不要白费心机的瞎琢磨,我不想和你,做朋友。在这个敌人出没的年代,朋友是更该小心的,你怎么说,也都没有用,我的世界很干枯,你也不会是那特殊的一个。血染红

清秀坚忍的吴玉华:八十年代电影演员今昔9

她清秀大方、长发飘逸、直言快语,充满自信,《篱笆女人和狗》中的枣花,《渴望》中的竹心,留给观众栩栩如生的艺术印象。性格不受束缚,喜欢自由飘荡,以自由演员的身份,至今仍活跃在国内影坛。 吴玉华出生在山东,随父母南下到了杭州,在杭州西湖

职业经理人创业败局录:死于角色内讧

职业经理人创业前对未来的创业团队的组织结构设计和创业团队的人员组合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很重要,其中的误区和陷阱也不少,不少周围的创业企业却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主要的表现有以下:     一、 团队角色重叠     不少职业

职业经理人创业败局录:死于股权陷阱

创业源自梦想或机遇,当职业经理人的梦想和机遇碰到一起,那创业的行动就开始了,这个行动也许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等待你的是梦想的甜饼也有可能是一枚苦果。行动的初期分析市场前景得出美好结论后,就要着手面临股权设计的考虑。究竟是

大企业病 解决方案 职业经理人创业败局录: 死于大企业病

中国三十余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催生了职业经理人一职业阶层,职业经理人创业一成为这个阶层这个时代关注较多的话题,有已成为公众人物的大圈子里职业经理人创业,也有默默无闻在某一领域低调创业的职业经理人,无论大与小都行走在充满挑战的

声明:《经理人吴玉华:和上司做朋友最糟糕》为网友默默回忆苦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